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2007,(4):33-33
东马坊村是个库区村,近年来,我们围绕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目标,以改善农民群众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使全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素质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在跨入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列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王金瑞 《学理论》2010,(16):78-79
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指的是农村文化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也有别于以往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文化。其本质是推进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3.
王威 《学理论》2008,(9):26-27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的论述,是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2,(12):52-F0004
天津市北辰区赵庄村位于该区最东部,全村加上外来人13已达3000人。村辖地域面积5000亩,南有永定新河,东有华北大河;滩涂面积较大。临近杨北、津榆公路和京津、津蓟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是开发建设旅游生态村的理想之地。村投资3亿元,完成村民还迁楼建设13栋8万平方米、商品楼房建设18栋11万平方米和别墅建设600套16万平方米,完成水电气暖、200亩绿化和300盏路灯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今赵庄村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街道整洁和路灯明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发建设;让赵庄村村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5.
胡长海  王卫刚 《求知》2008,(9):35-3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希望。近年来,蓟县县委、县政府围绕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九次党代会的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拘泥于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方法和同一个标准,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通过实践和探索,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产业支撑带动。文明生态村带动、公司介入带动三种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学亮  李广文  刘朋 《求知》2011,(6):27-29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为我们指明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市在农村党员中全面推行以“三诺两评一考”为主要内容的党员目标承诺制,有效促进了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深厚的实践基础。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们对中国农村建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和主张,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他们的探索以及取得的思想成果构成了百年来中国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5)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生态文明日益受到世人瞩目。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要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以培育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打造生态村庄为突破口,寻求新的发展途径,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基本路径是:优化农村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与精神支撑,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方面内容密切相关。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经济落后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推进经济落后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强力强村富民,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提升农民素质,增强乡风文明建设主体意识;完善阵地设施,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硬件平台;创新方法载体,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的水平、实效;加强统筹协调,拓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强化制度建设,形成乡风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屡屡出现的关于文明的表述可以用“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种价值”“一条道路”来加以概括。“一个时代”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一个国家”就是文明国家;“一种价侑”就是文明的价值;“一条道路”就是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实践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以实现工作成效的最大化和工作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伟 《求知》2011,(12):9-11
随着资源环境对我国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我们党在20世纪末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党的十七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对于理清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过去,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有其深层次的制度根源。因此,加强制度文明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文化体制,才能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整体推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一、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了初步反思,各国政府开始把生态文明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施政内容。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斯·R·布朗出版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作了理论表述,形成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题》,更是强调和深化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韩国新村运动取得的成就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一是政府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农民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民生活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勇 《党政论坛》2013,(5):17-18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第八部分首次用一个篇幅系统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七大在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重要一章,提出了全面的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  相似文献   

20.
当今全球生态治理仍处于"西强东弱"的话语体系格局之下,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觉和政治追求。当前人类文明形态正处于变革之际,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是历史的必然,这是中国加强生态文明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基于相关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生态文明是中国语境下产生的原创性词汇,生态文明命题源于社会主义中国;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是内在统一的,资本主义没有真正的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后发国家可以跨越工业文明的"卡夫丁峡谷",实现文明形态的跨越发展,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