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政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不断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模式;持续不断地开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号召要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党的执政能力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期党的现代化的进程.在十一届三中全已经召开三十年的今天,回顾其对于党在新时期现代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有利于党以史为鉴,推动党的现代化,进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制度变革和创新,包括思想解放、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经济体制改革、法制体系健全和完善等方面,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业礼 《学习月刊》2012,(21):10+15-10,15
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哪些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什么贡献呢?  相似文献   

5.
樊卡娅 《党史文苑》2008,(12):48-4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起点;恢复和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重新确立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运动是世界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剧和现代化在全世界的扩展,各国社会无论其文化背景、民族特点、意识形态等如何不同,都呈现出共同的特征:现代性。然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由于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了种种挫折和磨难,一直曲曲折折、坎坷不平。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得以按中国特色的方式顺利、平稳、迅速的前进。一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起点;恢复和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重新确立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是自近代以来开启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继续,也是对建国后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及其经验教训的扬弃,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并继续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而逐步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注重经济发展转向注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为核心的全方位的改革。所以,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江 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用“三个代表”的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是对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基本定位。在新的21世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在世界工业化潮流中落伍,逐渐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庸。面对西方国家的侵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实现国家富强、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困苦的历程。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相比,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呈现出被动的后发性,面临着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技术和观念落后的国情,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发展时断时续,模式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在世界工业化潮流中落伍,逐渐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庸.面对西方国家的侵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实现国家富强、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困苦的历程.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相比,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呈现出被动的后发性,面临着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技术和观念落后的国情,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发展时断时续,模式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2.
谢文晶 《世纪桥》2014,(9):47-48
中国的现代化在比较宽泛的层面上理解就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启动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努力的促成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历经挫折,原因就是在于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两支主要力量十分强大,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封建主义比帝国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的阻碍更大,影响也更加深远。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完全肃清封建主义思想的残余,封建主义始终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中国现代化的羁绊也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处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必然伴随着对农民的改造和变革,中国也不例外。但由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两难境地。中国的现代化既要依靠农民,又要改造和变革农民。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两难处境,决定了中国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4.
董四代 《学习论坛》2009,25(5):12-15
国际环境与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与西方国家有不同的道路.近一个世纪以来,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伟大革命.这三次革命既体现了历史继承性,又体现了理论上的超越和实践中的新开拓.三者的共同主题是振兴中华,在振兴中华的过程中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摒弃和对社会主义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在对前人的继承和超越中,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5.
程虹 《理论研究》2014,(3):63-69
1840年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此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力图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直至今天,我们仍然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因此,现代化是历史和人民共同选择的事业。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却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所以,要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反对形形色色的现代化怀疑论思潮,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政党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组织 ,其在社会中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党所在社会中发挥的历史性作用。每一政党 ,由于其理论、性质、纲领不同 ,组织构成和功能各异 ,尤其是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有别 ,政党所发挥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作用如何 ,是一个政党在社会中存在、发展的价值所在。中国共产党不同于西方政党。党的性质以及在中国社会中的定位 ,决定了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的历史作用有其特殊表现和客观要求。发展导向。现代化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 ,其整个过程无非包含着社会革命和渐变这两种类型。在一定时期内 ,现代化需…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走出了一条体制内开启现代化和创建新制度重启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建立新中国,为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民众要求,在现代化目标诉求中从以解决民众温饱为主题的经济指标向以小康为主题的综合指标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重新厘定了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和推进路径,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根据历史经验,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必然要遵循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向“三步走”现代化战略目标转换的枢纽。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现代化目标转换的思想基础;全会确立的政治路线奠定了现代化目标转换的社会基础;全会上提出的经济比例调整、组织路线也为目标转换提供了保证。“三步走”战略则基本实现现代化历史转换。  相似文献   

19.
赵涵悦 《世纪桥》2023,(7):92-96
中国式现代化既容纳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在长期探索中演化出符合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全面深化改革便是依据中国具体国情提出的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带动各个领域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扫清障碍。通过论述全面深化改革回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探索、总结全面深化改革实践效能、展望全面深化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三个角度,捋清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对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积极影响,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理论力量。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化战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变迁的时代,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把现代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信息化给我国带来了发展和机遇,关注世界信息潮流,加快中国信息产业国际化的步伐,才能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步伐。文章以此为主线,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角度对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的道路来推进我们现代化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