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8,(13):4-4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相似文献   

2.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特别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相似文献   

4.
我军的新闻工作,从硝烟中走来,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沧桑岁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军新闻工作光荣传统的主要内容: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把新闻事业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自觉充当党和军队的“喉舌”;坚持“全党办报”、“金军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加强军队新闻通讯网的建设;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突出典型报道,弘扬主旋律;注意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有机统一,严格遵守组织原则和政治、宣传纪律。  相似文献   

5.
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是我们党和军队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中共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胡主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建  相似文献   

6.
正"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勉励年轻干部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对于鼓舞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和优良传统,是我军发展壮大和战胜一切敌人最可靠的保证,是经过长期斗争实践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作为一个科学的命题,有其基本特征。要在行动上自觉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必须从理论上认识和把握这一科学命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们每个军人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我军本质和宗旨的体现,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优良传统,也是我军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重要标志。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建设是我军的根本性建设。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主席着眼我军建设面临形势任务的新发展新变化.提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要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进程中,胡锦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形势和人们思想活动的新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主要包括: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坚持德育为先和以人为本理念,把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官兵思想实际,不断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解决好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重大课题,坚持不懈地进行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深入开展“四个重大教育”,确保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着眼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等.系统把握和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新形势下推动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层点击     
《人大论坛》2008,(7):M0002-M0002
胡锦涛6月30日下午在中共中央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军建设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政治要求。弘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铸牢强军之魂,应当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官兵一致,努力增强部队高度团结统一;始终坚持军民一致,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英勇善战的战斗作风,培育造就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1,(24)
正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文章强调,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做好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武装官兵工作,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为我军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军队各级党组织作为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如何带领部队履行好历史使命,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与时俱进地体现党的先进性,是军队党组织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军形成了一整套反映人民军队本质特征的领导原则和优良传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这些原则和优良传统的核心。胡锦涛主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进一步强化‘军魂’意识,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不断强化军魂意识,毫不动  相似文献   

17.
我军的党委制,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和战胜一切敌人最可靠的保证,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所谓党委制,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中设立党的委员会,作为各该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委员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的制度。这一制度是在我军建设和作战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它既有别于原东欧、苏联等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党、国家、军队建设全局的高度,着眼于进一步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强化官兵精神支柱,提出要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出科学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要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提高全体指战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在新形势下,我军的精神文明建设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效果,但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能否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是关系到军队精神文明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要立足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实际,更加自觉地主动地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这一指示,不仅为我军新时期军事训练指明了方向,也给我军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活动舞台。政治工作如何积极适应、及时跟进、主动融入、有效保证,为“转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证,结合部队调研情况,就这一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