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国重大工业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简况,论述了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关系,作者提出城市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是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并建议在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应将重大危险源监控、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社区安全建设、应急救援规划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强安全科学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将公共安全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国重大工业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简况,论述了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关系,作者提出城市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是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并建议在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应将重大危险源监控、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社区安全建设、应急救援规划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强安全科学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将公共安全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国重大工业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简况,论述了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关系,作者提出城市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是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并建议在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应将重大危险源监控、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社区安全建设、应急救援规划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强安全科学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将公共安全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4.
2月12日,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举国关注。地震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一指挥,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星夜赶赴灾区,当地各族干部群众奋起抗灾。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灾区应急救援工作已经结束,没有人员在地震中伤亡,灾后重建也将在开春后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建立我国消防社会救援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援体系是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职能分为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恢复,或按美国的做法分为缩减、准备、反应和恢复,其中的救灾或反应的职能便是社会救援体系主要承担的职能。目前,我国的社会救援体系尚未形成,理论和实践证明以消防部队为主力,构建我国社会抢险救援体系不但可行而且必要,我国构建消防社会抢险救援体系主要从制定和完善有关消防社会救援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高效、协调的社会救援管理模式、建立集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等六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与其他等级的公路相比,高速公路由于其上行车速度快,且道路具有全程封闭性,使得车辆在其上发生事故后具有救援难度大、救援力量到场处置时间长等特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的职能分散在交警、路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卫生、消防等多个部门,存在着救援反应速度慢、各部门联动性差、多数救援负责部门为有偿服务,且救援装备性能较差等缺点.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在高速公路上建立高速消防应急救援队,依托公安消防部队来进一步健全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社会救援体系是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职能分为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恢复,或按美国的做法分为缩减、准备、反应和恢复,其中的救灾或反应的职能便是社会救援体系主要承担的职能。目前,我国的社会救援体系尚未形成,理论和实践证明以消防部队为主力.构建我国社会抢险救援体系不但可行而且必要.我国构建消防社会抢险救援体系主要从制定和完善有关消防社会救援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高效、协调的社会救援管理模式、建立集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等六个方面着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杨洪波 《法制与社会》2011,(34):264-26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和谐快速发展,各种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种非传统安全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鉴于此,如何有效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依托的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增强应急保障水平,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瓶颈和建设思路谈几点肤浅之见,权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重大的灾情迫切要求社会尽快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机制。笔者对作为主力军的消防部队建立应急救援机制阐述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务院“一案三制”建设工作的成就、国家应急预案体系的框架和特点、全国应急管理的分类分级、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体系,对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的今后发展重点提出了建议,强调要把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从预案编制转向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相关法律需要修改,一些新法律急需出台。结合新农村建设任务,解决应急管理水平的区域差距问题。确保大都市圈的安全功能,建立包括首都圈在内的大都市圈应急管理合作体系。逐步整合现有各类专业救援力量,形成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并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救援力量的作用。要落实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公共安全科技研究工作。制定统一的培训规划,建立多元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大力开展针对公民的应急教育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