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权保障     
<正>什么是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企业内部解决劳动争议的机制,是企业依法设立的、调解企业内部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我国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了。1993年国务院出台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企业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1994年制定的劳动法肯定了这一制  相似文献   

2.
<正>企业调解组织,是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在企业内部设置的各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简称"调解委员会")。企业可以设置一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有分厂(或者分公司、分店)的企业也可以设置两级调解委员会。设置两级调解委员会的,一般是总厂(或者总公司、总店)设立一级调委员会,分厂(或者分公司、分店)设立二级调解委员会。两级调解委员互为补充和分工协作,增加了劳动  相似文献   

3.
维权保障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作了哪些重大改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作了两项重大改变。一是将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由三方变为两方。《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法》都规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则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  相似文献   

4.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积极适应企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及时有效地把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一、围绕改革提高认识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随着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争议也随之增多。为了及时有效地将劳动纠纷化解在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5.
维权保障     
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特点有哪些?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是由我国劳动立法规定的一种企业内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它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导下,通过推选等方式产生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照国家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遵循一定原则,调解处理本企业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协调和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良性发展。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农一师电力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十七号令,妥善处理公司内部员工劳动争议问题,最近成立了电力公司劳动协调委员会。首先成立电力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在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公司劳动争议协调委员会,企业代表和劳动者代表均由工会委员会成员或生产一线职工代表推荐产生,公司调解委员会由7名企业代表和7名劳动者  相似文献   

7.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是由我国劳动立法规定的一种企业内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它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导下,通过推选等方式产生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照国家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遵循一定原则,调解处理本企业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协调和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行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下列劳动争议:1.本行业内劳动者与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2.所属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请求帮助调解的劳动争议;3.本行业内企业发生的重大或疑难劳动争议;4.本行业内发生的集体劳动争议及其引发的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9.
正企业调解制度是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其调解活动具有法律规定性。处理争议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适用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依据,即基本法、劳动法律、劳动法规、劳动规章、劳动政策、企业规章、劳动合同。但是,企业调解组织的群众性,以及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
<正>农二师三十团工会积极发挥工会在劳动争议调处中的作用,采取四项措施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全面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全团各基层连队共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33个,劳动争议调解员达100余人,为开展好劳动调  相似文献   

11.
《求贤》2009,(1):41-42
面对新的形势,我市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自觉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施行为契机,依法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认真按照“健全组织,突出调解,规范裁决,源头预防”的原则积极推进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人事争议处理能力和水平,较好地提升了人事工作在社会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的完善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尤其是解决群体性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的2007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针对我国原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在实践中暴露出的诸多弊端,对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制度作了较大修改,但仍存在亟待完善之处。劳动争议的解决应区分争议类型建立不同的处理机制,赋予当事人一定的程序选择权,进一步规范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制度,构建法院附设调解制度,加强与劳动争议诉讼制度之间的衔接,平衡保护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维权·保障     
<正>什么是劳动争议调解员?由企业或者街道乡镇等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聘用的,专门从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工作人员。调解员在劳动争议调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我国非常重视调解员队伍建设。担任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具有哪些条件?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  相似文献   

14.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是处理劳动争议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具体地说:(一)合法性原则。所谓"合法",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调解、仲裁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二)公正性原则。所谓"公正",是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调解和仲  相似文献   

15.
维权保障     
正调解协议书有什么样的效力?根据(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这一规定明确了调解协议的效力。经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其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调解协议具有民间合同的效力。调解协议是由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的,类似于民间的合同,且有调解委员会的居中调解,以当事人的诚信作保证,故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当事人不应随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调解的工作原则,是每个劳动争议调解员在调解劳动争议纠纷中所必须遵守的活动准则.它是劳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体现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作为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为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工会的性质和职责决定了其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工会依法参加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工会法》《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可以行使以下权利:一是调查权。《工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工会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相似文献   

19.
维权·保障     
正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是什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是处理劳动争议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具体地说,劳动争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四条:(一)合法性原则。所谓"合法",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调解、仲裁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相似文献   

20.
维权·保障     
<正>如何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是提升劳动争议调解整体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1.必须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要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把那些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人选拔为劳动争议调解员。2.要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和完善劳动争议调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