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贫困问题是对执政党的严峻挑战,实施反贫困是执政党的重要战略,执政成本应以反贫困工作为重点,要有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发展和解决在更多意义上植根于社会。因此,反贫困不仅在于政府的扶贫,更需要整个社会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协同保障体系。其中,医疗保障反贫困是反贫困的外在支撑,教育保障反贫困是反贫困的源头活水,二者构成反贫困保障体系的两个重点,法治保障反贫困是反贫困的内在根基。医疗和教育保障反贫困是法治保障反贫困的现实起点,法治保障反贫困为医疗和教育保障反贫困提供制度化、稳定化支撑。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反贫困的协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思想观念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落后的思想观念是贫困发生的根源。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反贫困的先导,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变革人的思想观念,保证反贫困的政治方向,增添反贫困的精神动力,提升反贫困的经济效益,营造反贫困的社会环境,为反贫困提供有力思想武器,在反贫困实践中发挥治本的作用。但思想观念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反贫困要长期抓、持续抓,并通过贫困人口的生产实践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浙江是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的重要孕育地。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来自实践、根植基层。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对于反贫困工作作出了科学谋划,极具战略眼光。研究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的一系列反贫困实践探索,有助于从历史的动态发展视角加深对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的整体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的形成脉络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反贫困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贫困根源、贫困后果以及反贫困目标。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还从制度革新、发展生产力的角度为无产阶级摆脱贫穷指明了出路。研究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联合编写的《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日前发布。该报告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的研究成果,也是我国首份反贫困发展报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范小建在报告序言中指出,《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以后将每年发布,旨在持续全面展示中国反贫困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进展、新成效。  相似文献   

7.
无论从政策导向、贫困的本质,还是从国内外反贫困实践来看,法律之于反贫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反贫困地方立法不仅效力较低,而且结构单一、内容简单,与复杂的反贫困实践严重脱节。由于贫困本质和反贫困价值目标所决定,反贫困立法应该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反贫困立法可以从理念与原则、适用范围及调整对象、主体框定、法律关系与责任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8.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决战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脱贫的近1亿贫困人口中妇女约占一半,脱贫攻坚的胜利离不开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发挥的“半边天”作用。新时代中国妇女反贫困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减贫事业的一个缩影,绝对贫困的时代已经结束,对相对贫困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新道路上,对妇女反贫困实践经验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既有文献研究发现,关于新时代妇女反贫困的历程梳理和经验总结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基于2012—2021年相关文献,选用ROST CM6内容挖掘软件,对国内学界新时代妇女反贫困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同时,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总结新时代妇女反贫困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贫困现象日趋严重,必须将开展城市反贫困治理列入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确保城市反贫困治理取得实效,就必须顺应形势变化,采取社会保护政策,进行有效的治理与应对。社会保护是对传统城市反贫困政策的新超越,它增加了对脆弱性和长期贫困的关注,将反贫困治理视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强调经济与非经济措施并施,主张贫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近年来广州开始将"社会保护"的新理念融入到城市反贫困治理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广州经验对全国各地开展城市反贫困治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贫困斗争,不仅创造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中国奇迹,还独创了一条中国特色优势显著的减贫道路,在党百年贫困治理实践中升华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交出了一份中国答卷.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1921-1949...  相似文献   

11.
执政党意识和执政意识是政党文化研究中两个重要概念,学界对这两个概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执政党意识和执政意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统一于执政。执政党意识对应革命党意识、在野党意识、反对党意识、参政党意识;执政党意识的核心是长期执政,革命党意识的核心是使用暴力夺取政权,在野党意识和反对党意识的核心是民主选举赢得政权,参政党意识的核心是参与执政党的政权建设。执政意识是执政党意识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回答执政党"为什么执政""为谁执政""怎样执政"等具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政党的核心作用在于作为"桥梁和纽带"来连接民众和公共权力。执政党的权力基础在于获得了大多数民众的拥护。现今,网络传媒的高度发展对执政党自身、民众与执政党沟通方式、民众与公共权力的关系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此情形之下,执政党需要认清形势、看准趋势,按照网络传媒自身的客观规律进行管理和利用,以期实现与网络传媒的良性共处和互动。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形态已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顺应相对贫困治理的需求,有必要系统构建贫困治理的逻辑与机制。在分析相对贫困的概念、特征和治理需求的基础上,文章从系统观念出发,提炼并阐释了以党领导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共治和技治为手段的“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通过分析浙江安吉“生态扶贫”和山西“吕梁山护工”治理实践表明,由于地方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具有差异性,治理的侧重点会有不同——安吉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示范机制建设,吕梁重视护工就业培训和脱贫增收机制构建,但其治理逻辑存在共识,能有效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基于此,文章在“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基础上结合地方经验,从组织机制、内在动力机制、法律机制、协同共治机制、监测机制、示范引领机制六个方面提出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尝试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变迁和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执政党来说,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是关系到能否继续执政的重要因素。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随着执政时间的发展、执政条件的变化,党的执政合合法性基础也发生了变迁。尤其在新世纪以来,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使现有的执政合法性基础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面对新的形势,有效地构建保障党长期执政的新的合法性基础,显然已十分紧要。  相似文献   

15.
政党模式的演变正在对西方国家现行的政党政治构成严峻的挑战.一些老牌政党要么改换门庭,要么被新兴的政党所取代.由于选票决定政党的命运,而选票又基本上掌握在选民手中,所以,在选举期间如何投选民之所好,在上台执政以后如何兑现承诺,满足选民的利益诉求,就成为政党的理念及其活动的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法国执政党在多党联盟联合执政特点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创建适合国情的政体,制定顺乎民意的公共政策,不断扩大党内外民主。对法国执政党的执政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看出,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没有统一的模式,执政党应不断扩大和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提高政策方略的包容性,强化对自身权力的监督等。这为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曾具有十分丰厚的合法性资源,社会变革使得执政合法性面临着新的挑战。"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为各项工作提供了评判标准,而且开启了重塑执政合法性的现实路径。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强调了合法性之于中国共产党的现实意义,构筑了执政合法性系统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8.
实现民主执政首先要树立民主执政的科学观念,实行观念的突破。在当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的认识有两个方面需要强调:一个是通过改进选举工作来加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另一个就是规范党政关系,执政党运行政府权力必须符合民主法治的要求。在人民、政党、政府三者之间关系上,民主执政要求执政党坚持"政府台前,政党幕后"的管理原则,要求执政党与人民、社会的关系是互动、相互信任与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优化执政党的利益整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利益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优化执政党的利益整合机制,是我们党应对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的特点,是强化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与廉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作为政治毒瘤,是公权力缺乏监督而造成的一种政治后果.民主党派在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的制度设计中,作为一种纠错和鞭策的力量而存在.执政党必须有效地利用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中的独特地位,发挥它们的民主监督职能;创新政党监督方式及工作机制,达到制约权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