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周聚 《理论学刊》2013,(6):113-117
受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中国现代诗人提倡诗歌的"思想知觉化"、"身体思想",追求理智与情感的融合,创作出了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诗歌作品,形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智性美风格的诗歌潮流。  相似文献   

2.
宫泉久 《理论学刊》2008,(2):124-126
清初山左隐逸诗人徐夜一生"不爱窃论爱吟诗",执着不渝的苦吟得到了清人一致的高度评价;徐夜的侠诗挣脱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束缚,力主创新,善于选择出人意料的言辞和意象来表达他的情绪;而其诗歌语言的清新自然,也有利于其情绪的抒写和气势的渲染.其以咏怀和议政为内容的诗歌具有"赡而肆"的侠诗风格,是清初山左诗歌中"齐气"的典型再现.  相似文献   

3.
正陈独秀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常言说"诗言志",陈独秀诗歌的观点、气韵和感召力,值得后人深入研究。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忠实地记录了其主要革命历史。他把诗歌当作革命宣传活动的重要形式,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弊端。陈独秀的诗作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色:一是重在运用旧体诗的形式,多为五字律和七字律,但又有创新格体;二是他的作品主要面向普遍受过旧教育的知识分子,在抒怀感慨之中又包蕴着对知识分子历史作用的深邃思考;三是陈独秀的诗句"说起联邦新制度,又将遗恨到君身",显然是对满清王朝统治的彻底否定,也是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前途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我这个所谓文学界的"业内人士",经常收到一些文友们赠送的诗歌作品集.由于诗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理解不同,对诗歌创作理论的认识有别,自然是各有特点.最近,收到并拜读《老一辈革命家咏晋诗抄》,让我更是感到这部诗歌作品集的特点尤其明显.我自己从来没有发表过诗词,也很少写关于诗歌的评论,因此,只能对老一辈革命家咏晋诗歌谈一些肤浅的或者是外行的理解;不过,却是真诚的.  相似文献   

5.
正7月15日,由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和省政府共同主办,文化部艺术司、省文化厅、省作家协会和绵阳市政府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在绵阳开幕。本届诗歌节以"中国梦想,华夏诗情"为主题,举办了中华经典诗词交响音乐会、诗人采风、诗歌朗诵展演等系列活动。每一场活动,既是一次诗歌的盛典,也是一次诗歌与现实、公众的对话与交流。今夏,绵阳这座滋养过李白、欧阳修、文同、李调元等文学大家的城市,诗歌飞扬,诗意长存。  相似文献   

6.
一个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仙"李白他的出现,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他在诗歌上创造性的成就,把屈原开启的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推上了新的高潮。他就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李白。  相似文献   

7.
英语诗歌的意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尚起 《世纪桥》2007,(10):83-84
诗是"美的有节奏的创造",它不但能带给人们智慧,更赋予人美的享受与情的陶冶。意象是英语诗歌的灵魂,诗人通过修辞、语音、象征等手法使意象具有形象美、音乐美和意义美。  相似文献   

8.
陈毅元帅,在中国革命的疆场上,金戈铁马,号令千军,纵横捭阖,威名赫赫;在诗坛上,他倚马纵笔,挥洒自如,畅志抒怀,不拘一格,开别样境界."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当之无愧.全国解放后,陈毅在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虽然工作繁忙,却从未放下诗笔,为新中国诗苑奉献了无数佳作.同时,他还关心诗歌的出版和发展,对当时最重要的诗歌刊物<诗刊>投注了很大心力.  相似文献   

9.
受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中国现代诗人提倡诗歌的“思想知觉化”、“身体思想”,追求理智与情感的融合,创作出了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诗歌作品,形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智性芙风格的诗歌潮流.  相似文献   

10.
隋欣 《世纪桥》2010,(13):37-38
诗歌具有绘画美的特点,诗人通过运用色彩、构图、空间、线条等绘画元素,使读者能够在头脑中唤起生动逼真的生活画面和场景,这也是诗歌与绘画的相通之处,体现了诗歌对"诗画同体"论中"绘画美"的追求。本文主要围绕着"诗画同体"理论中通过对诗歌中运用色彩、线条、意象等元素而表现诗歌"绘画美"的特点进行了举例论证,表现了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同体"论的服膺。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土家族代表诗人徐必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对本民族的体认与自豪,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以诗歌形式对土家族的历史和当今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了讴歌,力求展现土家族民族精神中的审美内核。《毕兹卡长歌》便是这样一部气势较为恢宏的土家族精神长诗,这是诗人个人修养与民族精神的融合,也是贵州诗人在21世纪为中国诗坛做出的独特贡献。一、"毕兹卡长歌"的精神内核诗人徐必常用诗歌弘扬民族文  相似文献   

12.
四川这个风水宝地,激发了历代文人的创作灵感,成就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所以四川历来是出大才子的地方,正所谓"文宗自古出西蜀""天下文人皆入蜀",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长廊中,四川可以说是群星璀灿。天府广场有12根文化柱,是对巴蜀历史和文化的介绍。其中一根上面写着:"文宗在蜀。"元代诗人张翥赞誉说:"天地有大文,吾蜀擅宗匠。"现代人郭沫若在诗歌《蜀道奇》里进一步说:"文宗自古  相似文献   

13.
正"鸠占鹊巢",如今用来形容强占别人家园或位置等恶劣行径,为典型的贬义成语。然而,它的初义并无强占之意,情感上也不含贬的色彩,而是用来借喻新娘喜庆的婚嫁场景。这条成语源出《诗经·召南》的《鹊巢》篇,原文是"鸠‘居’鹊巢",而非"鸠‘占’鹊巢"。《鹊巢》是一首写男女婚嫁的诗歌,只是恋爱与婚嫁双方都是贵族。诗人以比兴手法,把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的无题诗,由于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奠定了它们在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那是一种"意识流"的勺取,是诗人人生体验和感情乐章的一段无标题音乐.对此,无须以具体指向来界定坐实,而应以诗歌审美的角度,去感悟去体验,用美学的钥匙,去开启这把非逻辑的"无题"之锁.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各种秘密武装结社在福建的活动极为频繁,大刀会就是其中的一支.受各种力量的干扰,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大刀会活动呈现多样化,其性质、特征、影响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质的宋型文化。宋型文化的建构影响了"举世重交游"的社会风气。宋词就植根于这种繁盛的日常社交生活中,成为了时代的代表文学样式。宋型文化影响下的社交生活推动着词体的发展演变:游戏酬唱的交游生活影响了词体的娱乐定位;祝颂生活强化了词体的应用功能;同气相求的交游唱和推动了词体发展的多元转向;交游之风的恶化导致词作交游中的逞才斗气,词体写作脱离日常社交生活,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7.
一、绘画艺术与文学的完美融合艾青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他诗歌语言的特色之一:"绘画美"。诗歌,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支流脉,保持着自身固有的艺术特征。活跃于中国20世纪40年代诗坛的诗人们,拓展了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视野,浪漫主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在其对话录,尤其是在《伊翁》和《国家篇》中提供了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对诗歌的评价。而对柏拉图在相关文本中对于"神"这一概念的使用的考察,不仅消解了文本中的这一矛盾,而且也揭示了柏拉图真正的目的在于一步步降低诗人在城邦中的地位,并最终确立哲学对于诗歌的统帅。  相似文献   

19.
一、结社权与国家权力的关系要探寻国家以何种方式来对待社团的问题则首先需要厘清结社权和国家权力的关系。社团是公民进行结社的产物,国家对结社的不同态度决定了国家对社团的不同管理方式。在追求宪政国家中,结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亦在宪法中规定了公民的结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似文献   

20.
正诗好不好,都在诗人心底,不舍不弃;奖给不给,全在评委手里,不嗔不妄。——有人如是评周获奖争议凭借诗集《将进茶》,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获得最新一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随之而来的,是围绕周啸天本人、也波及鲁迅文学奖形象的争论。网络上,《将进茶》中几首诗的断片广为流传,网友和评论家纷纷质疑这些诗句过于"口水",甚至连"打油诗"都不如。近日,廉政瞭望记者专访了周啸天。针对网络上的争议和调侃,周啸天称,自己捡了个"大馅饼",又何必介意别人怎么说呢。他每天都上网查看最新的评论,但从未针对那些质疑做出专门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