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制约着开发活动的价值准则,是人们根据对课程开发过程的规律性认识而制定的用以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课程开发的原则规范着课程目标的性质、课程内容选择的范畴、课程实施的标准以及课程评价的取  相似文献   

2.
李昕 《山西青年》2022,(16):6-9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我国学者21世纪以来一直持续关注的课程现实问题,为了深入挖掘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1世纪以来有关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核心期刊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截止到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主要聚焦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建构、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回顾这20年以来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进展,未来应把握以下发展趋势。一要重视协同化探究,打造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二要降低同质化现象,拓展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视角;三要增强深度化研究,完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土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意义与价值,是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重要教育资源。本文结合已有的实践,积极探索基于本土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并思考如何将校本德育课程开发融于学校德育体系之中,以探寻卓有成效的校本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力开发和合理利用德育课程资源,是深入进行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国家德育课程,还是地方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无论是进行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还是开展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都应当高度重视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管理是立足学校的自主管理,旨在让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实施地方课程,开发学校课程,实现以发展为导向、以课程为核心的管理;是根植泞交实际出发的管理,旨在充分调动学校干部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在使之推进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中自我觉醒、自我开发、自工提升,成为推进学校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目前高校辅导员存在消极型人格、退缩型人格、敌对型人格、功利型人格等缺失型人格现象,所以构建高校辅导员人格本位校本课程体系具有必然性。高校辅导员人格本位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性原则、个性化原则、自主性原则、研究性原则等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宜城市板桥店镇陈启春:1.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增强课程开发意识。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一应俱全的教科书,过去教师的任务完全是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有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了很大限制。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既会“教书”,又会“编书”。为此,我们要求教师一要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开发意识;二要不依赖和迷信统编教科书;三要改变传统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8.
推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应以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校本课程开发和教育叙事研究为策略,使体育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的动力支持,从而实现可持续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推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应以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校本课程开发和教育叙事研究为策略,使体育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的动力支持,从而实现可持续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曙光 《党史文苑》2011,(24):72-73,78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逐渐引起重视,并被作为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规范化、长效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开发中,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内涵,遵循课程目标综合性、教学方式实践性、课程资源校本化和课程评价多元化的原则,处理好教师及教学、继承及创新、共性及个性等问题,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  相似文献   

11.
林东 《世纪桥》2008,(12):87-88
推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应以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校本课程开发和教育叙事研究为策略,使体育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的动力支持,从而实现可持续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已经进入"双高"建设的关键期。加强思政课程的开发,既是"双高"建设的要求,也是专业建设的新增长点。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整合知识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地方性知识作为地方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多样性和经验性等特点。从内在价值而言,易于对高职学生产生知识吸引力。从外在价值来看,优秀地方性知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建设着力点相耦合,理应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秉持平衡、一主双辅、内容与手段并进的三个融入原则,采纳文化整合基础上的"附加"融入模式,采取校本课程开发及国家课程的地方化两种范式实现地方性知识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
校本研究文化的内涵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校为本的教研,即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都作为研究的对象。学校是校本研究的阵地,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力,教研组是校本研究的依托,由此而产生一种校园文化,就是校本研究文化。加强校本研究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提高学校整体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坐落在享有“中国五金之镇”美誉的张家港市大新镇。大新镇是苏南地区乡镇企业起步较早的工业重镇,有着悠久而丰富的五金文化资源。近年来。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立足五金特色、开发五金资源、服务五金名镇”.以科技教育为特色.以科技小五金校本课程为活动载体。积极打造特色科技校园。  相似文献   

15.
以校为本的教研,即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都作为研究的对象。学校是校本研究的阵地。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力.教研组是校本研究的依托,由此而产生一种校园文化,就是校本研究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就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是增强就业指导实效性的根本。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建设中存在着重就业轻职业生涯规划的现象。毕业生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应通过分析校外情景、评估校内现状,提供体验机会让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职业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校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为代表的校本文化是学校的独特文化资源,对涵养师生文化自信、促进“双一流”建设和文化育人具有独特价值。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原校长卢永根为例,对校本文化保护、开发、管理、运用的实践与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强化校本文化建设机制的系统性、突出建设内容的融合性、推进建设主体的多元性、彰显建设路径的鲜活性。  相似文献   

18.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课程阅读提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当作“一阵风”,也不能搞“花架子”。因此,荣辱观教育必须进教材、进课程,运用载体,构建平台,常抓不懈,不断创新,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和武汉市广埠屯小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成功作法与经验。一、荣辱观进课程的基本要求1.组织开发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内容的校本教材。2.编写“在国旗下讲话”——“八荣八耻”教育系列内容。3.结合学科教学有机渗透荣辱观教育。4.利用当地德育资源,组织荣辱观教育活动。5.开拍校园“八荣八耻”D V剧,组织学生自…  相似文献   

19.
一、"油炸垃圾食品"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与价值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至今,这十大垃圾食品--油炸类、腌制类、饼干类、汽水和可乐类、方便类、罐头类、话梅蜜饯类、冷冻甜品类、烧烤类,以及加工类肉食品并没有因此在远离青少年,油炸类等垃圾食品仍然成为当今我国中小学学生的时尚.  相似文献   

20.
少先队工作要彰显个性和特色,增强德育实效,校本化是必由之路。伴随着“主动发展教育”为中心的整体改革实验,在整体办学校本化的过程中,应城实验小学强化少先队工作的德育功能,以校本德育阵地为基础,以爱的教育为突破口,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多途径拓展少先队工作领域,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对学生道德养成发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少先队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