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孕作为一种新型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涉及法律、伦理等复杂关系。目前我国代孕市场暗流汹涌,社会舆论纷纷谴责,而相关法律却不健全。简单的禁止性规定并不能抑制代孕现象的出现。承认代孕的积极作用,将代孕纳入法制轨道,有限制地开放代孕是理性而长远的选择,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了禁止代孕的原则,但却没法实际有效的规制层出不穷的由代孕引发的"纠纷",一刀切式的否认代孕协议的法律效力不能解决问题,在美国法院审理代孕协议是否有效时会举行听证会对合同的效力进行认定,对于其他国家的立法模式的比较,旨在对我国予以借鉴,本文从代孕协议的性质入手,并结合现今的跨国代孕现象,对代孕协议准据法的确定予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代孕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为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带来了冲击.不孕夫妇的生育权和代理母亲的身体权为代孕行为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代孕协议使代孕行为权利义务关系更加确定.法律不应对代孕行为一味禁止,而应当面对问题合理规制,发挥其公益性初衷,遏制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社会化,商业模式的参透已经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代孕妈妈的风行、代孕网站的兴起一生儿育女竟可以成为一种“生产工艺”;而出租子宫的女性更甘愿沦为生育机器。  相似文献   

5.
身心俱损的朱琳玲来不及舔噬伤痛,突然收到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法院的起诉书。  相似文献   

6.
加州理工学院校园的布告栏上曾出现过这样醒目的广告:寻找愿意捐献卵子的女性,报酬为8000—10000美金。据《纽约时报》报道,近30年来,美国“代孕妈妈”生下的婴儿总数高达3万多,而且“代孕妈妈”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7.
林玲  黄霞 《人民论坛》2011,(10):86-87
代孕是人工授精技术发展和进步的产物,给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带来了福音,同时对传统的生育观、伦理制度和法律制度带来了冲击和考验。在没有对第三人的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产生损害的前提下,应考虑不育者的权益,积极进行相关的立法,在制度层面上肯定代孕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代孕是人工授精技术发展和进步的产物,给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带来了福音,同时对传统的生育观、伦理制度和法律制度带来了冲击和考验。在没有对第三人的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产生损害的前提下,应考虑不育者的权益,积极进行相关的立法,在制度层面上肯定代孕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广州一对富商夫妇决定采用试管婴儿技术解决长期不孕的困扰。当医生告诉他们8个胚胎全部成活时。这位富商决定雇佣两名代孕母亲,连同其妻的共三个子宫,采用“2+3+3”的队型,成功诞下四男四女8个胎儿。之后,广东省卫生厅负责人表示。将依法追究相关医疗机构和人员的责任。这一事件,使得“代孕”这一争议性话题再次聚焦了公众的视线。  相似文献   

10.
悬赏广告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我国法律至今仍未对其法律性质做出明确规定。立足于对悬赏广告的概念、构成要件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诠释悬赏广告,明确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能更好地保护行为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1.
陈骏 《长江论坛》2018,(2):65-69
"人工代孕"是一项帮助不孕者实现生育的技术手段,但在风险社会背景下,无论在立法还是执法层面,应对代孕所产生的法律与道德难题,我国当前的法律规范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通过比较分析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人工代孕"三种立法模式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基于自身立场对立法模式做出选择,在这方面,澳门地区的立法态度与立体化、全方位的立法模式,值得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立法规范的空白使得各地法院频频上演夺子之战,代孕纠纷单凭卫生部的相关规定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基本权与契约自由的精神尚未否战胜公序良俗而使代孕协议有效存在,委托夫妻拥有孩子的期望并不违反道德伦理的要求。通过科技与法律的交融互动,实现有条件开放代孕,或许是破解当前代孕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学者格兰特·吉尔莫为代表的西方法学界哀叹“契约死亡”!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亲身经历的3个典型案例反映出“个案困境”,以30起1363件商品房买卖系列纠纷案件分析出“整体困局”,由现行法律的基本原则、准入规则和无效规则剥离出“立法困惑”,一个个立法、司法现实。使读者深感我国现行格式条款法律制度的“问题困扰”,契约死亡并非恫吓!如何让沧桑百年①、造尽辉煌,而今却濒临死亡的契约理论再生?包括日本学者内田贵的《契约的再生》在内,迄今尚无满意答案。笔者认为,探明法理根据是规制格式条款的前提,也是契约再生的基础。于是提出格式条款非平等性、非协商性、非特定性的“三非”特征.“格式条款规制说”的性质,契约自由与交易秩序和谐、公平交易与效率经济统一、基本生存与持续发展兼顾的价值取向。契约再生必须有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共同给力,体现在格式条款的三条规制路径:立法界定立法定义、确立规制原则、明确条款准入规则、理顺无效原则体系;行政健全审查备案制度和违法禁用制度;司法建立绝对相对无效、免责加责和主要权利判断、提示义务范围和条款解释等规则。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人们形象地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从其构成上看,主要指专门用于通信的电信网。网络就像是“路”,通过网络传输的各种信息便是这“路”上所跑的各种各样的“车”。而使信息得以畅行全球的公路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互联网络(Internet),其渐成为资讯市场发展的重要潮流,并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由于它是一个联结  相似文献   

15.
孙占利  ;左海聪 《求索》2008,(8):131-133
虚拟经营主体的基本特点是组织虚拟、功能虚拟及员工虚拟。虚拟经营主体应办理工商设立登记并领取电子营业执照。我国立法应区别电子商务网站和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网站并规定不同的设立条件。网址、域名或信息系统所在地对确定当事人的身份和营业地的价值有限,我国立法可借鉴《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对营业地的确定进行规定。虚拟经营主体披露其身份和营业地信息的义务及相应的法律后果或法律责任也应在立法中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16.
在渎职犯罪案件的查办过程中,经常面临犯罪主体身份的确认问题。本文不期待从纷繁复杂的法学理论上进行探讨、论证和演绎,只期望能以现行刑法、司法解释、批复、答复出发,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提出如何遵照立法精神运用司法解释来对此问题予以处理,以解决司法实践中对渎职犯罪法律主体认定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法律自其产生之初就当然地具有世俗性,它是为俗世人的幸福而存在的。它自身包含公平正义等良好的价值观念,为人们普遍接受和推崇。它立足于最广大的人们,以对违法者的惩罚保护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秩序。作为社会总体价值的保护者,法律又自有其优良的本性,它是人们理性的选择。法律的功能决定了它是能够也是应当被信仰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造福社会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风险,人类必须面对新的伦理规范和法律难题。对于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资格问题,必须做好相关的法律研究和探讨。承认并确立人工智能民事法律主体资格具有其必然性。承认并确立人工智能的刑事法律主体资格仍存在巨大争议。立法机关需要针对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资格、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宏宇 《人民论坛》2011,(12):86-87
法律自其产生之初就当然地具有世俗性,它是为俗世人的幸福而存在的。它自身包含公平正义等良好的价值观念,为人们普遍接受和推崇。它立足于最广大的人们,以对违法者的惩罚保护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秩序。作为社会总体价值的保护者,法律又自有其优良的本性,它是人们理性的选择。法律的功能决定了它是能够也是应当被信仰的。  相似文献   

20.
法律修辞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京宜 《新东方》2001,10(1):50-52
建立法律修辞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必要性,这既是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也是修辞理论医治自身“失语症”的迫切任务。建立法律修辞学要注意完善手段体系与对象体系,在扬弃结构主义不良影响的同时注意自身的形式化建设,在承认其语言学属性的同时置之于法律文化的大背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