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萌生于"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界定,经历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思考,最终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深刻,逻辑思路清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他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思考迁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中,形成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非一个悬设的概念或虚幻的理念,它有着深刻的现实关怀和鲜明的实践旨向。纵观近几年习近平所提出和阐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践层面基本围绕着建设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和维护国际秩序三个层面来考量。世界和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首要目标和价值诉求,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条件。走共同发展之路,实现全球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维系共同体生活的坚实物质保障和经济基石。推动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构筑并维护国际秩序的和谐有序,促使人类走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最终实践旨归。  相似文献   

3.
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国内研究主要围绕根源性、方法性、建构性、价值性四个方面展开,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方针,研究范围广泛且对国际现实具有针对性;国外研究主要是以民族主义、文化认同、世界主义、全球化为视角进行具体研究,大部分成果通过超越国家层面实现其方案构想,尽管存在着许多缺陷,仍然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国内外有差异的研究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4.
陶群 《世纪桥》2020,(3):75-78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在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凸显出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习近平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这一构想不仅仅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多的是对于全世界、全人类而言。所以,二者间的共同性是我们探析的主要方面。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间共同性进行探析,可以使我们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解把握得更加准确,领悟到其中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出路,是世界各国走向美好未来的途径和选择。习近平同志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中华民族历史经验、人与自然现实关系、世界各国未来发展三个层面出发的。人类命运共体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了中华文化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特性,为人类未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发展的中国从全球治理现实出发提出的一个宏大时代课题.追溯其思想渊源,可以发现,这一命题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理论为哲学基石,同时又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外交智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借鉴西方全球治理思想的价值内容,是东方智慧与人类先进文明对话交融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如何向世界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故事,有很多重要论述,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三个层面:讲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的故事,让国际社会明白,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讲好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故事,让国际社会相信,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中国对自身苦难遭遇和实现发展条件的认知;讲好中国对世界发展历史和现实的认知故事,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是为人类社会避免灾祸、增进福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资本批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通过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分离揭示资本主义国家共同体的虚假本质,通过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解蔽货币共同体的物象,通过剩余劳动批判资本共同体的剥削本质,科学论证真正共同体代替虚假共同体的历史必然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真正共同体"的价值意蕴,批判西方垄断资本操控的霸权主义国际秩序,积极倡导建立平等互惠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形成了一些富有创见的成果。从国内研究来看,可以划分为两个研究阶段,每一个研究阶段都有其研究的聚焦点,并在研究的内容和观点上不断有研究成果面世。但由于相关研究还不成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薄弱环节,如对国外相关研究深入挖掘不够、国内研究的系统性不够、深度学理分析不够等。今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上应突出研究重点、开拓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以提升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和学理性。  相似文献   

10.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内涵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多维理论指引,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既在理论层面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旨在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价值关系,又在实践层面继往开来,立足新时代,拓宽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空间,焕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一系列重要思想之一,该思想的提出经历了阐述和平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到向国际传播、再到揭示其人类共同价值观基石的三个发展阶段。当今时代潮流、国际力量对比、国与国联系增强促成了共同价值的生成,推动了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显现;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共享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共掌世界命运的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是合作共赢。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成果,是中国传统"和"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扬,也是重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形成了一些富有创见的成果。但由于相关研究还不成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薄弱环节,如对国外相关研究深入挖掘不够、国内研究的系统性不够、深度学理分析不够等。今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上应突出研究重点、开拓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以提升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和学理性。  相似文献   

1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全面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专题教学内容之中,可以阐释其哲学基础,廓清它与资本主义全球化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区别。可以实现双重目的:既有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又有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即实现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全面论述了人类普遍交往活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等内容。“世界历史观”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其包括霸权政治、普世价值、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等主要内容,这种“旧世界历史观”给整个人类社会都带来深重的灾难,已背离当今人类历史发展的价值诉求,现实呼唤“新世界历史观”的出现。习近平总书记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新世界历史观”,继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精华,凸显世界各国人民的价值诉求。这种“新世界历史观”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战略构思,必将在重建世界秩序的过程中逐步取代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旧世界历史观”。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引领、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和谐世界的法治理念为基础的,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国际法治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法治化的结晶,国际法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法治保障。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内涵包括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价值体系,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繁荣的目标,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基础。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举措是加强对国际法前沿问题的研究,完善全球公正的数据安全规则,提升中国全球化治理能力,构建中国国际治理的法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内涵、要义和实现路径在发展中不断明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表达,吸收和借鉴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外交理论,扬弃和超越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要在战略和战术上同向发力,使其成为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境遇,呼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中国正是基于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视角将和而不同思想运用到外交理念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路线,表达了和而不同思想的当代诉求。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人类共同“命运”之上的“共同体”,对“命运”意蕴的解读,将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整体阐释、对外传播和全球认同。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命运”一词的翻译也在不断调整演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西进之路”过程中的误读与曲解,部分正是由于中西文化间关于“命运”的不同体会和认识。因此,必须回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重要论述中,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命运”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建设从理论上来源于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历史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国际秩序观的演进,文化传承于中国文化中的“天下共同体”思想,实践立足于全球治理秩序变革的现实需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论内核、以多维文本传播为话语方式、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实践路径,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面对西方价值渗透、西方话语传播强大等因素挑战,我国应不断完善中国综合国力基础,塑造人类共同价值的话语,增强国际制度性话语权,打造融通中外的人类命共同体话语传播体系,以推进国际话语权提升和全球治理秩序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方略之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在坚持循序渐进、合作共赢原则的基础上,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大领域,即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坚持对话协商原则,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平等正义和均衡正义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