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井冈山大井村毛泽东旧居门前,有一块大石头,当年毛泽东经常坐在石头上读书、看报、批阅文件、思考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程。如今人们亲切地称这块石头为"读书石"。毛泽东酷爱读书,可以说,凡是他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都有他读书学习的生动故事。在井冈山时期,他随身带着可以装"文房四宝"的土布口袋,每到一处总是先摆好笔墨纸砚,以便随时学习、工作和写作。长征路上,有时患病躺在担架上,或骑在马背上,他仍然坚持读马列的书,自嘲地说自己是"马背上的马列主义"。毛泽东为我们树起一座读书的丰碑,"读书石"具有永远的昭示作用。读书无需太多投入,  相似文献   

2.
正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有书在手就好像乾坤在握,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这是多么充实的一种感觉。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主持人李潘说:"一个人读过的所有书是一块块石头、一层层台阶,让你成为今天的你。"读书的记忆源于儿时,儿时我生长在一个交通极为不便的矿区,那时放学回家,学校只是布置了少量的家庭作业,只要我们抓紧时间,经常在课堂上便完成了。多余时间,我便与一帮小子们爬山、溜冰、打沙包、踢毽子,完全变成了个疯疯癫癫的野丫头,时常只顾疯玩,而忘却了回家吃晚饭  相似文献   

3.
学会舍弃     
《学习导报》2011,(4):47-47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块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甲就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块啊?"乙说:"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块最精美的就够了。"  相似文献   

4.
学会舍弃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块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甲就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块啊?"乙说:"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块最精美的就够了。"  相似文献   

5.
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相似文献   

6.
负担     
《党课》2011,(18):59-59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块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甲就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块啊”乙说:“漂亮的石头虽然多,  相似文献   

7.
英国有个雕塑家叫亨利·摩尔,堪称20世纪了不起的艺术大师。 摩尔曾经将一块石头弄回家打算雕刻,可看着看着,他不愿下刀了。因为他发现,这块饱经风霜的石头本身不就是艺术吗?不能在自然之上再改进什么了。  相似文献   

8.
放谈社会公德□成岩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和一位德国客商谈过生意,他对成交的几十万美元不很在意,却对“一件小事”感慨万端。有一天,我的这位朋友与德国外商在路上散步,外商突然弯腰拾起一块小石头,拿在手中走了挺远找到一个垃圾箱把石头扔了进去。他问这是为什么?外商...  相似文献   

9.
十几年前,笔者曾在一座海岛上工作,有次渡船停航,搭乘渔民的小船出海。待要解缆,却见船老大吃力地往底舱搬入一块重石,不解,遂问:“轻舟才好快进,咋又加块石头?”他笑道:“可别小看了它,这是压舱石。离了它,船吃水浅,遇见风浪,有可能翻掉?”驾船需要压舱,那么立人、处世、为政呢?什么又是人生和事业航程中砥浪稳行的压舱石?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 《当代贵州》2012,(34):65-65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去理会它。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74岁的陶谦逊是十师一八三团的一名退休教师,由于对额尔齐斯河奇石、玉石的深入研究,多年下来,陶老已经成了北屯地区首屈一指的"石头专家"。走进陶老的家里,刻意装修的展示台里,千姿百态、玲琅满目的美石、奇石摆放在树根精心雕刻的摆台上,石头图案中既有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也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像,而各色柔和的玉石则搁置在水池中、鱼缸中,每一块看起来都是细腻柔润、清亮灵动。"玉有水才灵。"陶老这样解释。"怎样才能捡上好石头?"每每遇到别人这样问陶老时,他总会笑眯眯地说:"那就看你跟那石头有没有石缘了。"  相似文献   

12.
种子法则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个穷人到富人家乞讨。“走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扰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仆人以为这样不会失去什么,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穷人烤干衣服后,又请求仆人给他一个小锅,因为他想“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仆人心存疑惑,“我倒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汤。”穷人到外边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进锅里。这时仆人主动提出:“你总得放点盐吧。”于是他给了穷人一点盐,接着又给了豌豆、香菜。最后,又给了一些肉末。穷人把石头捞出,美美地喝了一锅汤。这个穷人很聪明,他知道直接向人家要汤喝,定会…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定律     
一个春天的清晨,父亲带着孩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突然间,孩子从大自然的景色当中,想到了老师教过的课程、就问父亲:"爸,什么是地心引力呀?"父亲解释道:"地心引力是一种大自然的定律,是科学家牛顿发现的。他认为地球具有一种力量,能够吸引一切的物体,趋向地心的方向。因此,你如果向上丢出一块石头或是一个苹果,地心引力就会把物体吸回来,让它落到地面上。"  相似文献   

14.
上五年级的侄儿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星期五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位素不相识的叔叔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他的身边放有大包小包的东西,估计是走累了。也许他想找个人解闷吧——他主动和我打招呼:‘小朋友,放  相似文献   

15.
一块小小的石头能给人带来平安,能使人化险为夷,听起来,这是一桩不可信的奇闻.人们不会相信这种石头的存在,就像不相信世间会真的存在上帝一样.但抗日名将蒋光鼐将军却有一枚镶有这种石头的金戒指,人们美其名为"化险石"戒指.在"淞沪抗战"70周年纪念日,蒋光鼐将军的子女把这枚宝石戒指捐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献仪式上,蒋光鼐将军的子女成为记者们的照相机聚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大井村毛泽东旧居门前,有一块大石头,当年毛泽东经常坐在石头上读书、看报、批阅文件、思考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程。如今人们亲切地称这块石头为“读书石”。毛泽东酷爱读书。可以说,凡是他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都有他读书学习的生动故事。在井冈山时期,他随身带着可以装“文房四宝”的土布口袋,每到一处总是先摆好笔墨纸砚,以便随时学习、工作和写作。长征路上,有时患病躺在担架上,或骑在马背上,他仍然坚持读马列的书,自嘲地说自己是“马背上的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17.
《新湘评论》2010,(5):39-39
有人问上帝:“我有才能,可为什么就没人发现我呢?”上帝捡起一石头向远处抛去,接着叫他把刚才那块石头捡回来,那人说做不到。于是上帝又抛出一块金子,再叫那人去捡,结果很快就捡回来了。  相似文献   

18.
《学习导报》2010,(5):39-39
有人问上帝:“我有才能,可为什么就没人发现我呢?”上帝捡起一石头向远处抛去,接着叫他把刚才那块石头捡回来,那人说做不到。于是上帝又抛出一块金子,再叫那人去捡,结果很快就捡回来了。  相似文献   

19.
正韦成刚,一个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人,在感恩中成长,又在感恩中回报乡亲。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表情有些木讷。从外表看,平凡得像一块石头。只有走近他,才发现他是不平凡的。他当过村干部,全心全意为民谋利;他知恩图报,为解决"出村难"问题,自筹近7万元为村民修桥;他是一名普通的供电所抄表员,5年多来尽职尽责,用"心灯"点亮麻山大地……他先后荣获贵州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贵州省农村拔尖乡土人才、第三届贵州杰出青年农民、贵州  相似文献   

20.
在偏僻的基层团队,每名官兵过生日都能美滋滋地吃上一块大蛋糕。不管你信不信,这件事就发生在某工兵团。日前,笔者专程前往该团采访。谈起此事,官兵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幸福之情溢于言表。用他们的话说:"团党委真把我们当亲人,干啥浑身都有劲儿啊!"一块生日蛋糕,成为官兵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