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联的道德价值活动,是一种规范秩序化的理性经济,道德伦理是其规范秩序的资源构成部分,它本身需要有道德基础并使之为其发展提供价值导向,这一活动的实现是现实可行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理论不仅应具有市场经济基础,而且也应为主体意志的道德约束提供深层的社会心理基础。道德既是价值规范,又是实现价值的实践活动,还是人类利益意志的“人为法则”。市场经济一方面涵摄了人们道德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完善道德提供了条件。应从道德和市场经济的内涵和运作中寻求二者的生成关系,阐明正确理解的利益是道德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现实支撑点。那种强调在集体利益实现基础上充分发展合理的个人利益的、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主义道德,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重建的根本方向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基本前提是道德生活的需要和主体价值意识的自觉,长期反复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其形成的主要途径。个体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演进需要四种力量的助推:历时性实践活动中的环境熏陶,有目的的价值教育,公众舆论评价与典型警示,重大事件所产生的观念震撼力。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道德建设中分化出两种不同的取向,即市场取向与社会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市场取向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他的伦理实质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但是市场取向也有他的局限性.而道德建设的社会取向作为一种非市场取向,(1)提升市场取向的价值追求,(2)弥补市场取向的价值缺陷,(3)作用于市场价值领域之外.社会取向的最主要内容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还包括共产主义道德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在现实中,两种取向在指导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但是这种冲突不是必然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求通过整合实现两种取向的契合.  相似文献   

5.
警察道德本质上是一种执法权力道德。警察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占据着维护经济秩序、净化经济环境和预防、遏制腐败的重要地位。因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警察道德建设 ,对于完善公安行政管理、提高执法效率、促成执法公正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必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道德代价实质上是社会发展实践活动在道德上的否定性方面,它是与人类追求的社会进步价值取向相悖的负面道德价值和道德价值损失。因此,在绝对道德价值上,道德代价具有负面的价值,其负道德价值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损害道德主体的道德人格,导致道德主体的道德异化;损毁道德主体的精神支柱,荒芜道德主体的精神家园;错误道德主体的价值取向,引导道德主体走上发展的邪路。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规定的社会主义道德取向和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中,诚信无疑是其中最为基本的道德取向。诚信作为道德建设的根本,对于立身、治国意义重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重大。诚信观是贯穿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中的一根主线。诚信是维系和谐社会的基础,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是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8.
道德调节范围的广泛性及其在人类关系性交往中所表现的价值是人类追求道德生活的根源,道德教育的调节功能、导向功能和发展功能是其价值外化的基本形式;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等各种活动都围绕价值而展开,因而,价值是道德活动领域的基本理念,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9.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的争论,在伦理思想史上,主要表现为道德本体论与道德工具论之争;在当今学界又表现为道德规范说与道德主体说之争。道德的本质应该是在规范性和主体性的矛盾统一中,非强制地反映和调节社会性利益关系的具有伦理价值的一种实践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10.
张爱芹 《工会论坛》2004,10(6):100-10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促进了我国道德建设的发展 ,我国的道德建设也为这种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道德建设还不尽如人意 ,道德体系还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有些领域和地方 ,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的问题 ,严重地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呼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