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波 《党的文献》2017,(6):69-78
抗战时期,周恩来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围绕大局,把握知识分子特点和工作规律,团结、组织起广大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文化上的部队"。在工作方式上,周恩来一方面利用文工会、文协等合法机构,把广大知识分子组织起来;另一方面又注重通过重大节日活动、戏剧文化运动、报刊媒体等诸多形式,把知识分子发动起来。他还非常关照知识分子的生活与安全,花费大量心力保护知识分子。周恩来大后方知识分子工作的基本经验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带动作用;从知识分子特点出发,关照知识分子的切身诉求;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重视理论斗争和批评;广交朋友,善交朋友,在交友中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周恩来态度诚恳、认真细致的工作,促使大后方的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到抗战的宣传和民主进步的斗争中来,成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对后来解放战争中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知识分子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抗日战争时期,设于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坚持抗战、团结、进步,与国民党顽固派的妥协、分裂、倒退行径进行了坚决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精神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抗战大后方的贵阳,以抗日救亡为特征的抗战文化运动蓬勃兴起.在中共贵州地下组织的团结、引导下,"筑光音乐会"等文化团体成为贵阳抗战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利用"合法"地位,冲破国民党贵州当局的阻挠、破坏,结合抗日宣传的要求和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城乡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团结了进步力量,大大鼓舞和激励了人们的抗日热情.  相似文献   

4.
永安抗战文化活动前后持续7年。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由隐蔽战斗在东南国统区的一批共产党员,与广大进步文化人士、爱国青年携手奋进,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共同培育出来的一簇文化奇葩。其时间之长、出版物之多、作者阵容之大、内容之广、战斗性之强、斗争之激烈,较之于国统区各抗日文化活动据点,可以说仅次于重庆和桂林。作为一个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殊历史文化现象,既有其鲜明的特色,又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泛开展国统区的统一战线工作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主要任务之一,团结爱国知识分子又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面。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领导人运用多种策略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以报刊为阵地,积极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公演为平台,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妥协与倒退;以交友为依托,最大限度团结知识分子;以学术为抓手,鼓励进步思想文化的创作与交流。南方局文化统战工作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国内和平民主的实现贡献了力量;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为新中国建设准备了人才;发展和丰富了中共统战思想和统战实践,为当今党的知识分子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全面抗战时期是中共宣传思想工作日趋成熟的重要时期。《群众》周刊以宣传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旨,在国统区的宣传工作,体现了中共宣传的灵活性和原则性。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主要侧重于两党"合作"方面,宣传内容上侧重宣传国民党的正面抗日,同时对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提出一些批评与建议。抗战中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主要侧重于两党"矛盾"方面,宣传内容上对国民党反共、对日妥协倾向进行抨击,同时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又侧重于两党"合作"方面,要求民主反对独裁,继续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7.
秦文志 《探索》2003,(1):129-132
在领导大后方抗日救亡文化运动中 ,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坚决与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作斗争 ,努力办好我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党报党刊 ,注意对文化界人士的团结、教育和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大后方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的开展 ,关怀和爱护文化界人士 ,不仅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时也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争取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时期是中共宣传思想工作日趋成熟的重要时期。《群众》周刊以宣传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旨,在国统区的宣传工作,体现了中共宣传的灵活性和原则性。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主要侧重于两党"合作"方面,宣传内容上侧重宣传国民党的正面抗日,同时对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提出一些批评与建议。抗战中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主要侧重于两党"矛盾"方面,宣传内容上对国民党反共、对日妥协倾向进行抨击,同时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又侧重于两党"合作"方面,要求民主反对独裁,继续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文化领导权的进程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在思想上注重研究宣传和组织动员的统一,在制度上注重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在方法上注重理论译介和宣传动员的通俗化。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管宣传,强化对新闻报刊工作的领导;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广泛的宣传思想文化统一战线;在文化的"围剿"与反"围剿"斗争中坚持斗争,实现党的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10.
《红岩春秋》2009,(2):1-1
南方局的这部分党史是很重要的。没有南方局的大量工作,就没有抗日战争时期那么一种局面,团结了大后方那么多的人,把抗战坚持了下去,还保存了我们党的一大批精干力量;没有南方局的大量工作,就没有后来解放战争事情那样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形成那样强大的第二条战线。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是很出色的。没有南方局在大后方进行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就很难把当时在国民党区域的各民主党派和各方面人士团结在我们共产党的周围,  相似文献   

11.
以周恩来为主要负责人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南方国统区以及部分沦陷区党的指挥中心。群众工作是南方局各项工作中成效比较突出的。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南方局最大限度地争取中间势力,唤醒大后方广大工人、青年、妇女、农民群众,开创了党的群众工作的新局面,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一是在思想上激发了各界群众的抗战意识,在组织上强化了各界群众的抗战能力,在行动上孤立了亲日势力的投降逆流,夯实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二是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促进了反对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三是使南方局在大后方站稳了脚跟,培养锻炼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影响积聚了党的外围力量和广大进步群众,使党的自身力量在群众工作中发展壮大。南方局群众工作的实践经验,为我们今天践行群众路线提供了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12.
风雨同舟     
<正>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坚持党中央提出的抗战、团结、进步方针,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推动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中国妇女联谊会等抗日救亡团体,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中  相似文献   

13.
正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叶剑英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通过座谈会、招待会、集会、演讲、撰写文章等方式,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鼓舞民众抗战斗志。尤其是1938年10月到1941年3月,叶剑英与周恩来辗转西迁,多次往返长沙、衡阳、桂林、重庆等地,发表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抗战演讲,吹响"坚持团结抗战的号角"。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4,(13):5-6
以知识分子为对象的办报特色,是光明日报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魅力。要坚守报纸定位,增强角色意识,以团结知识分子、服务知识分子为己任,吸引知识界特别是中青年知识分子关注报纸,培育“光明”情结,把光明日报办成一张知识分子爱看的报纸。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突出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位,用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坚持党中央提出的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最大限度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文学艺术、新闻、教育、科技、卫生等多条战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南方局高度重视卫生战线的统战工作,不仅团结了大批中外医学界人才,凝聚抗战力量,还为战时八路军、新四军伤员救护提供了人力、物力及技术支持,提高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作为中国共产党驻大后方的主要代表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经常接到机关、团体、学校等各种组织的邀请发表讲演。这些讲演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鼓舞抗战士气起了重要作用。本文要介绍的,是周恩来抗战期间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最后一次公开讲演。 1940年9月29日,天近黄昏,在日军空袭的威胁中紧张了一天的山城重庆,渐渐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17.
广东抗战文化宣传是华南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南》作为中共广东省委宣传抗战文化的机关刊物,具有浓厚的统一战线色彩。《新华南》在抗战文化宣传策略上兼具合作性与斗争性、政治性与文艺性、国内性与国际性相结合的特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在华南地区宣传"团结抗战、打败日本,肃清汉奸,建设新中国、新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为华南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大牛 《探索》2005,4(4):29-32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长驻重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在工作实践中,周恩来率先垂范,南方局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坚持共产主义崇高思想境界为坚实基础、以追求抗战团结进步的爱国理想信念为奋斗目标、以勇于艰难开拓和克己为人的巨大人格力量为精神实现方式、以坚守革命节操严守党的纪律的浩然革命正气为保障条件的红岩精神,保证了以统一战线工作为重点的南方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民主政治格局的开创,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整个世界大的范围内考察,明确提出"抗战的外交"的思想.在实践上,则联合苏联,争取英美,团结各反法西斯国家和民族,在抗日斗争中相互合作和支持,争取和团结一切国际友好人士对敌后抗战的支持,推动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和实践的延伸,为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抗战爆发后,郭沫若怀着满腔爱国热情从日本回到祖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