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政治参与有效性是判定政治参与主体的参与行为是否真实有效的实质性指标,也是衡量一国民主化水平的重要尺度。本文将分析当前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包括政治参与主体的制约,参与机制的制约和参与客体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集体活动开展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值得关注.研究生群体作为一个具备完整知识体系和思想相对独立的学术领域知识分子,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集体活动中的参与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参与意识.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着力倡导和推广民主参与,将会有效提高集体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参与主体、参与内容、参与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集体活动中民主参与构建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3.
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态度是积极与消极并存,政治参与目的是公益性与功利性并存,政治参与方式是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政治参与效果是喜与忧并存。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主体局限、制度制约、机制障碍和环境困扰。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有序政治参与要从政治参与素质提升,做到"双管齐下";政治参与制度完善,做到"修旧立新";政治参与机制健全,实现"三环紧扣";政治参与环境优化,实现"两措并举"。  相似文献   

4.
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态度是积极与消极并存,政治参与目的是公益性与功利性并存,政治参与方式是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政治参与效果是喜与忧并存。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主体局限、制度制约、机制障碍和环境困扰。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有序政治参与要从政治参与素质提升,做到“双管齐下”;政治参与制度完善,做到“修旧立新”;政治参与机制健全,实现“三环紧扣”;政治参与环境优化,实现“两措并举”。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由于受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经济发展不均衡和组织基础薄弱的制约,中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面临诸多政治、经济、文化困境,因此应从积极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疏通多元公民参与渠道、培育公民社会、强化公民主体意识入手,着力优化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效度。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中,政党一般通过利益整合,以制度化的方式参政,并引导公民参政有序化。在我国,民主党派处于参政地位,有职责引导所联系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但在现实政治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导致民主党派在参政中存在有效性问题。因此,为了增强民主党派参政有效性,根本路径就是要不断提高其政治参与能力,强化政治参与意识,改善改进参政方式,促进参政党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政治产品的供给主体一般是政府部门。然而,在现代转型社会,政府部门对于政治产品的供给往往很难充分满足公民的需求和意愿,公民的政治参与对于政治产品的有效供给十分必要。然而,由于受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8.
公民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促进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提高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本文围绕我国公民参与的实际情况和制约因素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公民在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政治参与问题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参与的有效性也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制度、经济、农民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着非制度化参与呈上升趋势、政治冷漠现象、从众性参与较多、参与环境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 ,健全参与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夯实农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提高农民素质 ,优化农民政治心理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0.
张颖举 《工会论坛》2004,10(4):96-97
合法性是政治学领域的关键性命题之一。普遍意义上的合法性 ,指的就是社会公众对政治权力的认可和接受问题。作为政治权力主体的政府 ,其合法性基础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是权威来源合法 ,二是政绩的有效性。两者缺一不可 ,相互关联。中国政府同样面临着合法性基础问题 ,必须保持政绩有效性和扩大政治参与 ,才能克服已经隐现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民主党派能够参与到公共决策的全部过程之中,对我国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和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公共决策程序存在的问题和民主党派自身的缺陷,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在很多时候还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应当从公共决策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党派及其成员公共决策参与能力培养等方面着手,提高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伴随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行政成为公共行政学界的议题关切,突出表现为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其提供理论基础。这一问题的本质是强调公民参与主体的权利、参与领域的公共性取向和参与形式的制度化与有效性。公民参与的基本模式分为政府动员参与模式、精英主导参与模式和公民自主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约地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客体性主体,其客体性主要表现在主体使命为社会力量所支配、主体工作出发点受客体和环境制约、主体活动被客体所审视、主体作用被自我检查和反省.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明的主体是政治文明中具有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其积极、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政治文明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的是要唤起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热情.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公民的利益诉求、政治态度始终是党和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其政治参与意识和要求也随之增强.如何回应公民的政治参与诉求,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水平,以避免参与危机,是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实现公共政策过程的社会化,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政治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现实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程度还比较低,一些现实问题还比较突出。本文在简要叙述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后,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的多个方面,提出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以期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质是由“政治边缘人”转变为“政治中心人”的角色转变过程,然而,面临自身素质不高、社会地位低下、网络参与平台落后、网络虚假信息泛滥等挑战与制约.为此,可以通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素养,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加强网络政治平台建设、建立协同机制等来克服他们政治参与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基于江苏的调查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兴的社会群体和利益主体,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参与正提上议程.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精英理论、中产阶层理论和政治参与等相关理论,以江苏省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为案例,系统地描述、分析了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素质、政治参与途径和政治参与功能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指出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股积极的成长中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其政治参与状况与高校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辩证统一。深入了解和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整体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等.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倾向.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可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科学发展:同时,鼓励、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并积极有序地参与到政治生活实践中.可促进社会政治的良性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政治权力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府作为最重要的权力主体,其政治权力在分配社会资源和调节、监督社会财富公平分配中具有巨大的功能作用,而政治权力也是制约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