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祖晏 《工会论坛》2009,15(3):150-152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计划先实行工人监督,尽可能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实践很快证明仅仅实行工人监督的措施已经不够。1918夏天,俄国爆发了国内战争,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战争结束后,列宁等俄共领导人想继续通过实行这一政策使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但结果是失败的。1921年初,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停止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列宁的过渡思想之所以经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有其深刻和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创建了“战时共产主义”制度。当时他认为,这种制度即相当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实行一段时间即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结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并不理想,于是,永远站在时代前列的列宁立即着手改革,并在改革中创造出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对“战时共产主义”来说,显然是一次改革。 问题是如何理解这次改革?列宁称之为“战略退却”。我们对战略退却性质的理解是:一、实行新经济政策,决非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放弃社会主义阵地。列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险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开始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从1918年下半年到1921年春,由于14个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苏俄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随着战争的结束,以保卫政权为目标,不计利益、不惜代价的高度集中的“命令政策”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基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于在“经济进攻中走得太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迫实行“退却”,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新经济政策通过在工业、农业、流通等方面实行“退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工人、农民的生活,巩固了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专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国企改革中,特别是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国企改革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的“退却”思想,必将极大地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内战争胜利后,以列宁为领导的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对苏维埃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上的转变,这是与时俱进、符合国情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6.
苏维埃俄国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粮食政策分别采取了余粮收集制与粮食税制,对当时的苏俄来说,这些政策的制定是根据形势需要而进行的相对正确的选择.然而,这些粮食政策在颁布和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弊端.探讨苏俄两个时期的粮食政策,给我们制定正确的粮食政策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就已经开始探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他构想以"国家辛迪加"形式取代马克思所说的合作联社。政企合一的"国家辛迪加"在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是直接民主政体。"战时共产主义"实际上就是特殊条件下,利用高度集中的权力强制实行的"国家辛迪加"。列宁起初设想以"全民计算与监督"形式过渡到国家资本主义,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承认了小生产者的产权、恢复商业,开启了新的社会主义过渡形式"新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8.
1921年,列宁制定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是在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的无产阶级政党尝试用市场关系建立消灭私有制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完成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经济政策”已经过去70年了,但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在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这表明,“新经济政策”的精神对现阶段已经  相似文献   

9.
列宁与斯大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为,评价斯大林模式不能不研究它与列宁新经济政策模式之间的关系,不能不研究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之间的区别。从社会主义理论上看,斯大林自己有许多不同于列宁的独特看法。清除了反对派以后,斯大林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苏联社会———斯大林模式便逐渐形成了。从实质上讲,斯大林模式是与列宁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截然不同的,它背离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向战时共产主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列宁主导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经济改革,虽相隔数十载,但其实质都是通过市场经济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两者路径相似而结果殊异,究其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战略定位与领导战略定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消灭私有制的“军事共产主义”作用是有限的,无法持续。新经济政策的立足点是“小农特点的社会主义”,实质是加强与农民的联系,巩固工农联盟;加强与资本主义的联系,同资本主义开展经济竞争。当时共产党人对新经济政策极不理解,认为它将导致资本主义在俄国复辟。列宁对各种疑问作了精辟回答,实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于50年代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新经济政策”包括5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经济政策”未能实施是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意义做出了相应的评述,对于深入理解新经济政策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给当时的俄共(布)党建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列宁为此提出了应在党内实行广泛的民主选举、加强和完善党内民主讨论、加强和改善党内集体领导、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等一系列思想。学习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有着相应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呈现出一种“一高三低”的良好运行态势,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新经济”时代。本文从分析美国“新经济”中的政策效用入手,结合实际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决策、运行方面积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18年初到1921年春之间,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先后实施了两次“战略退却”即由对资本主义采取进攻的态势退却到利用资本主义作用的轨道上。实施“退却”是重要的和正确的,但退却“前阶段”的政策和措施也是必要的和合理的。1921年10月苏俄进行了“再退却”,退到了发展商业的政策上。列宁主张:只有通过商业的途径才能恢复国民经济;只学会了进攻而没有学会退却的军队是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立足于现有的资本主义关系有危险,但不能害怕危险。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退却99的理论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口问题一直是各国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针对人口问题的生育政策不仅影响一国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还对一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作用,因而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实施过程和政策效果需要格外关注。我国根据国情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从这个政策开始实施到现在对我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最近的十几年,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批评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结构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以及“四二一”家庭结构,年轻人养老压力越来越大,根据这些变化的社会环境,需要对现行的生育政策进行调整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以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进行理想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澄清一些错误认识。有的同志认为,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与实行按劳分配政策和承包责任制是不相容的;也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实行的是按劳分配政策,拿多少钱干多少活,不需要提倡共产主义理想。这些问题过去就存在,实行经济责任制后就更突出了。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与实行按劳分配政策是相辅相成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理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但在现阶段,如果不贯彻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注意到少数民族文化问题。1921年建党至1934年红军长征前,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从无到有,提出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民族文化政策,内容涵盖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政策执行的效果受到政策本身的科学性、执行者素质以及政策运行与监督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要避免政策执行不力,必须加强政策宣传,培育政策执行环境;实行依法行政,提高执行人员素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政策执行运行和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