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指明了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关系重大、影响深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新增加的农业补贴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就河南而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2.
资源紧张,劳动方式落后,效益比较低等现状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要促进“三农”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沿用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已经行不通,只有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近几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围绕“良种+良法+产业化”的工作思路,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3.
《人大论坛》2007,(2):37-37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关注重点锁定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上。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祝金水 《政策》2010,(5):38-40
现代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与传统农业相比,要求具有更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有更加完备的物资保障,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更加发达的产业体系和更加先进的新型农民及企业家。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必须先行。2009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5.
《今日广西》2007,(6):22-23
地处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广西,具有优越的农业条件,资源禀赋良好的八桂田野蕴含着丰厚的生产力底蕴。自古以来,为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壮乡人民释放着希望,然而。以“人、牛、犁耙组合”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令这一希望田野“守望者”摆脱传统的色彩,融入现代的“时髦”。信息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古老农业产业新的希望,但属于西部省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广西农业,如何与信息时代快速对接,如何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神奇之力来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是时代向广西农业人提出的新课题。经过对现实与发展的深度思考,广西农业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八桂田野上重笔写下了农业信息化的亮丽开篇。  相似文献   

6.
武倩 《群众》2023,(2):28-29
<正>“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重视农业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专题阐述,为我们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宿迁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花木之乡”“水产之乡”“粮油之乡”“江苏大粮仓”之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大、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全市一产占比9.5%,全省第三;耕地面积611.6万亩,全省第四;粮食年产量超400万吨、生猪存栏量140万头,均占全省1/10。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7.
廖炯波 《当代广西》2009,(17):47-47
将科技注入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进一步突出现代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手段。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武装”精品农业板块;依靠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育高端农业特色品牌;依靠发展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形式,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8.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基于农业社会学角度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在农业哲学思想、农学理论和技术实践及其农业政策思想上存在明显分野,在实践上表现为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殊异。农业社会学从多功能角度揭示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本质和区别。生态高值农业是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借鉴和超越,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的第一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一号文件”。这份“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是党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浙江》2012,(17):F0002-F0002,I0001
新昌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经济特色鲜明,“烟、茶、丝、术”四大传统特产闻名于世。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来,新昌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主平台,着力抓好三个体系建设,打造精品特色农业强县。  相似文献   

11.
廉广锋 《前进》2013,(7):32-32
牢固树立“大农业”发展理念,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有机农业基地县,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这是万荣县在开展“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活动中的又一重大决策。作为农业大县,万荣县必须认清形势,选准路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冯耀明 《前进》2000,(5):17-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农业生产经历了由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绩,现代科技正在推进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同时,农民素质的不适应,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势在必行.一、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三中全会缺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11,(9):F0004-F0004
袁纯清书记“7·29”讲话,科学定位了我省农业发展的方向、路径,就是要走出特色现代农业之路;明确了推进特色现代农业的具体抓手和切入点,就是要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全面贯彻落实袁书记的讲话精神,全省农业部门按照“板块规划、示范引领、项目带动、科技支撑、组织保障”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潘崇敏 《今日浙江》2013,(23):31-31
作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的三门县,正在以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为抓手,全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相似文献   

15.
陈彬峰 《今日浙江》2011,(16):24-25
作为现代农业的先行者,农业“两区”建设的重点推进,让金华的现代农业找准了着力点,把最优质的资源集中到“两区”建设上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改变着传统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农业“两区”建设正日益让现代味的农业遍布金华大地。  相似文献   

16.
田地纵横交错、物产富饶的田东,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80多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制造的农业生产石器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石器之一。而今天,田东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华丽转身——2012年1月,田东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田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老少边山穷地区探索出一条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政策调动,打造资金密集型农业  相似文献   

17.
洪波  江仕敏  张育宾 《创造》2011,(9):46-49
农业产业化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相当程度上,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决定着新农村建设宏伟事业的成败,决定着解决“三农”问题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新型现代农业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薄弱环节。这就存在着如何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而持续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这部巨著中,深刻揭示了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标志、基本形式以及如何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度,对于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为全省农民勾画了新一年的农业增收蓝图:2010年,全省将围绕“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总要求,以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为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深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政策》2009,(12):32-34
围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主导产业,是一条培育现代农业体系、壮大区域经济的新路,是一条促使农民、企业、政府“多方共赢”的新路,也是一条实现农业大县、大省向农业强县、强省跨越的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