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党际协商民主是我国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内含了党际协商民主的要素,其制度优越性非常明显。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中国党际协商民主的优势并没有充分显示和发挥出来。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是共产党推动和主导的民主,完善党际协商民主关键还是要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个5号文颁布以来,我国党际协商民主产生了很大突破,取得了诸多成效。但是,从政党制度的高度看,我国党际协商还存在一定问题。多渠道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是与选举民主并列的社会主义民主两种主要形式之一。党际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层面之一,主要包括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以及参政党之间的协商两个方面。目前,参政党之间的党际协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显得滞后。因此,推进参政党党际协商,从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党际协商民主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当前推进党际协商民主,有助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优势作用,拓展民众利益表达渠道,促进执政党决策民主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既具有协商民主的普遍共性,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突出表现在:协商主体的独立性、协商内容的全局性、协商形式的多样性、协商过程的有序性、协商结果的共识性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党际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党际协商民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地方和基层仍存在着协商准备不足、协商方式较为简单、协商内容不充分、协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有偏颇、缺乏刚性制度约束、程序设计不到位、缺乏监督机制等,因此,应该从提高协商意识、加强法制保障、注重程序性制度设计、完善监督机制、拓宽协商渠道等方面积极寻求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6.
党际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长期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而充分的发展.但是我们在党际协商民主方面还有推进的空间,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以便更好地贯彻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党际协商民主翻开新的发展篇章。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制度载体,以我国宪法为法律保障的。通过厘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际协商民主发展四个阶段;掌握它的主体合作性、客体多元性、场所特定性和形式多样性的特点;把握它的新时代价值、存在的不足及完善途径,对于我们考察改革开放以来的党际协商民主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际协商得以开始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条件,得以发展是因背景和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开始至今天,党际协商有这样三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作为对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一种斗争策略、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国家战略、新时期党际协商发展为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其发展历史,主要目的是加深理解现阶段党际协商的性质、地位和要求,更好地做好党际协商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制度载体。中共与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党际政治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过程中具有独特政治优势。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大力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特别是程序化建设,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是推动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一种重要民主形式。在社会转型时期,要解决我国政党关系和谐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其核心就在于不断丰富政党关系中的协商民主意蕴。因此,应加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研究,提高各政党成员的协商民主意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协商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科学设置协商议题,充分吸纳参政党及其所联系群众的合理诉求;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增强党际协商过程的规范性、程序性;重视协商结果跟踪落实,保障党际协商民主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党际民主是党际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化与合法化。政党制度对党际民主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美国的两党制形成了特殊的党际民主。同美国党际民主相比,我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自身特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党际民主的经验与优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党际民主协商在平等性、协作性、程序性、法制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就协商主体平等化、协商机构专门化、协商程序规范化、协商民主法制化进行了探讨,以期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人民民主体现在政党制度层面上就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党际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坚持共产党领导为基本前提、以执政与参政有机统一为重要内涵、以民主协商为主要方式的党际合作模式。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逻辑和现行政治体制决定了发展党内民主对优化党际合作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深入推进党际协商民主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价值。考察中国的党际协商民主发现,它既具有协商民主的普遍共性,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突出表现在:协商主体的独立性、协商内容的全局性、协商形式的多样性、协商过程的有序性、协商结果的共识性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拥有长期的历史传统和丰富实践,经历了探索萌芽、形成巩固、发展完善和稳步推进四个阶段。党际协商民主具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和规范化、推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维护社会团结和稳定等功能。新形势下,中国党际协商民主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进而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党际协商有着丰富生动的实践,提升党际协商的实效性有利于各个阶层的包容和理解,有利于提升协商的现代化和多层化,有利于推动基层治理走向善治。为了破解协商的随意性、欠缺平等性、社会结构失衡风险、过分追求决策速度等缺陷,就必须培育宽容政治文化,探索党际协商的多样化,养成协商的规范化、程序化模式,提升民主党派协商的主动性,推动善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党协商民主的保障机制是政党协商民主常态运行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民主性、法治性、实践性、和谐性等内在特质。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精神,构建我国政党协商民主的保障机制,必将丰富我国政党协商民主理论、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促进党际和谐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行总体布局之后,党际协商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分别发展成为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民主党派作为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的双重主体,在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中存在非均衡性.化解这种非均衡性,需要以人民政协界别建设为核心促进政协协商的发展,并由政协协商的发展推动政党协商的发展,最终使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中实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兆华 《理论前沿》2009,(22):54-55
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人民民主体现在政党制度层面上就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的价值取向,也是推进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有效的制度形式,其重要的民主内涵和特征就是党际民主。  相似文献   

20.
民主党派通过政治话语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多元治理结构,其话语协商的一个重要面向是对公共权利议题的讨论。哈贝马斯的"话语政治"理论所强调的主体间性、交往理性、程序性、协商、平等、宽容与包容等公民意识,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民主政治模式提供了新路径。党际协商要积极发挥自身的话语力量,努力提升参政议政话语质量,发挥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持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让协商民主在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