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苗体君 《世纪桥》2012,(6):33-36
彭德怀最大的特点是平时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生平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书、下棋。他一生读书成瘾,惜书如命,书给了他才智,也给了他奋发力量。彭德怀平时不大喜欢照相,记者给他照相时,他一旦发现就会马上敛起脸上少有的笑容,扭头就走并说:  相似文献   

2.
正高石汉,1931年在北京出生,从小在天津外婆家长大。外公是中医名医,舅舅是工科才子,爱照相,他从小就跟着舅舅到处拍照。11岁生日那天,一件生日礼物,让他的人生从此离不开相机了。从小爱照相11岁生日,外婆看高石汉对照相着迷,就送了一台柯达伯朗尼相机给他当生日礼物。高石汉之子、摄影家高松说:"这种相机是美国柯达公司1900年推出的第一款相机,当时只卖1美元,用的胶卷一卷只卖0.15美元,大家都买得起。据  相似文献   

3.
《党建》1994,(7)
追求着真善美蒋永高今年5月12日,古城襄樊曙光照相馆的经理郝基全,为自己照了一张人生最美的彩照:在鲜艳的党旗下,他庄严地举着右手……1983年,郝基全凭着父辈传授的技艺,干起了个体照相。他诚实待人,讲求信誉,从不赚昧心钱;服务方式灵活,对前来照相的顾...  相似文献   

4.
连综 《廉政瞭望》2014,(3):56-57
正曾有一家媒体记者回忆采访郑也夫时,请他换个姿势,配合照相,他一口回绝:"我就这样坐着,边聊边拍,我不表演。"  相似文献   

5.
顾棣 《党史文汇》2006,(8):20-21
赵树理早在建国初期就成为全国人民非常熟悉敬仰的作家,许多人都想见到他的形象,但是他却非常不爱照相.因此他一生留下的照片,特别是正面肖像照片很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与他同在山西工作了许多年,却只得到了两次为他拍新闻照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会见“第二届中国财富论坛”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时说,“今天我到了,很多人要跟我照相,我也理解这个心情,我们国家现在有一个毛病,有时候跟领导人照相好像就是领导支持。”他强调,“要靠自己的实力去创造财富,而不是靠照片创造财富”。(《新京报》4月19日)  相似文献   

7.
“妙恩可以出院了,真是太好了。” “小英子的学费已经凑齐了,感谢大家关注她。” “每次见到根根,他总是张开双臂说:抱抱,要不就是:照相。这小家伙儿的照片可有明星范儿了。”  相似文献   

8.
孜弁 《学习导报》2014,(12):6-6
彭德怀平时不大喜欢照相。抗美援朝时,记者向陈赓诉苦:我们跟了他三天,他就是躲着不让照。陈赓对记者说:没问题,我保证让你照上。记者们又说:见彭总笑真是件十分难的事,所以最好能让他笑。吃过饭后,陈赓拉上几位志愿军领导,围住彭德怀,说:我们照张合影,做个纪念。彭德怀看看老战友,只好答应,可就是不肯笑。摄影记者有点着急,直看陈赓。陈赓不慌不忙地说:有一年,我在上海照相,照完一看模模糊糊。就问老板:怎么照成这个样子?老板说,你长得怎么样,照出来就什么样!我就说:哦,原来我长得模糊啊!彭德怀一听,扑哧一声,咧嘴笑了。  相似文献   

9.
"妙恩可以出院了,真是太好了。""小英子的学费已经凑齐了,感谢大家关注她。""每次见到根根,他总是张开双臂说:抱抱,要不就是:照相。这小家伙儿的照片可有明星范儿了。"崔澜馨的微博里,满满的都是有关孩子们的话语。这里记录了她  相似文献   

10.
张峻 《党史纵横》2009,(11):22-22
雷锋爱照相,是我初次接触他时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少年在家乡望城,青年来到鞍钢,应征入伍到部队,所到之处,他都想方设法找机会照张相。我和部队其他同志为他拍的新闻照片不算.仅在地方照相馆他照的单人相、合影,我在他牺牲后,先后收藏的就有五十多张。其中,就有雷锋在天安门前拍摄的两张珍贵照片。  相似文献   

11.
李崇军在检察院开了九年车,自学法律专业毕业转干后,分到反贪局已到不惑之年。为了尽快弥补业务上的先天不足,他制定了“小步快跑”的赶队计划,很短时间内,他完成了外行到内行的角色转换,不仅能跟着大伙办案,还掌握了照相和摄象技术,成了初上阵的“多面手”。19...  相似文献   

12.
他身着黑色中式短褂,白色齐腰短裤,长筒黑袜,足登黑鞋,右脚趾斜出。照相完毕,他蹒跚起步,手夹香烟,向围观的人群微笑告别。途中,他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唱着《红军歌》,喊着“共产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万岁”等口号。在刑场上,他盘膝安坐在碧绿的草地上,从容不迫地  相似文献   

13.
位置学     
易水寒 《求贤》2010,(4):30-30
某官员写了一本游记.附有很多插图.均为他在各地游历时的照片,大多是三四个人的合影,但都没有图片说明。照片上的人,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不认识的,根据位置也能判断身份。作者是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中间.旁边的人应该等于或小于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一侧,中间那个人,就应该是厅级或厅级以上干部。我向他询问了几个我不认识的、站在中间照相的人.果然职务都比他高.  相似文献   

14.
我去香港,和李嘉诚吃了一顿饭,感触非常大。我们坐上电梯,开电梯门的时候,李嘉诚已经在门口等我们,然后给我们发名片。发名片后,我们一人抽了一个签,这个签是一个号,是我们照相时将站的位置,是随便抽的。我当时不理解为什么照相还要抽签,后来才知道,这是用心良苦,为了大家都舒服。抽号照相后又抽个号,  相似文献   

15.
大北照相馆的今昔贝光生,杨效坚一、溯源宗,“大”字号扬遍普天下大北照相馆始建于1921年,当时位于宣武区石头胡同。创建人赵雁臣(通州人)是位既精通照相技术,又懂经营之道的行家。他看准行情,独辟蹊径,开展了戏装拍摄业务。这一新业务吸引了不少王公贵族和八...  相似文献   

16.
顾保孜 《湘潮》2005,(9):4-8
冬青树下,胡耀邦提议穿西装照相。在摄影镜头闪动的时候,不幸的是人体密码已编写了他生命的最后历程。杜修贤为胡耀邦拍摄的照片,成了他的最后瞬间毛泽东周恩来生前的专职摄影记者杜修贤,准备在1991年1月周恩来逝世15周年的忌辰时出版一本画册《人民的总理》。杜修贤选出200幅照片,准备交给香港某出版社出版。在杜修贤的心里,这部大型影集画册凝聚着他对周总理最深情的思念和爱戴,他希望反映中国前任领导人的“作品选”能得到现任领导人的首肯。他这个想法被一个新闻界朋友知道了,就出主意,为什么不请胡耀邦为影集封面题字呢?对此,杜修贤十…  相似文献   

17.
统帅千军万马的刘帅被部下称为“慈妈妈”。他温和、重情、爱孩子。他与夫人汪荣华共生育了7个子女,其中3个大的出生在险象环生的抗日前线。严肃的元帅在抱着长子太行照相时笑得一脸灿烂;面对被害的长女他悲痛万分出了一身大汗;军情危急时他决定将出生不久的次女留在老乡家,夫人掉泪了,他的眼里也似有泪光……刘伯承元帅一生打了很多硬仗、恶仗,大半生沐浴在血与火中。但在武将中,他是一个性格温和又很重感情的人,原一二九师和二野的干部们背后都称他“慈妈妈”。刘帅和夫人汪荣华共生育了7个子女,其中3个都生在太行山掉泪了,他的眼…  相似文献   

18.
这里记录的是兴安盟下岗职工中的几位佼佼者。他们在下岗后积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寻找新座标,从而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苦心经营热心公益的辛葆春辛葆春,曾是扎赉特旗饮食服务公司国营照相馆职工。1985年8月,由于企业不景气,一夜之间成了下岗职工,那年他才34岁。下岗后的辛葆春曾一度陷入不安、烦躁、失眠,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酝酿,1987年1月,他靠朋友筹措的3000元钱,干起了个体照相。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辛葆春积攒了一些资金,于1990年建立了照相馆营业室。照相馆开业后他在门牌上写下“将心比心,诚实待人,微笑服务,靠信求存…  相似文献   

19.
正一日,我与朋友到某风景区游玩,他连给我照了好几张照片,可每张照片都令我大失所望——照片里的我,要么老气横秋,要么气质欠佳,要么腰板不直,要么表情木讷……见我满脸不悦,另一位朋友说,恐怕不能光怨相机,关键是"原形"不理想。一句话,犹如醍醐灌顶,事后让我思考了好一阵子。照相是个技术活,但起决定作  相似文献   

20.
解放后,方志敏烈士的遗骨仍没发现下落。1955年,党中央作出了寻找方志敏遗骨的指示,江西组织了“方志敏遗骨调查组”。方志敏1935年8月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群众百姓根本不知道他在何处殉难。后来,有人提出方志敏赴刑前有照片,照相的人肯定会了解当时的情况。有了这个线索,经过一番查询,找到了当时照像馆的摄像师。他是国民党逼迫去拍照的。摄像师回忆当时的情况说:“方志敏殉难是在南昌市下沙窝地方。”可是由于时隔太久和环境的变迁,摄影师也很难找到当时的方位了。后来,又有人反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