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和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坚持农业集体经济实行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是在一九八二年一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正式提出的,是我们党对农业的一项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破除“左”的路线的束缚,普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其中多数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责任制得到普遍实行,并且受到亿万农民的欢迎,其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祖国大陆实行的土地所有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土地的国家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国家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祖国大陆的土地政策正是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概括城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城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前提上要坚持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在取向上要坚持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在目标上要坚持节约土地、保护耕地、集约利用的原则,在要求上要坚持统筹城乡、倾斜农村、协调发展的原则。为此,要以区域功能为重点深化土地规划制度改革,以土地产权为重点深化土地所有制度改革,以土地流转为重点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补偿安置为重点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供销社体制改革刍议文/左玉琴一、发展供销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八十年代兴起的农村改革,开创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体制,既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又使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充分发挥了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打破了长期维持的单一形式的局面,朝着符合我国农村情况的多种形式并存的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相似文献   

8.
破除扭曲的公有制观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认真学习十五大精神□董德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我们搞社会主义,当然必须坚持公有制。但是,多年来,在公有制的问题上,流行着许多混乱的见解,其主要表现是,离开生产力和人民利益,盲目地...  相似文献   

9.
刘法威 《求索》2012,(4):226-228
台湾的土地均权制与大陆的土地公有制都是在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不断探索和改革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表明:尽管均权制与公有制思想渊源、建立方式、历程和背景不同,但均权制的"国有民用"与公有制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以及追求地权全民共享的制度精神日趋一致;均权制与公有制的成功在于坚持制度公正的价值理念,以及制度建立和实现形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研究结论对转型期的我国进一步探索明晰地权和土地公正的实现形式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对传统的土地无偿、无限期使用、不允许流动的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流动。搞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耕地保护,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  相似文献   

11.
<正> 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我国试行股份制以来,社会上褒贬不一,各执一词,据理力争。有的同志站在坚持公有制为主导的地位,以维护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力,来否定实行股份制;有的同志担心实行股份制必将导致化大公为小公,瓜分国家财产,甚至化公为私。这些都是对股份制的误解和曲解。所有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这是应当明确的。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应当创造性地发展公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实行的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在形式上表现为“各种各的地,各碾各的场和各交各的粮”,加之人们习惯于把农村长期实行的土地、牲口全归公,干活大呼隆和分配靠挣工等,当成社会主义农业的模式,这就很容易使人把大包干形式混同为私有制下的单干。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混淆的本质区别。首先是性质不同。大包干又称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性质的  相似文献   

13.
高荣政 《前沿》2005,(12):32-35
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不要公有制等争论一直存在而且呈激烈态势。本文以宪法这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依据,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国外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论证,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观点,并认为这是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根本。  相似文献   

14.
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健 《理论月刊》2005,(9):184-186
我国现阶段农村实行的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的土地产权制度,尚存诸多弊端。我们认为,根据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和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 生产力标准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农村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因此,要保证土地规模经营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运用生产力标准指导土地规模经营实践。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几年来,土地规模经营这一新的生产经营形式,不仅引起了理论学术界的注意和探讨,而且广大农民在实践中也进行了大胆探索。目前,我们钟祥县2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户已发展到18928户,占全县总农户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的总结。实践证明,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通过实行这个基本经济制度,逐步消除由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羁绊,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今天,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对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认识,并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  相似文献   

17.
一、计划经济及其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公有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按比例发展;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则要求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社会主义经济必然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国民经济无政府状态和盲目发展,是同社会主义经济不相容的。没有计划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8.
陈学兵  李连清 《传承》2009,(6):108-109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百废待举,国家面临严峻的重建工作。国共双方都注意到了在抗日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农村经济,都试图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然而,蒋介石坚持武力统一,挑起内战。为了内战的需要,国民政府对农村进行了调整,并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控制和掠夺。  相似文献   

19.
徐汉明 《世纪行》2012,(8):22-22
一、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农地(宅基地)持有权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是确立农地(宅基地)公有制及其公有产权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观念;二是大胆进行"不求所有,但求持有,重在利用,讲求效率,追求绩效"为目标的现代农民土地(宅基地)持有产权理论创新、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为农村第四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地租的现实意义马真举社会主义地租无论是级差地租或是绝对地租都是客观的经济范畴,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地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通过经营者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把土地公有制从经济上固定下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土地所有权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