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原则曲明哲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它是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的根本准则,它能统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始终。但是,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形成和...  相似文献   

2.
提倡集体主义原则与个人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集体主义原则是处理个人同国家集体关系的唯一正确的道德原则。它要求我们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并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提倡集体主义原则会不会妨碍个人的全面发展呢?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获得各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作为共产主义新人,还必须有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和纪律,即有崇高的精  相似文献   

3.
集体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科学内涵自阶级产生以来,几千年的文明社会一直是私有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私有观念占统制地位。只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才产生了“消灭私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同时,也产生了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或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即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①,这种个人的生存、解放以社会、阶…  相似文献   

4.
冯洁 《理论月刊》2012,(9):137-142
“集体主义”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同成为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在“集体主义”传入初期,更多的是受到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它晚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人们所接受,但它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道德原则,却在不同的时期起到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教条式的理解到现代性的阐释,集体主义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与此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集体主义概念有它自身发展的逻辑脉络,它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本位”、中国近代的“乐利学说”等概念为中国人接受它奠定了基础,逐步参与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融入当代核心价值观,摒弃了偏见、误读,重归正道的集体主义成为当代基本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5.
<正> 如何调节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笔者认为,作为调节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集体主义道德准则,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导向,只是在坚持贯彻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理论与实践上,务必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个体的“自我牺牲”与社会的“利益补偿”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区分“真实的集体”与“虚构的集体”、个人与集体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了“真实的集体”的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最初来源和依据。但是至今我们对集体主义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着某些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从当代伦理学的视角来剖析和审视这一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7.
集体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伦理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基本的道德原则,这决定了它在我们时代的价值导向中居于主导地位。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制度,决定了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原则。社会主义公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广泛遵循,由此而取得的道德理论和实践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今天,一些人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提出了疑问,其观点是多种多样的,其理由也是方方面面的,归结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不要社会主义,因此也不要集体主义。他们要的是个人主义。二是加几条原则与集体主义并列为“基本原则”,或者重新概括一个“基本原则”,以取代集体主义作为基本原则的地位。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阶段的表现形式。因此它的道德体系仍然是共产主义的道德体系,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这种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由于社会主义实行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使这三者的利益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一、怎样确定本课的教育目标?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是无产阶级的道德区别于其他任何阶级道德的根本之点。课文分为三节,围绕着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层层递进。首先,说明在任何时代,个人总是离不开集体的,由此落脚到良好的学校和班集体,是学生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接着,说明良好的集体要由集体的成员大家共同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这种客观存在造成了人们对商品经济存在着极不正确的看法,把发展商品经济同共产主义道德对立起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是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联系起来的好形式。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大公无私,为社会多作贡献。这种美德,作为观念形态,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作准  相似文献   

12.
集体主义是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在集体主义中,个人和集体都是鲜活的道德主体,肩负着深刻的道德责任,这构成了集体主义的内在价值结构。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审视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对集体主义中个人对自身的责任、集体对自身的责任、个人对集体的责任、集体对个人的责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多维度的系统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集体主义中的道德责任建设。  相似文献   

13.
“道德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一个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我们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形式。与之相适应,在道德意识形态领域必然会有多种道德价值观的碰撞和斗争。但不管哪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归属到人类社会的三种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上。就三种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性质进行分析评价,对于坚持共产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和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价值体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4.
欧阳康  王晓磊 《求索》2008,(5):81-83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理论依据,作者认为,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内涵着三个基本维度,分别是历史和地理的维度、实践的和辩证的唯物主义的维度以及价值批判与理想建构的维度。全面、辩证的理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原意,对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是高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同个人利益关系的准则,其实质是强调个体与整体在利益关系上的协调统一。它要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要做到互相兼顾,并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在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支持个…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不是“人学空场”,人学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社会主义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按通常理解,马克思所讲的人包括个人、人类或集体、社会等多种形式,但面对人类存在的现实乃至历史,马克思首先看到的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  相似文献   

17.
赵国臻 《前沿》2007,3(2):97-99
集体主义精神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既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结合,又要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并且在二者的共同发展中协调和化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各种矛盾。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既要认识到位,又要措施到位,更要狠抓落实,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道德经历了由传统抽象集体主义的道德共识到现代道德多元化的道德分化的历程。由于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抽象集体主义以社会为本位,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和利益,抑制了社会主义活力,故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多元化又呈现出道德下滑现象,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社会亟需一种新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共识。正是基于这种传统与现实的压力,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因其实现了对抽象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扬弃,实现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而成为构建公民道德共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是平等也不是公平正义,而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对主张原子化社会与个体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扬弃。集体主义价值观,建立在真正的共同体基础之上,强调本体与他者、个体与集体、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更要把集体主义具体化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去,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解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在思想道德领域中最基本的原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集体主义所蕴含的崇高精神和伦理指向,仍然是融入市场经济意识的新道德体系确立的基石,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必须受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市场经济完全能够引出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