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太清官乃唐朝地位极为尊崇、极为特殊的尊祖重道的大道观,同时也是当时道教的最高学府、道教的学术研究机构--崇玄学、崇玄馆的办公所在地,出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需要,其图像秩序在太清官里有其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武当山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当山是中国的道教圣地,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道教信仰,独特的道教建筑,独特的武当武术,独特的武当道教音乐,独特的武当道教医药等。因此,发展武当山旅游业的前景极为可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发展武当山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3.
刘艳  孙维才 《求索》2007,(3):178-180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儒、道、佛三家思想对创作理论起过深刻影响。在唐朝,三家思想并用,但是对文学创作中的艺术现象、审美认识、审美现象影响最深的或许就是道,道教徒为了弘扬道教、扩展其影响与势力,常以文学艺术形式渲染、增加宗教的感染力,为此,中国文学中蕴藏着浓厚的道教思想。由于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自然道教思想对日本文学也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世菊 《思想战线》2003,29(4):80-84
在道教文化日益走出圣殿、与世俗文化结合以适应现代社会的今天,道教文化这一独具中国特色又极具旅游价值的文化产物已被旅游业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和影响。许多道教名山和宫观在开展该项活动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开发其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的同时,充分挖掘其内在的道教文化价值,重点开发了山上的著名宫观,从而形成了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道教文化名胜。  相似文献   

5.
齐云山位于安徽休宁县境内,古称白岳。唐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齐云山,隐于天门岩创齐云山道教。其道教基业始于宋朝宝庆于亥间方士天谷子余道元创“佑圣真武祠”。延至明代,道教活动日趋兴盛,道教香火波及华东和东南亚各国,并跻身于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列。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历史文化遗存被忽视了,为凸显其全国道教圣地的地位,充分发掘齐云山的道教文化,为休宁乃至黄山的旅游注入更具魅力的文化内函,首届齐云山与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于2004年11月27日在休宁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休宁县人民政府、安徽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6.
武昌长春观约建于元世祖年间。位于武昌大东门双峰山南麓、黄鹄山(蛇山)中部。此地在秦、汉、唐、宋先后建立了先农坛、神祗坛、太极宫、太清宫。长春观原  相似文献   

7.
张晟  万振凡 《求索》2013,(5):80-82
尊道贵德是道教一以贯之的核心精神。从动态性视角而言.道教尊道贵德思想的诠释主要经历了形神论、重玄论、性命论等理论形态的历史嬗变.其具体内涵由历时性教义共同建构。道教尊道贵德思想的理论演变凸显了道教关于生命之德的共名与殊称.为道教立教宗旨与生命力所拄,  相似文献   

8.
论过山瑶道教的科仪来源和教义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过山瑶道教经书和田野资料 ,认为其道教科仪主要来源于梅山派和闾山派 ,天心派、龙虎山天师派、茅山派等道派对之也有一定的影响。符派道教的教义与过山瑶固有的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分别融合后 ,形成了以瑶族化的成仙信仰和济世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过山瑶道教教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西王母与道教、彝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华 《贵州民族研究》2002,22(4):106-110
本篇文章在广泛收集道教和彝族文化资料基础上 ,论证了西王母作为彝族先民古羌人的始祖母 ,与彝族文化的渊源关系 ,同时论证了西王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其逐渐为中原文化所吸收 ,特别是为道教吸收后 ,道教赋予了西王母新的形象和内容 ,并成为道教女仙之首。文章认为作为彝族先民古羌人的西王母不仅丰富了道教的内容 ,同时道教作为一种精神纽带 ,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具有浓厚的政治情结 ,表现出强烈的关注政治和干预现实政治的倾向 ,其实这正是道教作为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本土宗教的特色之一 ,而道教所固守的黄老传统就是其政治情结的主要思想根源 ,也是我们理解道教政治情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厚重中原     
河南,总是令人觉得厚重。这种厚重首先来自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南阳诸葛庐,开封包公祠,登封少林寺,鹿邑太清宫。与中华文明史一样长久的这方热土,曾经有过太多先民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王芳妮  赖全 《求索》2013,(1):116-118
信仰的神圣性是道教徒提升其世俗生活的精神情怀,而宫观经济则是道教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对于道教而言,神圣信仰与世俗经济就形成了一种难以消弭的矛盾张力。张良庙是道教经济的重要实体,从张良庙现存的碑记中可知增加宫观经济收入并非其最终目的,张良庙在创办经济实体增加宫观经济的同时,发扬了道教济世利人的宗教理念,扩大了道教的社会影响,即张良庙在神圣信仰与世俗经济之间达成了一种理性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张良庙宫观经济之发展可称为清代民国以来道教宫观经济发展之典范。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中国统一战线》2006,(11):58-59
△△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在成都隆重举行,文化节开展了“成都·道教文化国际论坛”、“道教文化系列大展”、“道教文化大型系列讲座”、“道教之根、文化之旅”和“中华道教慈善行·帮困助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整合了成都道教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了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康洪兵)  相似文献   

14.
李海梅  缪建忠 《求索》2010,(9):83-84
东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宗教形态和组织形式的差别。道教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基本策略及其自身特性,决定了对道教进行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道教研究的实证方法。  相似文献   

15.
道教讲经文是敦煌道教文献中十分重要的文献,但一直没有得到学界足够重视.道教讲经文是集受戒、说法、布施、发愿等多项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斋会文书,道教讲经文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道教讲经文可以丰富对讲经文的认识,对研究唐宋时期道教宫观信仰活动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河南,总是令人觉得厚重。 这种厚重首先来自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南阳诸葛庐,开封包公祠,登封少林寺,鹿邑太清宫。与中华文明史一样长久的这方热土,曾经有过太多先民的足迹,先民的苦难与梦想,先民的荣耀与叹息。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云南道教——以南诏大理时期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汉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形成,道教逐渐传播进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唐朝与南诏的“苍山会盟”,其文书采用五斗米道“三官手书”的方式。南诏大理政权建立的神异事迹,反映出道教影响的历史事实。南诏大理时期的道教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这与道教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影响,与历史上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寇凤凯 《传承》2008,(22):66-67
道教讲经文是敦煌道教文献中十分重要的文献,但一直没有得到学界足够重视。道教讲经文是集受戒、说法、布施、发愿等多项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斋会文书,道教讲经文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道教讲经文可以丰富对讲经文的认识,对研究唐宋时期道教宫观信仰活动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道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道教中的“尊道而贵德”; “健身、养生”;“形神兼修”等思想滋养着中华武术的发展。从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中华武术,进而客观地认识它,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使古老的东方文化之一,中华武术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交流短波     
首届海峡两岸道教研讨会在台湾高雄举行 第一届海峡两岸道教研讨会6月27日在台湾高雄县全真道教总庙举行,祖国大陆11位道教界人士应邀与会。此次研讨会为期三天,围绕两岸道教学术交流、弘扬道教以及介绍两岸道教现况等问题进行讨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任法融强调,道教是唯一由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