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力和价值在于它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社会现实的桥梁,板具现实性品格。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容易引起人们政治信仰和理想的嬗变。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有利于回应全球化语境下政治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实体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的"和平与发展"范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对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突破作用。科学揭示"和平与发展"范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互动关系,能够使人们更加完整、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基本原理,更加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及不同成果之间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在全球化环境中进行。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深入融入全球化是中国走向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但全球化也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严峻挑战。在全球化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凝聚力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以及拓展互联网传播新领域,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个概念、范畴,在人们的头脑中总和各种疑问交织着.“信什么?”“为什么信?”“怎么信?”这些思想扣子不解开,马克思主义信仰难以真正在人们头脑中确立起来.解决好这一课题,应将信仰内容划分类别,用目标信仰教育回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终极关怀和终极归属的诘难;用理论信仰教育化解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信仰合理性的质疑;用过程信仰解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虑.  相似文献   

5.
政党有信仰才能举旗定向,国家有信仰民族复兴才有希望,政治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重要神经脉络,党员有政治信仰,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永守初心。伟大的长征精神内在表露着红军队伍坚定共产主义政治信仰的党员操守,悲壮又凯旋的长征历程伴随着政治信仰思想和政治信仰运动成为党加强政治信仰建设的价值负载,回溯红军长征在四川期间党内政治信仰建设,以信仰建设为本位,以政治纪律建设为约束,相伴而生相向而行,在人与政治的统合发展中坚持辩证发展与对立统一制度理性,建党百年,长征精神永存,用共产主义政治信仰永固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底色。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理论,跨越历史闪耀真理的光芒;伟大的思想,超越时代激发信仰的力量.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在德国特里尔城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英名和事业长存于世,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深情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明确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党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将进一步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与中坚力量,是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未来走向。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视为自己内心的向往,才能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立足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点,通过接受理论促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8.
邵先民 《求实》2013,(Z1):228-229
<正>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通俗表达,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特征,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发展历程,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制度的合理性,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信仰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青年的个人发展,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乃至民族复兴的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高校必须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研究,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落实我国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过程,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全球化背景下,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面临着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挑战和风险,同时也为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全球化冲击,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全球化观念,实施创新战略,努力开创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至今,虽在发展过程中历经波折,但世界上从来没有哪种思想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由思想信仰转化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历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邃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历史洞察力,也必然昭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推动下,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3.
掌握要点:党的十七大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着重强调,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每个党员要将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作为立身之本,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重申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特殊的现实针对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追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叉要结合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5.
沈江平 《先锋》2022,(11):18-2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不仅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把握其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更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内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更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引导大学生充分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巩固自身马克思主义信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掌握,为今后服务社会、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精神依托,也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精神支柱,就必然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就会使党、国家、民族陷于灾难。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历史使命的完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景。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事业。按照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首府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快农村文化发展步伐,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上环。结合赛罕区的实际,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树立共同理想和信念。我们必须把以科学理论武装农民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使他们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信任党和政府。充分发挥基层党校的阵地作用,对…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基本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根据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根据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从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五个方面,揭示、分析和论证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力求概括提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以利于统一人们的思想,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也有利于引导人们的行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改革开放事业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