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松 《协商论坛》2013,(7):47-48
中纪委、监察部今年初表示":提倡实名举报,凡是实名举报的,优先办理,及时回复。"随后,各地各级反腐机关纷纷畅通了网站、电话、来信、来访等多种渠道,实施实名举报单线联系,鼓励实名举报。"反腐必须依靠群众。而鼓励实名举报,关键在于有效保护举报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鲁照旺教授认为",就目前而言,如何用制度为实名举报清障,以唤醒  相似文献   

2.
2015年6月19日中纪委公布了反腐新政,中央纪委监察部在举报系统客户端推出反"四风"举报功能,网民通过手机拍摄身边的"四风"问题,即可实现"一键举报".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行政监督在新常态下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中国政治呈现出新常态,拿下老虎,给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奢侈消费、公款旅游、迎来送往等戴上"紧箍咒",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新常态" 在反腐建设中也进入了新阶段,中国行政监督呈现出新常态.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3,(11):94-94
田旭明在《理论探索》2013年第3期撰文认为,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有其现实必要性,这主要体现在:网络形成对制度反腐的最广泛关注和监督,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轨道能够引导和规范非理性的网络监督行为。网络反腐与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机制、惩治和预防机制的互动互促,可以提升反腐倡廉实效。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互促的实现路径是:将网络反腐具体工作纳入到制度反腐的整体框架和程序中,加快网络反腐的法制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创设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保护举报权的民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员公民以举报方式参与反腐,是当今中国建设清明政治的一条重要路径。而数量居高不下的公民举报,在反映腐败情势、彰显反腐诉求的同时,也使公民举报权本身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有统计表明,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犯罪的举报人中,约有70%不同程度地遭受打击报复或变相打击报复。这一令人忧虑的事实表明:如何保护公民的举报权,不仅涉及公民的权利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5.
寻找切实有效的反腐工具一直是我国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努力方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反腐败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反腐信息化大有作为:电子政务.以技术防控腐败,开启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网络举报,开辟了公众反腐败的新方式;网络廉政文化,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网络举报作为重要的反腐方式,在预防腐败、发现腐败、惩治腐败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助力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重要手段。在预防腐败方面,网络举报确保"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发现腐败方面,网络举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在惩治腐败方面,网络举报实现"苍蝇""老虎"一起打。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公众参与反腐主要包括三种路径:一种是通过包括诽谤木、肺石与铜匦等形式在内的公众举报;另一种是通过"登闻鼓"形式进行的司法参与反腐;第三种是"民拿害民官吏"形式的公众直接惩治腐败。古代公众参与反腐的历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推进公众参与反腐的前提是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公众参与反腐;推进公众参与反腐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激励制度;推进公众参与反腐的根本是实现公众参与反腐的制度化与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媒体     
正反贪风暴袭港十八大以来,中央掀起20多年以来最大力度的反腐风暴,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委、政府到企业、军队,几十位省部级"老虎"先后落马。此次反贪风暴,也令香港风云色变,然而如果能够乘机进行金融方面的革命,摒弃黑色、灰色资金,大力吸纳白色资金(循正常渠道进出的合法资金),香港作为大陆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的地位将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9.
网络反腐实质上是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基础的网上监督系统的推广和应用。网络反腐要走向健康之路,必须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步伐,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信息披露制度作为网络反腐的初始环节与基础制度,有利于提升网络反腐的公信力,建设廉洁政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然而当前网络反腐信息披露过程中尚存在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亟须合理界定信息披露主体的权限,规范披露流程,加强法规和配套制度建设,逐步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网络反腐信息披露体系,才能发挥网络反腐的正面能量。  相似文献   

10.
民间组织与反腐败——理论背景和国际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组织已成为世界各国反腐活动的重要力量。本文重点分析民间组织反腐活动的理论背景和国外民间组织的反腐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集体行动的逻辑、社会资本和治理理论可以为民间组织的反腐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从国际经验来看,民间组织可以在政策制定和廉政立法、举报和监督腐败行为、调查廉政指数、影响政治选举等领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推动国家廉政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聚焦“网络反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5月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新修订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这是该规定制定13年来首次修订,其中增加了网络举报新渠道,吸引了舆论的广泛关注。曾经让人难以信任的“虚拟空间”,如今却登堂入室进入举报新规,这既表明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优势成为公民举报的渠道,也反映出官方对这一反腐“天然盟友”的认可与钟爱。作为一种新型反腐样式,网络反腐能否涤荡官场之浊,其发展前景如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刘继胜 《当代广西》2010,(13):53-53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同志在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视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全区检察机关要坚持廉洁执法,做反腐倡廉的先行者。全区检察机关反贪部门作为一线反腐力量,要率先垂范,认真学习、贯彻。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不断强化自身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3.
姚荣梓 《政协天地》2013,(10):40-41
小鼠标扳倒大官员,作为互联网反腐的最直接表现——微博,正以其及时开放、简短精炼和发布便捷迅速成为与传统举报渠道并举的反腐新形式。但应该看到,微博反腐成为最新的反腐利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其局限性也不容回避。首先,微博反腐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当前微博反腐的主要作用方式是通过知情者爆料,将腐败行  相似文献   

14.
张育仁 《公民导刊》2016,(11):51-51
正判断一个举报是否是"闹剧"或者"狗血",主要是看它是否符合事实,而绝不是看它是否来自官员家庭内部还是来自外部。最近老张我读到一篇新闻评论,题目叫《"儿媳举报公公"闹剧式反腐背后的隐疾》。评论者有感于前不久发生在陕西榆林的一件"趣闻":当地有一对年轻夫妇因矛盾闹起"离婚",男方父母以二人未领结婚证为由,勒令女方净身出户。女方愤而向当地两级纪委举报"公公"贪污腐败、巨额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政治系统论为视角,通过对网络反腐事件进行案例的比较分析研究,构建网络反腐"信息输入政治系统-输出政治系统-反馈至政治系统-信息再输出"的循环流程,论证网络反腐具有维护中共执政合法性,解决政治系统内外存在的集体腐败,推动政治系统内反腐败,警醒公职人员规范自身行为等积极意义。文章指出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针对缺乏合法性问题,制定相应法律;针对网络反腐发生前的互联网寻租腐败问题,规范网络媒介行为;针对网络反腐发生后的舆论引导不力,可能影响现实社会的反腐工作的问题,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形成政治系统内外良性互动;警惕网络反腐出现的异化行为问题。通过以上努力,促成网络环境下腐败问题的高效解决,切实通过网络反腐保障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责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6.
尚文 《当代广西》2013,(4):53-53
反腐小说中的矛盾是硬碰硬的真矛盾,不是类似于婆媳关系的伪矛盾。贪官知道自己将面临的命运是被剥夺自由或者死亡,反贪干警的职责就是让贪官的犯罪行为受到惩罚。这一对天敌之间的矛盾为反腐小说的创作者挖掘人性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网络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迅猛的科技化嵌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网络反腐应运而生。作为腐败的"防火墙",网络反腐可以弥补传统反腐的缺陷和不足,凭借其快捷、高效、隐蔽、广泛等独特的优势,推动反腐模式的转型和反腐机制的创新。在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红河州两级检察机关根据群众举报,针对药品价格虚高,药品"回扣"现象突出的问题,以行贿的药商为突破口,集中全州反贪力量在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专项治理行动,揭开了医药"回扣"的神秘面纱。共查处医疗卫生系统的贿赂案件20件20人,追缴赃款赃物1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9.
网络反腐为政府和公民共同治理腐败找到了突破口和结合点。目前公民主要通过官方网络举报和民间网络曝光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网络反腐,前者长于权威性,后者长于畅通性和及时性。作为惩治性的事后反腐,加之网民构成的复杂性,参与立场的不客观性以及网络立法的缺失,需要审慎对待网络反腐中的公民参与。为此,应建立公民参与网络反腐的长效机制,促进公民更加有序、有效地参与到网络反腐中去。  相似文献   

20.
曹伟 《小康》2013,(10):31
网络实名举报日益成为公民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的主要途径,如何实现并完成网络举报的长久科学机制?《小康》就此专访了反腐败研究专家何增科网上爆料源于缺乏对反腐机构的信任《小康》:您曾做过《中国转型期的腐败和反腐败》的课题研究,若放在十八大之后高调反腐的大背景之下,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何增科: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转型过程中,腐败的机会大大增加,腐败的动机趋于强烈,腐败现象呈现出多发高发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