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炎  向刚 《群众》2008,(4):17-18,25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提出来的。在目前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了我们党对21世纪中国发展的理念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以更全面的眼光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以外,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辽宁人大》2008,(6):1-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5,(11):9-11
引言:在对传统经济发展的反思过程中,有学者提出了“幸福指数”的概念。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它触到了我们心灵的深处,揭示了我们时代的矛盾、紧张和焦虑。在如何理解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思辨中,人们进一步要问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有哪些要素?我们怎样追求幸福?这成为我们面临的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上和今天的科技举国体制2010年5月31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经国务院批转发布。《通知》对科技工作提出: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第二天,新华网发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体制基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客观分析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的问题,要在现代产权制度、现代市场体系、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四个方面进行深度攻坚。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结合的过程。回顾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对于我们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些弊端进一步凸现出来,突出表现为领导能上不能下和阻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因此,干部人事制度必须尽快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的需要.革除弊端,顺应潮流,尤其要在干部能上不能下方面想对策.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8.
程美东 《人民论坛》2012,(13):18-20
党的领导集中体现在党中央的领导,党中央具有崇高的威信,党中央的决策、指示、精神要能够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实施。凡是挑战党中央的威信,与中央的大政方针不一致的,就是在根本上损害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这是党的纪律所绝不容许的  相似文献   

9.
《上海人大月刊》2011,(12):45-45
诚信与经济发展历来是密不可分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和完善的今天,需要我们展开系统的经济诚信建设工程.使诚信不仅在理论上、观念上而且在实践中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王晓红 《群众》2007,(11):32-3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使用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既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德兴 《政策》2004,(3):38-3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顺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创造良好条件。 转变政府职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我国既存的政府职能大多是按计划经济需要设置的,政府统管一切经济活动,而市场经济是由市场机制主导的经济。因此,市场经济愈发展,与旧体制  相似文献   

12.
《政策瞭望》2008,(8):1-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赵吴厚 《云南人大》2006,(12):24-25
创新就是创造和发现新的东西。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没有创造就谈不上创新。人类要生存、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创新是人大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人大工作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开拓创新.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把人大工作不断推向前进.才能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创造性地开展人大工作。实现人大工作创新.我们的体会和认识是:  相似文献   

14.
也谈“什么是哲学?”——与汪信砚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信砚教授的哲学定义把哲学归结为价值论,是离开哲学的历史性、问题性、学派性的结果。现当代哲学在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上,都必须面对真理和价值的关系,以其答案的不同而表现出相异的学术旨趣。现当代人文学科在事件和规律即人文和科学的关系问题上,一些人文学者主张研究事件的个别性,否定史学、文学、哲学的规律论内涵,另一些学者则主张从事件中探寻规律,又以规律论去解释事件。应区别不同的致思方向,不能认为文德尔班的致思方向是唯一的。现当代哲学重视思维方式的研究,哲学是反思的,应当尊重黑格尔的反思论。汪信砚教授的反观说,肯定了实践论的思维方式,却又在哲学定义中排除实践论所面对的问题。这是前门推出、后门引进的逻辑无奈。现当代哲学还关注人学的研究,以人的未完成性来否定人的现实性,是非科学的人学观。本文在作了上述四点辨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作为学科的哲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15.
朱宗杰 《人权》2011,(1):23-27
在人权保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刑事诉讼制度下的权利保障突出地体现在“无罪推定”原则上。“无罪推定”原则,以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利为核心,以人权保障为理念,反映了现代司法观念的价值取向。本文试从人权保障视角出发,着重对无罪推定原则的人权保障价值、历史演变及其重大意义进行分析,并针对“无罪推定”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提出笔者的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交流》2006,(1):40-40
正因资源品价格改革涉及到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我国解决资源矛盾将长期遵循市场原则和博弈均衡原则。资源品价格的非市场化已严重阻碍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正如当年消费品价格放开倒逼国企改革一样,此次资源品价格放开,将倒逼政府改革和垄断领域改革。由于资源价格改革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型和国企改革,在市场内在要求和利益博弈下,  相似文献   

17.
如何建立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新形势下,怎样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在保障农民健康方面切实发挥作用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回顾我党几十年的民族工作历程,正是由于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在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中,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问题、民族矛盾,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符合实际的民族政策,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民族问题是个长期的、复杂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民族问题产生于民族之间的差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民族独立的解放运动,对内实行各民族平等政策;解放后,我国推翻了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一律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建立了民族区域…  相似文献   

1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洪 《前进》2007,(8):14-15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讲话第一次使用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既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提出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战略任务。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论断,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深化国企改革、创建高效组织、培育优秀员工、提供政治保证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党建工作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如何适应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已成为一个日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