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丽丽 《研究生法学》2004,19(1):114-120
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中,“自然法”(nartral law)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对于法律,正如上帝对于基督教,意味着永恒的正义和终极的真理。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法学说是对上帝理念的理性洗礼和形而上的阐释,体现了人类在法律领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层思考和最后原因的追问。  相似文献   

2.
为"神灵"而辩,其因是人有意识需求,人有超越性的追求,人需要人之为人的依托。人之为人就在于人的"神性"和"灵性",人的主题能动性。人不同于动物,不同于自然的存在。人为了自己的今天而审视昨天,人为了自己的明天而为今天设限,依此人在类的延续中化为神,指引人类在不断改变世界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从而使人成为创造世界的人,指引人类发展的人,成为每个人真实而不失人的心灵的人。  相似文献   

3.
法律传播的任务是让社会成员更容易地理解法律语言和行为,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基于专业术语的速记特点以及法律语言所承载的社会身份甄别功能和利益功能,法律语言的抽象式表述已成为传统,构成了逻辑自洽的形式语言,使得法律语言的专业性与受众的通俗性需求存在着冲突。因此,遵循维特根斯坦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的哲学思维,法律语言的易读性传播,就是将法律语言从形式语言解码为日常语言,使法律语言嵌入生活形式,回到赖以生存的、具体的生活形式,通过对不同法律语言游戏的生活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使统一的专业术语与人们不同的生活形式对接,获得它原本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作为一类神秘而非经验的知识,原始知识源于宇宙或自然的神秘力量,表现为一种"神启"或"天启"。相对于神秘知识,个人既非知识主体,更构不成知识客体,只是显现和表述"神启"或"天启"知识的工具。就其反映对象而言,原始神秘知识也不是对"神"或"天"的奥秘的全部甚或部分反映,充其量只是为人类认识某种自然现象提供可能或有限的线索。此外,一般人理解这类神秘知识,还往往需要借助于那些被认为能够更好地感知启示的人———巫的帮助。①原始知识得以传播的途径一般有两种:即时性的"仪式"与历史性的"神话"。借助于前者,"巫"  相似文献   

5.
余丹 《法学论坛》2012,(2):102-107
目前,食品安全立法技术是基于完全理性论基础上制定的,这种立法理念是相信人拥有完全理性认识能力,对一切事物采取正面看法,其立法技术特征是以"增进善"为立法目的,因而在力图表明技术指标确定性的同时,导致了片面性。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库恩的有限理性论则认为,衡量一种理论科学地位的标准不是"可证实",而是"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在此立法理念指引下的立法技术特征表现为:立法目的并不一定会"增善",但却可以"减少恶"。因此,以有限理性论为分析视角,可修正立法技术,使立法技术指标不仅具有确定性,更具有全面性。  相似文献   

6.
李剑 《法学论坛》2007,22(6):51-56
《反垄断法》在对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中强调了经营者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并对具体的参考因素进行了规定.但是,该法对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忽略了对经营者"持续地"获取利润的能力的要求,而这一缺失会造成很多仅仅是短期内影响市场的因素也被纳入到反垄断法的规制范围中.对冲基金的运作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利用金融杠杆撬动百倍于自身的资金,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控制市场,引起价格的波动,从而获取暴利.但从反垄断法理论上讲,对冲基金并不属于反垄断法需要规制的情况.因此,对于我国所制定的《反垄断法》而言,需要用更为严密的语言界定市场支配地位,确定其规制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罗彩霞事件"中,一个十分容易被人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看起来严密无缝的程序如此不堪一击,一个地位不高的掌权者就可以使之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8.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在刑法中,将某一结果归咎于某人的时候,往往需要查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在定罪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分夸大因果关系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此外,要正确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应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考察,而不应纠缠在必然性与偶然性这样一些哲学问题上。  相似文献   

9.
明清通俗小说由作者笔下自在状态的文本,到成为审美对象的小说"经典"作品,只能发生在小说"尊体",打破了以"小道视之"的传统观念以后。但明清通俗小说在江南的首刊和精刊,使得具有经典意义的创作文本,得以及时以相对定型的审美客体呈现于世人面前,进而成为"经典"存在;"奇书"概念在江南出现并广为人知,标志通俗小说"经典"作品被明确发现,同时暗含小说"尊体"的萌蘖;江南通俗小说精批精选,对作品博大意蕴、艺术奥秘的阐释,对其卓越创造、伟大张力及范式意义的揭示,则意味着小说作品"经典"地位初步确立。明清通俗小说的江南传播,成为其走向经典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容轻忽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法学》2018,(2):25-40
将法教义学定位为"现行实在法科学"并不意味着它与立法没有关联。反对"法教义学能为立法作出贡献"的主张可以被归纳为四个命题,它们都源于对于法教义学本身的错误理解。法教义学既具有稳定化和整合功能,也具有革新功能。在此基础上,法教义学能为立法作出贡献的理论基础在于承认法的双重因素和追求立法的科学化。一方面,法教义学可以影响立法的内容,其影响途径又分为三种,即直接为立法提供支持、间接为立法提供支持,以及对立法进行批判。另一方面,法教义学也可以影响立法的体系,这种结构性影响更加稳定和持久。因此,在规范性的意义上,离开法教义学的立法是不可能的。这并不意味着要取消立法的形成空间,而只是意味着要对立法者的权力进行理性限制。  相似文献   

11.
温世扬 《法学》2013,(5):87-92
人格权属性问题存在分歧之根源在于人格权的特殊法律构造。人格权之产生,是因为内在于自身的利益(人格利益)或人的伦理价值可以成为受私法保护的权利客体,但并不意味着人格权可以或必然成为支配权的客体。"人格标识商品化权"虽然成立于一定的人格要素(人格标识)之上,但从其内容构造、制度功能等方面考察,已非人格权范畴所能涵盖,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2.
应该说,私家侦探是个有其实无其名的新兴行业。有其实,说的是它的确存在,且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无其名,说的是私家侦探没有合法地位。这样一来,赞同,反对,就看需要与否了。当你需要它帮你澄清一些事实时,你或许会觉得它有存在的价值;当你害怕隐私被人抖露出来时,你就会觉得它可恶。于是,利与弊、去与留,说法不一,见仁见智,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相似文献   

13.
法律解释不应被视为纯粹的语义归类或人为划界。"甘露案"再审判决书中对于"剽窃、抄袭"的立法本意的法律解释并未被证成,而且也无法被证成,因为该案中此描述性不确定法律概念并不存在多义性。"情节严重"作为评价性不确定法律概念,为构成要件的裁量,裁判者不能通过定义式的法律解释代行判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案的实质并不在于对"剽窃、抄袭"或"情节严重"的解释,而关涉裁量是否合乎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辩护方证明责任的问题.尽管刑事诉讼实行无罪推定.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证明责任都由控方承担;尽管被告人处于被刑事追诉的弱者地位,但并不意味着证明责任转移就必然导致被告人的地位雪上加霜。科学的对待证明责任分配才更有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和真相的发现,只有合理分配证明义务,才能更好地实现刑事司法正义。  相似文献   

15.
民法上物的扩展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中物的范围与人类的进步有着一致的步伐。远古原始社会是一个神圣的社会 ,自然宇宙的一切无不具有神圣的性质。人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有节制地利用自然 ,能被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自然之物极其有限。在基督教的观念中 ,大地万物包括人皆为上帝所创造 ,人类未敢洞悉其秘密 ,人类生活于大地、节制地利用大地万物是为了向万能的上帝负责 ,希望能进入彼岸世界。市民社会的发展破除了自然宇宙的神圣 ,解放了人的观念和欲望 ,而科技理性则使人类获得了控制、利用自然的力量。张狂的观念与科技理性携手 ,使人类认为 ,自己不仅可以、并且能够认识自然宇宙中的一切 ,造福人类 ,从而大踏步地开始了对自然宇宙和人自身的物化进程。于是 ,民法上物的观念也随之不断地扩张 ,从地表至地心、从江河湖海至日月星辰、从树木草芥至雷电风雨、从猛禽野兽至人 ,无一不可以成为物。人类控制自然、改造自然 ,人类研究、解剖自身 ,给人类带来了福祉 ,可其负面效果也是灾难性的。人在物化自然的同时 ,破坏了自然 ,使人类因此丧失了存在的根基 ;人在研究、解剖自身生命奥秘的同时物化了自身 ,导致了人的异化。这就是市民社会中的人所面临的两难结局 ,因此民法上物的范围充分扩张 ,其结果是人的升华 ,抑或是人的堕落、异化 ?  相似文献   

16.
钱继磊 《河北法学》2007,25(2):171-176
邓正来先生的论著<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发表,就在中国法学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反思性的大讨论.邓先生这一理论大厦的核心范畴是"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因此,对邓先生的这一范畴进行解读后,对已有论者对它的探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追问这样的问题:这种"理想图景"到底能走多远?它能否担当起邓先生所赋予它的那些重任?它究竟是通过智性努力可以形成我们共同记忆的理想,抑或仅仅是一个空中楼阁式的幻象?  相似文献   

17.
应该说,私家侦探是个有其实无其名的新兴行业。有其实,说的是它的确存在,且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无其名,说的是私家侦探没有合法地位。这样一来,赞同,反对,就看需要与否了。当你需要它帮你澄清一些事实时,你或许会觉得它有存在的价值;当你害怕隐私被人抖露出来时,你就会觉得它可恶。于是,利与弊、去与留,说法不一,见仁见智,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相似文献   

18.
应该说,私家侦探是个有其实无其名的新兴行业。有其实,说的是它的确存在,且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无其名,说的是私家侦探没有合法地位。这样一来,赞同,反对,就看需要与否了。当你需要它帮你澄清一些事实时,你或许会觉得它有存在的价值;当你害怕隐私被人抖露出来时,你就会觉得它可恶。于是,利与弊、去与留,说法不一,见仁见智,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相似文献   

19.
应该说,私家侦探是个有其实无其名的新兴行业。有其实,说的是它的确存在,且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无其名,说的是私家侦探没有合法地位。这样一来,赞同,反对,就看需要与否了。当你需要它帮你澄清一些事实时,你或许会觉得它有存在的价值;当你害怕隐私被人抖露出来时,你就会觉得它可恶。于是,利与弊、去与留,说法不一,见仁见智,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语言能描绘和创造美的人或美的事物是天经地义的事。却很少有人认为,“美”可以反过来影响和创造语言本身。本文根据“‘美’可以反过来影响和创造语言本身”这一命题,从英汉语言的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去论证,在语言发展的长河中,“美”的的确确影响和创造了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