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平安中国建设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重要理论,它强调人民性、政治性、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突出国家整体利益,为我们抵御风险、应对危机、走出灾难提供理论依据。在2020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凸显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功能,不仅要从制度上强化党对公共安全工作的领导,而且要从体制机制上出发提升国家应急管理能力,激发人民群众主体性,通过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国家安全,是未来中国前进过程中的两大主题之一。我们必须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在安全的前提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浮现。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于全新历史方位,以科学规范的系统思维和辩证法思想,为国家安全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树牢和坚定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就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继续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相似文献   

4.
4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的署名文章《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本刊全文转载这篇文章,希望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力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从未有过的全新的国家安全观,在理论上有大量新观点、新提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有着丰富的理论根源和深刻的现实背景。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安全理论,在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对维护和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实践价值,对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共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治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特殊性和关键性。高校政治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政治安全领域的核心部分。辅导员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提高认识,用理论指导工作。结合高校工作实际,维护好政治安全,就容易维护好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辅导员在维护高校政治安全中的突出作用,是中国政治体制决定的;在维护高校政治安全中贡献力量,是特殊角色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兰岚 《世纪桥》2023,(11):54-56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思政课教师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与核心要义进行透彻理解,准确把握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并与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使学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时代和全局的高度,面对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适时调整和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创造性地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国家安全的思想和理论。习近平关于国家安全的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努力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国家经济与政治安全的基础;提出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着力建设平安中国。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对于2014年的中国来说,"国家安全"成为当之无愧的一个国家关键词。而这一年,对于国民安全建设来说,则是一个标志年。树立全民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要素。随着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完善国家安全体制的努力站上了一个全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对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构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突出了"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重要地位,强调国家安全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建议》用专章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强调"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立法、制度、政策"。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校园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校园危机管控是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通过校园危机总体情况分析、梳理校园危机成因,对危机管控的基本原则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思考,有利于提高校园危机管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维护校园安全我校制定了《华中师范大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构筑立体化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平安校园"的建设目标。遵照这一实施方案,我校加大了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投入。通过探索与实践,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校园、运行有效的立体化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王韬  汪建平  张建 《世纪桥》2012,(13):84-85
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大背景下的国内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如何有效开展以及如何确保高校校园的平安和谐是各高校安全主管部门的首要课题,亦是高校教学组织管理者需高度重视,积极研究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百事善,安全先,校园的安全稳定是保障教学任务、科研计划等顺利开展的前提,没有一个和谐稳定平安的校园环境,一切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必将受到损害。本文结合浙江农林大学自2005年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以及近年来的平安校园考核、深化工作中的经验,就当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以及如何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阶段对国家安全的新需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形势下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行动指南。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渊源主要有四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安全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战略思想、国际安全理论的合理借鉴、每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和实践。准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渊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增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5.
王璐颖  于浩 《前线》2023,(1):35-38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战略安全文化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安全战略思想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发展的经验基础;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发展的实践基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视角,梳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含义,提出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要做到“六个统筹”。总结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基本状况和安全风险,深入讨论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方法论意义,提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应当充分考虑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独特性,坚持党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绝对领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统筹各种安全要素,主动抵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积极塑造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7.
徐雪 《奋斗》2020,(8):25-26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此次中国战"疫"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生动实践和最佳范例。面对来之不易的局面和仍然严峻复杂的形势,要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4月15日,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统领我国现阶段国家安全工作的基本纲领,保密工作作为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拓展工作领域,以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总体国家安全观新在何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创新之处,一言以蔽之,就是将国家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吴昀芊 《世纪桥》2024,(4):102-104
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构建国家新安全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南,是我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需要遵循的最新思想。针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当从调整课程内容、更新教育理念、丰富实践活动、形成各界合力四个方面入手,探寻新形势下优化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理与路。  相似文献   

20.
逯惠艳 《新长征》2023,(1):25-2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将“基层基础巩固夯实,基层队伍进一步建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富成效”列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指出要精心维护安全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平安吉林建设,积极防范、妥善应对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