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京津冀雾霾防治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提升京津冀雾霾防治的效果,需要立法先行。通过立法保障京津冀雾霾防治效果的实现,需要加强京津冀三地雾霾防治立法的一体化,做到京津冀三地雾霾防治法规政策的统一性、衔接性以及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雾霾现象愈加频繁,雾霾治理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重要议题。尽管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防治雾霾的政策,但效果却并不明显。雾霾污染具有跨界性,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政府间进行合作,实现雾霾的统筹共治。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为了控制大气污染而引起的雾霾采取机动车限行和购车摇号的政策。这个政策对于控制大气污染和雾霾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雾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机动车。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了以大气颗粒物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气。进入2018年11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已发生了多次严重的大气污染和雾霾天气,持续时间均在3天以上。国务院在2013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常熟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五次常委会议,就大气污染防治问题进行专题协商议政。委员们认为,防治雾霾天气,既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重要工作,又是一项紧迫任务,要结合常熟实际,着力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建设施工扬尘的防治,真正做到规划措施到位,目标责任到位,监督奖罚到位。  相似文献   

5.
詹勇 《北京观察》2014,(4):44-44
正最近,北京市环保局设立"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协调处"引起关注。虽是一个处级机构,但责任不小,承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联防联控的具体联络协调工作。这说明,京津冀携手向雾霾宣战,有了更多现实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那么,治理雾霾,跳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雾霾使大气环境恶化,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认为,雾霾产生的原因有工业烟气、交通尾气,炉窑烟尘、生活燃烧、农业焚烧等,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在雾霾最为严重的京津冀,政府采取了强硬的治霾措施,雾霾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依旧阴魂不散,指标居高不下,目标尚在虚无缥缈之间。这种尴尬的局面其根源在哪里?值得深思!大家忽视了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然的力量,人类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相应,我们  相似文献   

7.
<正>穹顶之下,雾霾威胁,全体公民无人能独善其身。近年来,"十面霾伏"、"北京咳"、"APEC蓝"、"冬奥蓝天承诺"……关于雾霾时有热词惊爆眼球。这也透视出从政府到公众,以及大气环境本身,都有"保卫蓝天"的强烈发音。2015年,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突然加速:确立为人大主导的立法项目;常委会多位领导亲自过问、参与;成立立法协调等多个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京津冀地区环保形势严峻,严重雾霾频繁发生。近期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都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消减煤炭终端消费总量以便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和大气治理做出了明确要求。而实施终端用能的电能替代能有效促进严重污染区域节能减排和大气治理。  相似文献   

9.
正12月26日9时,申城启动了中度污染的雾霾预警。与此同时,在市政府大会议室,一场有关"环境保护"的专题询问正在举行。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16个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聚焦以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以饮用水水源保护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这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首次专题询问,东方网、新民网、"上海发布"对询问实况进行了网络图文直播和"微直播"。  相似文献   

10.
媒体热点     
<正>雾霾首次纳入自然灾情养老地产成考核指标89岁老母雨夜被儿子赶出家门★雾霾首次纳入自然灾情道理通过辩论而清晰"雾霾"在2013年成为年度关键词,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情,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这则消息马上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热议。争论最激烈的莫过于雾霾到底算"天灾"还是"人祸"。不少媒体、网友甚至环保工作者对这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自然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雾霾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而秸秆焚烧是形成雾霾的因素之一。在夏收到来之际,如何做好秸秆综禁工作,减少雾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成为连云港市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5月23日,连云港市政协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对市民高度关注的雾霾问题进行现场协商办理。"我市夏收即将来临,今年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秸秆焚烧?"对于委员的提问,市环保局代表从加大宣传、完善措施、强化监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14,(1)
<正>一、雾霾当道,行人出门戴口罩"雾霾"从以前的书面词汇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每每遭遇雾霾天气,全社会都会紧张起来。政府紧急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机动车限行、污染企业停产,舆论也会痛心疾首,或反思雾霾根源、或呼吁节能减排。然而,当一场风吹散雾霾、一场雨洗涤空气,人们重新迎来蓝天白云之时,曾经的决心和誓言很快就会被抛之脑后,工厂烟囱重新冒起浓烟,城市里的车流依然望不到边,直到新的一轮雾霾天气不期而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雾霾污染问题突出,愈演愈烈,民众甚至"谈霾色变",如何打破雾霾治理的瓶颈,是目前面临的难题。文章以1979年到2015年涉及雾霾治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为分析对象,对雾霾治理立法进行回顾与反思,探究雾霾治理的立法演变和趋势,希望能从中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大气治理     
《北京观察》2015,(2):36-36
北京正被越来越常态化的雾霾天气所困扰,北京市委、市政府频频出重拳治理,市政协也通过各种形式的履职活动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今年的北京“两会”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又一次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正>雾霾天时,药食同源的食材广受推崇,主要有罗汉果、鱼腥草、银耳、绿茶、胡萝卜、海带等。被人们寄予厚望的食品在防霾上真的靠谱吗?网传防霾食品一部分是中医津津乐道的“清肺润肺”食物。中医理论认为,“清肺润肺”食物对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雾霾有无特效就难说了。一方面古代有没有雾霾天,清肺润肺食物能否抗雾霾,并没有可靠的经验留给我们:  相似文献   

16.
<正>治理雾霾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改善大气质量作出重要指示,国家去年新修订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固大气污染防治法》,并先后在各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项督察,省委就治理雾霾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这些都体现了中央和省委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的坚强决心和治霾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铁腕治霾必须聚焦关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月3日,省长胡和平主持召开2017年第1次省政府常务会议。3日,副省长冯新柱主持召开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专题会议并讲话。4日,省长胡和平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调研雾霾防治工作,省政府秘书长陈国强参加。  相似文献   

18.
<正>一"霾是否致癌是严肃的科学问题,我们既不能夸大雾霾的危害,造成恐慌,也不能估计不足,导致危害扩大。建议加快对雾霾的研究,客观、科学地认识其危害性。"全国人大代表、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研究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包景岭表示,"科学的事须科学对待!"包景岭分析,从表象上看,癌症特别是肺癌发病率的上升,与雾霾有一定关系,但是这个"关系"具体还不明确,缺乏科学支撑。他指出:"雾  相似文献   

19.
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7年12月1日,《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会议表决通过。《条例》为河南省持续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坚决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自此,河南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有法可依。依法治霾,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环境空气  相似文献   

20.
<正>预警在风险治理活动中被广泛运用。环境预警是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首要环节,基于我国大气污染形势而建立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看似完备,在实际运行中却乱象丛生甚至沦为一纸空文。作为前端的雾霾预警在实践中面临着"预警级别打架""预警不力响应不及时"等诸多指责,也极大地影响了后续应急响应机制的运行实效。探讨雾霾预警的法律属性、正当化程序、司法救济等法律问题实有必要。一、雾霾预警的法律分析(一)关于雾霾预警的实证法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