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07,(4):52-52
据台湾TVBS报道.3月22日上午.曾控告过陈水扁家庭的岛内“揭弊大王”.国民党籍“立委”邱毅.因在2004年不满“总统大选”结果.冲撞高雄法院的案件,经三审定罪被判处1年2个月有期徒刑,就要入监服刑:邱毅闻讯后.痛批陈水扁对他司法迫害。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6,(2):84-85
在陈水扁宣布终止“国统会”运作。终止“国统纲领”适用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埃尔利2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美国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不支持“台湾独立”。在回答记者尽管美国不断施加压力,但陈水扁坚持“废除国统”.美国对此将采取什么行动的提问时,埃尔利说,美国将继续要求陈水扁遵守不改变现状的承诺。他同时强调海峡两岸进行对话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4,(2):106-108
台湾“立法院”2月2日收到目前遭台官方通缉的前东帝士公司负责人陈由豪的3封传真信函。陈由豪在公开信中指出,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和“总统”时,他通过陈水扁亲信或亲赴阿扁住所,以现金方式奉上大笔政治献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4,(4):97-97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张铭清5月24日指出,陈水扁“5.20讲话”表明他并没有放弃“台独”分裂立场,其讲话为他今后搞“台独”分裂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7,(1):64-64
“国务机要费案”侦结起诉之初。陈水扁声称一审判决他的妻子吴淑珍有罪.他就下台。这话说得多漂亮!然而“机要费”案件开庭后.陈水扁以各种动作阻碍司法审判。使出“拖”、“遮”、“抹”三字秘决。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7,(8):54-55
继7月20日陈水扁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遭退函后.台湾东森新闻7月30日报道.陈水扁于27日再度致函潘基文和安理会轮值主席.中国驻联合国常驻代表王光亚,要求处理“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申请案。在这两封信中.陈水扁竟称只有安理会及联合国大会才有权决定入会申请案,2758号决议没有提及台湾是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因此要求联合国秘书处重新考虑台湾的入会申请。  相似文献   

7.
车号305……     
车号305……魏雅华一1993年12月27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打算上诉吗?”“不。”审判长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死刑犯,很少有不上诉的,他才25岁。审判长看看他,他眼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沮丧、恐惧或绝望。他很冷静,很清醒,很坦然。他长相并不...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6,(12):25-25
11月13日上午.民进党两名重量级“立委”李文忠和林浊水.因不满党内“不得参加‘三次罢扁案’的规定,愤而请辞“立委”职务。在记者会上,他们说,陈水扁已不符合社会期待.自己不能参加“罢扁”.不能对选民负责.所以请辞。但他们声明不会退出民进党。李、林宣布请辞后.据报道.陈水扁办公室态度低调.没有评论。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01-101
9月11日.台北地方法院就陈水扁所涉“机要费”贪腐案等多起弊案作出一审判决:裁定陈水扁贪污、洗钱、受贿、伪造公文罪名成立,数罪并罚判处其无期徒刑.褫夺政治权利终身,并科罚金新台币2亿元。  相似文献   

10.
陈斌华 《台声》2008,(9):42-45
8月15日下午3时许,一则新闻预告的“跑马灯”开始在台湾东森电视台上滚动。临近下午4时,台湾媒体报道了陈水扁通过其办公室发言人发表的声明。在声明中,陈水扁承认四次选举竞选经费申报不实,并将选举余款汇往海外,他宣布和妻子吴淑珍即刻退出民进党。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9,(10):29-30
9月11日,台北地方法院就陈水扁所涉“机要费”贪腐案等多起弊案作出一审判决,裁定陈水扁贪污、洗钱、受贿、伪造公文罪名成立,判处陈水扁无期徒刑。其妻吴淑珍被判无期徒刑,其子获刑2年半。 2008年11月12日,陈水扁因涉嫌多起弊案被台湾检方收押,2009年1月19日,台北地方法院开始审理陈水扁所涉弊案。陈水扁被收押后,多次要求解除羁押,但法院以其涉犯重罪、有逃亡及灭证串供之虞,多次裁定延押。  相似文献   

12.
台岛聚焦     
《台声》2009,(10):31-31
扁案二审台“高院”判继续羁押陈水扁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扁案一审宣判后,陈水扁等被告上诉,台北地方法院将所有卷证于9月24日上午移审台湾“高等法院“,陈水扁案由此进入二审。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7,(1):68-68
在经历了去年的“迷航外交”风波后,1月8日陈水扁启程展开所谓的“嘉欣专案”之旅,即“过境”美国“出访”中美洲“邦交国”尼加拉瓜,陈水扁此次“过境”可谓兴师动众,不过,面对美国“如临大敌”般的防范措施及限制条款,“过境”的真实滋味恐怕只有陈水扁自己知道,  相似文献   

14.
晓沙  安东 《台声》2008,(12):21-25
2008年11月12日,陈水扁被羁押禁见,送进台北看守所。作为绿营来说,这是预料中的事,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而应讯前夕,陈水扁也不讳言被押的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显然也对身系囹圄早有心理准备。因此,从步出特侦组时刻意高举双手、亮出手铐,陈水扁一路作“悲剧英雄状”以博取支持者的同情。台湾《中国时报》讽刺地说,“这是台湾历史上从未见过的现象。如果没有了陈水扁,台湾将会是多么无聊的地方啊。陈水扁自己当然是不会从镁光灯中缺席,自从与他有关的人员一个一个被收押后,由陈水扁一手主导的‘台湾之子入监记’传奇大戏就不断推出全新剧码,内容一再出人意表,情节不断:散步赴讯、扬起手铐,政治迫害、控警殴打、到院验伤……只要有人看,相信陈水扁的舞台就不会打烊。”那么,陈水扁在看守所里还会有什么花招?  相似文献   

15.
《统一论坛》2002,(4):32-32
陈水扁8月3日在台湾向东京“世台会”发表演说;声称台湾和大陆是“一边一国”“‘将认真思考公投立法必要性”。这些讲话引起轩然大波,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陈水扁分裂祖国的言论,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宾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及费城福建同乡联合会5日下午假华埠醉仙楼酒家举行座谈会,会长卢代仁先生首先表示他本人及侨界对陈水扁发表的”一边一国”及”公投”的言论感到极其愤慨和震惊。陈水扁的言论严重地破坏了一中的原则,伤害全体中国人民感情,影响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最终影响了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6.
刘红 《台声》2007,(1):58-60
陈水扁的任期还有17个月.剩下的时间不多.需要解决的难题不少。台湾社会舆论指出,在陈水扁一家弊案缠身,执政没有政绩,泛绿内部矛盾增加的情况下,“法理台独”已经成为他的政治突破口。“法理台独”对台湾的稳定和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威胁没有解除。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06,(7):1-1
6月20日,陈水扁在发表电视讲话时大言不惭地说,他上任以来,两岸关系没有倒退。陈水扁在面临严重执政危机之际,极力掩盖其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大搞“台独”分裂的行径,向台湾民众辩白,他对两岸关系发展做出了努力,事实果真是如此吗?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但是自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他一直在肆无忌惮地破坏这个基础,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在发展两岸关系这个事关两岸同胞根本利益的大问题上,陈水扁始终扮演的是“麻烦制造者”的极不光彩角色,其“台独”本质已暴露无遗。上台伊始,他还信誓旦旦地…  相似文献   

18.
徐青 《统一论坛》2008,(1):54-56
2000年3月28日,刚刚上台执政的陈水扁来到新竹科学园区,拜访联电董事长曹兴诚。这也算是“知恩图报”吧。因为1999年陈水扁为了竞选,展开所谓“学习之旅”曾来到园区,当时,没有几个科技界的重量级人物授教于他,曹兴诚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9.
由于辛亥革命,10月10日成了中华民国的国庆节。蒋介石国民党政权逃到台湾后,仍延续了这个节日。每到这一天,台湾地区的领导人都要开个会、讲讲话。然而,2004年的这个“国庆节”,却由于陈水扁故弄玄虚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连续几次谈话中,他都声称“国庆日”将就两岸议题发表“重大”讲话,这个讲话绝对是正面且具有建设性的,他将以自信、负责、诚意、开创、前瞻等五项原则提出具体方案来降低两岸的紧张与对立,追求两岸关系的正常化。10月10日上午,陈水扁在台北“总统府”「」前广场上发表了他的“重要讲话”。讲话语音刚落,台湾…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6,(12):24-25
11月9日晚间.诺贝尔奖获得者.台湾地区前“中研院长”李远哲在法国巴黎以公开信的方式.呼吁陈水扁“下台”.对于目前混乱的台湾政坛来说,李远哲此举无异于一枚炸弹.撼动了岛内政坛,激起了人们对未来局势发展的猜想。而李远哲与陈水扁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