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新安全观与安全合作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新安全观与安全合作构想阎学通自1993年2月中国代表参加在加德满都举行的“亚太地区建立国家安全和国家间信任会议”以来,中国对开展地区安全合作的积极性不断上升。中国对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不断提出建议,倡导以新的安全观念指导安全合作,并就建立新型的...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中俄两国在发表的《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出建立亚太地区安全与合作架构,并倡议在亚太地区确立国际公认的基本准则。2013年中俄在东亚峰会上正式提出了建立亚太地区安全与合作架构的倡议。建立亚太地区安全与合作架构是应对亚太地区复杂的安全形势与挑战,维护亚太地区和平、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构想。它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理念,以国际法和国际公认的基本准则为法律基础,具有开放、透明、平等和包容的特点。建立亚太地区安全与合作架构描绘了未来亚太地区一体化发展蓝图,对于推动亚太地区国际体系转型,建设公正、民主、和谐的亚太地区新秩序,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地区环境,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意义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共同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从总体上确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框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开创了新的局面,也为东亚及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走向新千年的拉美对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局势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拉美国家正在全面调整其对外关系, 以重新确立自己在新格局中的地位。主动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减少和避免同美国的对抗和摩擦。美国与拉美国家由主从关系向伙伴关系过渡; 由不平等往来转向对等合作;从对抗多于合作变为合作多于对抗。与欧盟关系取得进展。提出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主张。通过建立与欧盟、美国平行发展的大三角经济关系, 改变单纯依赖美国、受美国束缚的经济形势。重视发展同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积极加强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拉美各国之间团结合作加强, 拉美一体化取得进展。由于拉美国家充分利用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有利因素, 积极开展多元外交和经济外交, 加强了内部团结, 拓宽了国际活动空间和扩大了外交回旋余地, 对外关系出现较为有利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领导人指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架构众多,建立一个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区域安全架构势在必行。"中国应当抓住目前的战略机遇,本着"主动谋划、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亚太地区安全问题上扮演"概念设置国""议程设置国"的角色,在适当时机提出建立亚太区域安全架构的倡议。中国倡导并参与亚太安全架构的建设,有助于达到以下目标:整合并超越现有的地区安全机制;进一步发挥中国在整个亚太地区事务中的引领作用,同时推进"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和"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两大目标;缓解中国在本地区的安全压力,冲淡美国的亚太安全同盟体系并最终使其转型;保障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国在亚太安全事务中的规则制订权;引导国内外舆论和公众正确理解新时期的国家安全观和国际合作观。中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在近期内都不大可能主动提出关于亚太安全架构的倡议,而中国正式提出这一倡议的时机亦不成熟,拟首先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厘清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6.
亚太地区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一方面,区域内的国际合作正在拓展,一个能够带来区域稳定和安全并得到普遍认同的体系正在形成。另一方面,亚太国家之间争夺地区内影响力的对抗和竞争的危险性日益加重,甚至有可能导致公开冲突并阻碍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为此,继续构建一个囊括地区内所有国家的,以合作、互信、对等安全为基础的新机制十分重要。亚太地区的发展直接影响俄罗斯联邦的利益,俄罗斯倡导要确保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以及囊括所有亚太国家的建设性合作。近年来,俄罗斯政府特别重视促进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地区是俄罗斯实现亚太地区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开展同中国的合作,进一步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于俄罗斯贯彻经济战略、实现经济现代化、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空间,都具有原则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上富有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益加深的相互依存为这个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条件。这个地区各国间存在着各种政治经济矛盾,但是,发展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在增加。中国是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地位日益重要,希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亚太地区各国合作,推进这一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8.
美、日、俄、东盟的亚太安全战略及对地区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日、俄、东盟亚太安全战略的共性是:都希望保持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都主张建立地区多边安全机制、都希望同中国保持接触和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但有各自特点。美、日、俄、东盟亚太安全战略对地区的影响是:美国的军事存在和同盟关系是影响21世纪初亚太安全形势的重要因素;美威慑下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中、美、日关系和亚太力量对比、亚太各种力量相互牵制可能出现一种相对平衡的局面、多边合作将是今后亚太安全合作的主要趋势、和平与稳定是亚太地区总趋势,但也有出现军备竞赛和外国军事干预的隐忧。  相似文献   

9.
印度与韩国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中等强国",也是中国周边的重要邻国。两国自2010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政治、经济、安全及文化合作发展较快。这一新变化必将对亚太地区秩序和中国周边外交环境的塑造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出发点是,进入亚太,成为积极参予者,建立一个安全与合作机制,确保苏联有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并获得经济援助。苏联在亚太地区对美国、中国、日本各有所求,经过几年的努力,同它们的关系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同三国关系中,苏联一度更加看重美国和日本,尤其是比较倚重美国。今后苏联同三大国的关系如何发展,它的亚太战略如何实现,最重要的是取决于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1.
全球安全倡议根植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并因此展现出以合作安全、开放安全、共同安全与多边安全为特征的理论逻辑。美国出于维护其全球霸权的动机,对亚太地区施加以竞争安全、封闭安全、分割安全和单边安全为特征的传统安全范式,导致该地区大国战略博弈日益加剧、安全阵营化趋势加快、安全困境螺旋上升和非传统安全竞争日趋升温,破坏了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全球安全倡议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范式,即以合作安全应对竞争安全、以开放安全对抗封闭安全、以共同安全替代分割安全、以多边安全超越单边安全。针对美国推行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全球安全倡议为实现亚太地区的普遍安全和持久和平提供了实践路径,包括促进地区大国良性互动、完善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安全机制、塑造地区国家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强化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1991,(1)
本文认为,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次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新的发展势头。作为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中国应该采取更加灵活和主动进取的姿态,根据亚太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对不同形式的合作采取不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东盟地区论坛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以来,在维护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中国对东盟地区论坛一直持支持和合作的态度。今后中国仍应继续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的建设,以有效维护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东亚合作与日本亚洲外交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亚洲外交的重点是以建立自由贸易区为目标 ,深化同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关系 ,力图主导东亚金融合作 ,增大对安全合作的影响以及谋求日朝关系正常化。这些外交举措有针对中国和配合美国战略的因素。今后日本将着力开展经济外交攻势 ,加强同中国的竞争并极力保持同朝鲜的接触和对话。  相似文献   

15.
1999年9月大事1.江泽民主席出访亚太三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泰国国王、澳大利亚总督、新西兰总督的邀请,2至16日对三国进行国事访问。3日,江主席在曼谷发表了《增进睦邻友好,共创光辉未来》的政策性演讲。江主席对澳大利亚的国事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对澳大利亚的首次访问。8日上午,江主席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会谈,双方认为,中澳两国作为亚太地区两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在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地区经济繁荣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一致同意,在此世纪之交,要积极拓展两国新的合作领域,建立两国面…  相似文献   

16.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召开,使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开始从展望到行动,它标志着APEC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APEC的重要成员,我国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迎接亚太经济合作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应采取内外双向扩大开放的政策,以及加强对金融、贸易、价格等各种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断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等政策措施,以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实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亚太地区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个区域性广、成员国间差别大、合作潜力深的非排他性的经济合作体,韩国是其贸易、投资议长国。韩国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基本战略是重振经济提高国际地位、坚持中间立场、积极谋求多边经济合作、调整同美日的关系、实现朝鲜半岛统一。  相似文献   

18.
布什政府对外政策中的亚太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林顿政府在最后两年对亚太地区的安全发展前景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布什新政府的对外政策以延续性为主,但更强调军事力量的作用,并在安全观念上向传统方向倾斜。克林顿前任政府在亚太地区从多方面加强安全部署,同布什新政府的主张相同,看来这一作法将得到更有力的推进。  相似文献   

19.
从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透视中国的新安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彼此的经济建设 ,而且有利于彼此的安全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互信、互利、平等、协作”8字核心的新安全观。彼此的互信是实现共同安全的重要保障 ;互利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动力 ;平等是经济合作与交流和国际政治民主化的基本要求 ;协作是实现国际安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以经济合作与互信推动政治合作与互信 ,是中国构建长期稳定的周边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詹德斌 《国际问题研究》2023,(1):111-129+134
自21世纪初正式确立伙伴关系以来,韩国通过支持北约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在亚丁湾打击海盗等与北约建立了初步政治互信,确定了促进政治对话和双边合作的基本框架。双方重点围绕军事能力建设和互操作性、网络安全、科学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韩国希望通过深化与北约的关系显示自身的亲西方身份和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增加对朝鲜弃核的外交压力和制裁力度,学习北约的军事学说和技术,提高自身军事能力,同时寻机进入欧洲军火市场。尹锡悦执政时期,韩国将进一步提升同北约的伙伴关系,力争成为北约在亚太地区的合作据点。韩国深化与北约关系,将助推北约向亚太地区扩张的进程,破坏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同时也将在本地区制造新的分裂,恶化中国发展的周边环境,对中韩关系带来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