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深化审判公开的视角切入审判公开在历次司法改革中作为审判方式改革的重点被一再强调。仅就制度层面而言,经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一系列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已形成了审判公开在原则、意义、内容、方式、载体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基本框架。但制度的实施状况还不够理想,"纸面上法律"所遭遇的"实施困境"似乎在不停地演示和印证着"尺蠖效应",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审判公开不需加强,依法就够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审判公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并非仅仅是"些微困难",而是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以往对审判公开制度所作  相似文献   

2.
百战 《人大研究》2005,(1):42-43
司法解释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司法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进行的解释 ,它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审判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检察解释 ,是我国重要的法律渊源。建国以来 ,特别是1981年 6月 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作出后 ,我国最高司法机关颁布了大量的司法解释 ,其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占绝大多数。这些司法解释的出台 ,为弥补立法的不足和滞后 ,保证司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随着司法解释数量的骤增 ,司法解释中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司法解释立…  相似文献   

3.
百战 《人大建设》2004,(12):36-37
司法解释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司法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进行的解释,它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审判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检察解释,是我国重要的法律渊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81年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后,我国最高司法机关颁发了大量的司法解释,其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4.
4月2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法工委有关负责人所作的相关报告披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前年启动的建国后首次集中清理司法解释,已经基本完成。“两高”迄今发布的4200多件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有755件被废止。  相似文献   

5.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局之年,人民法院以“公正与效率”为工作主题,在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司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二审、死刑复核、再审等案件3047件,制定司法解释34件,处理来信来访152557件(人)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共审结、执结各类案件8469255件;98%以上的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审理完毕,审判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社会广角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合同法司法解释据新华网报道,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期制定实施合同法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旨在针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合同纠纷案件实行审判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7.
李立 《台声》2008,(6):39-40
2008年4月16日,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司长丁露表示,自2008年起,台湾居民可报名参加大陆司法考试。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审判实践需要依法做出的一部重要司法解释,是继1988年,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若干重要司法解释后的又一重大司法举措。一个月之内,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两项惠台新政簧,共同构建两岸司法界服务经济和造福社会的交流合作平台,表明大陆积极推动两岸司法的交流合作,两岸司法的交流合作必将迎来春暖花开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8.
司法     
《人民政坛》2015,(3):5
最高法出台新的民诉法司法解释据《人民法院报》2月4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4日正式发布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对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明确具体的规定。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这部司法解释进行解读。据介绍,《民诉法司法解释》共分23章,共552条。司法解释对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明确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确保民事诉讼程序公正、切实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司法公开、规范证据的审查与运用、切实提高民事审判工作效率、贯彻诚实信用原则、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进一步完善法庭纪律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4月2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法工委有关负责人所作的相关报告披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1年上半年启动的建国后首次集中清理司法解释,已经基本完成。"两高"迄今发布的4200多件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有755件被废止,长期存在的一些病症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1979年底以前制发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决定》已于2012年6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0次会议、2011年12月29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六十九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9月29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1.
论审务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务公开与审判公开平行而论,共同支撑起新时期的司法开放架构,成为当下推进司法民主和司法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审务公开以审判管理为对象,与审判管理的规范化发展紧密相连,依托信息化条件而逐步成型。作为中国司法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审务公开应当贯彻依法、及时、全面公开的要求,将审判管理活动的公开与民众对司法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有机融合,促进社会主义司法的公正、高效和权威。从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比较公开的范围,探析了该制度的运作实效和难点,以求审务公开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1980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制发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决定》已于2012年11月1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0次会议、2012年12月19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八十三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  相似文献   

13.
在4月2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法工委有关负责人所作的相关报告披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1年上半年启动的建国后首次集中清理司法解释的工作已基本完成,"两高"迄今发布的4200多件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有755件被废止。同时,未来修改法律时,还将建立同步清理司法解释的常态化机制。在现代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大背景下,在法律法规已完成集中清理的基础上,此次全面清理司法解释。乃是  相似文献   

14.
《人大研究》2001,(11):15-16
20 0 1年 7月最高人民法院的一项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也许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然而 ,它却在法学界和司法界引起强烈的震动。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宪法能否司法解释并且在司法判决中被直接援引 ?也有人称 :新的司法解释首次宣告了宪法的司法适用效力 ,这将对推进中国宪法走向宪政起到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布尔 《人大研究》2001,(11):14-15
20 0 1年 7月最高人民法院的一项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也许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然而 ,它却在法学界和司法界引起强烈的震动。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宪法能否司法解释并且在司法判决中被直接援引 ?也有人称 :新的司法解释首次宣告了宪法的司法适用效力 ,这将对推进中国宪法走向宪政起到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判例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现行司法解释体制单纯地将司法解释权作为一种机关权力配置给最高人民法院,这导致了我国司法解释过于抽象、司法裁判过于机械等弊端,从而影响了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形成。因此,应该考虑重新配置司法解释权,将司法解释权从一种机关权力转变为法官对法律的解释权力。  相似文献   

17.
《山东人大工作》2009,(6):58-58
据新华网报道,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期制定实施合同法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旨在针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合同纠纷案件实行审判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朱应平  布尔 《人大研究》2001,(11):12-14
200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的一项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也许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然而,它却在法学界和司法界引起强烈的震动。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宪法能否司法解释并且在司法判决中被直接援引?也有人称:新的司法解释首次宣告了宪法的司法适用效力,这将对推进中国宪法走向宪政起到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司法解释的宪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1年 7月最高人民法院的一项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也许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然而 ,它却在法学界和司法界引起强烈的震动。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宪法能否司法解释并且在司法判决中被直接援引 ?也有人称 :新的司法解释首次宣告了宪法的司法适用效力 ,这将对推进中国宪法走向宪政起到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审判公开是司法审判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人类历史上闪烁着正义之光,它彻底抛弃旧有的愚昧、践踏人权、封建专制的秘密审判方式,发扬诉讼民主和增强社会监督,实现社会公正,增强人们对国家司法制度的信任度。文章拟追溯审判公开原则的历史发展轨迹,科学定义审判公开原则的含义,审视现阶段审判公开原则的实施情况,重塑审判公开原则的现代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