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农村完整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个重大转折,它对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维护农村的稳定;对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于农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公正,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从1978年到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479万,减少了9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67.7%降至43.1%。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扶贫开发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农村贫困的新特点及反贫困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农村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4.
实现社会公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是现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农村贫困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应发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作用,深入探寻政府、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贫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日本生活保护制度在救助贫困群体、缩小各阶层之间的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介绍了日本生活保护制度的内容及特点,从立法、管理模式、家计调查、保障内容、保障标准及待遇调整、一体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分析了日本生活保护制度与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出目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即转变救助理念,提高立法层次;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申请、退出程序;严格家计调查;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建立科学的待遇调整机制;充实保障内容,向综合性保障模式迈进;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等。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甘肃整体及以数个市县为基本数据采集单位,对甘肃农村社会救助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发现我省农村社会救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救助政策体系不完善、实际救助面窄、水平低、救助资金不足、资金筹措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系不健全、立法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针对我省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政府救济和社会救助两个方面入手,构筑了包含生存权益保障系统、生活支撑保障系统、突发应急保障系统、时令解困保障系统、特殊补充保障系统与外部环境保障系统六个方面完整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宏伟目标.而农村文化贫困却是建设新农村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首先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文化贫困的状况,进而从结构因素、历史因素、监管不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文化贫困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了关于解决农村文化贫困的四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根除的社会经济现象,贫困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世界银行在一份全球调查的报告中指出:"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而且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贫困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宏伟目标,而农村文化贫困却是建设新农村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主流文化缺失,部分农民价值取向失范、道德观念混乱,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对农村文化贫困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以下解决农村文化贫困的对策:一是把握原则,正确处理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适合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四是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农村文化机构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自1997年开始创建以来,南京市农村低保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性发展,在法规制度建设与创新、资金筹措、动态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制度机制、规范化管理和机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本文在总结经验、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南京农村低保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精准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溢出效应。本文在分析我国精准扶贫成效和梳理有关文献基础上,提出了精准扶贫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和分析框架,总结了中国精准扶贫的政治溢出效应、组织溢出效应、经济溢出效应、社会溢出效应与文化溢出效应。我国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十四五”时期需要继续用好精准扶贫的溢出效应,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完善乡村振兴制度设计,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变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不到位,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农民的收入较少,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投入的不足等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此,我国应尽快完善基层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援助水平,提高执法者的素质,提升执法能力,积极创新投资机制、改变农业的投资方式,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环境、保障农民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贫困问题已逐渐由农村贫困发展为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的局面.本文考察了中国现行的贫困标准和总体贫困状况.并对国家反贫困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现行反贫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立统一的城乡贫困标准、监测体系和国家反贫困政策,树立农村与城市反贫困并重的理念,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4.
精准扶贫与农村低保政策既是我国政府主导实施的两大民生工程,又是农村反贫困的两项基本政策,对保障农村贫困对象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两项政策有效衔接的实践中存在着各种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策衔接的过程中,也体现在政策衔接的结果中。为了解决两项政策有效衔接问题,充分实现两项政策对农村的反贫困效应,需要发挥政策合力,精准瞄准贫困对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对农村社会治安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影响。但城镇化带来的社会公共安全需求与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显。要构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创新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模式是关键。而管理创新离不开村民自我管理和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通过社会资本范式分析农民自治意识,对创新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城市化滞后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模式、发展程度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三个方面判断,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偏低,其原因既有资源性约束,也有体制性约束,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重要任务。巩固扶贫成果的关键在于防止返贫,而防止返贫的关键在于控制返贫风险。基于新中国农村扶贫的实践与政策分析,当前中国存在救济型扶贫、保障型扶贫、易地搬迁型扶贫、开发型扶贫和参与型扶贫五种扶贫模式,可以分析比较出不同扶贫模式下返贫的直接风险源和根本风险源。借助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方法,可以从自我开发、培训开发、岗位开发、干部开发、组织开发等方面实现风险控制,为地方政府与领导干部防止返贫风险与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需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必须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强调政府职责与调动社会力量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是当前基层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农村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社会人文环境状况发展,从农村社区公安机关有限的警力资源实际出发,阐述了我国农村派出所社区警务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