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多发性侵财犯罪是刑事犯罪的主要类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财产安全。新时期,我国多发性侵财犯罪呈现出犯罪类型结构有所变化、犯罪科技含量高、新型犯罪不断滋生、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突出等特点。鉴于信息化背景下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新特点,公安机关应转变工作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防控手段和打击手段,创新信息化警务模式,不断提升打击侵财犯罪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侵财犯罪的高发案率和低破案率一直是基层侦查工作所面临的难题,而新时期其犯罪手段多样化、智能化,团伙犯罪和流窜犯罪趋势明显的特点更是让侦查人员举步维艰。将大数据与侦查工作相结合,构建大数据背景下多发性侵财犯罪预警模式,将会对遏制和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猖獗,是困扰社会治安的难点问题。探析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特点和形成原因,研究遏制对策,不仅有利于遏制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猖獗的势头,也有利于从总体上遏制刑事犯罪上升势头,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同时也是我们当前加强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侦查工作问题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侵财犯罪是刑事犯罪的主要类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财产安全。新时期,我国多发性侵财犯罪呈现出犯罪类型结构有所变化、犯罪科技含量高、新型犯罪不断滋生、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突出等特点。鉴于信息化背景下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新特点,公安机关应转变工作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防控手段和打击手段,创新信息化警务模式,不断提升打击侵财犯罪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纵观1993年我市社会治安情况的发展变化,有几个特点十分明显.一、侵财型犯罪大量增加.1992年,侵财型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为76.2%,1993年元至十月,侵财型犯罪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已上升到78.3%.大、重特大案件中,1992年侵财案件的比例约为60.7%.1993年元至十月,这个比例已上升到67.4%.  相似文献   

6.
提升多发性侵财犯罪的侦破率和降低发案率是实现"两最"的途径之一。现阶段多发性侵财犯罪呈现盗窃犯罪发案数量居高不下、流动人口扮演重要角色、不同类案存在可探寻规律、犯罪手段科技化动态时时更新趋势明显、犯罪团伙职业化地缘亲缘友缘趋势明显等特点。在探寻规律的基础上首都公安机关在侵财犯罪的防范战略与警务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今后一段时期,传统防范策略之外实施犯罪情景预防不妨为简捷有效之途径,要以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渐进思维推动侵财犯罪预防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犯罪情境因素是近年来公安机关在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侦查实践中广为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其理论基础为犯罪机会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和犯罪心理强化理论.多发性侵财案件中的犯罪情境因素包括对犯罪地点因素的分析、对犯罪时间因素的分析、对被害人因素的分析、对社会控制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侵财性案件是多发性刑事案件,直接危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影响群众的生活,也是公安机关始终打击和防范的重点。通过对侵财性案件特点和原因的探究,找出防范和治理侵财性案件的具体方法,可以有效地震慑和遏制侵财性案件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来临,刑事犯罪作案手段、方法等较之以往都体现了诸多不同情况与特点,尤其是多发性侵财型犯罪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更加突出,并且发案数量居高不下。贵州省公安机关针对在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刑侦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打击多发性侵财型犯罪的体系化打击犯罪新机制,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以盗窃、扒窃、诈骗为主要犯罪形式的多发性侵财案件是社会危害最为普遍、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犯罪类型之一。新形势下的多发性侵财案件在应用合成作战打击方面优势明显。但目前还存在机制不健全、战果难扩大、资源配置不匹配、刑侦基础不扎实等不足。多发性侵财案件的合成作战工作机制,应从精确指挥、分工明确、全面保障、奖惩有别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刑事犯罪发案总数高位运行,而多发性侵财犯罪占到很大比例,这是公安机关刑侦工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前刑侦部门迫切需要转变观念,用情报信息制导多发性侵财案件侦查的新理念、新模式,提高打击力度,应对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突出,且呈现出侵害目标广泛,团伙系列作案,作案地点日趋街面化、路面化,作案手段日趋智能化等特点。便衣侦查是新形势下打击多发性侵财案件的有效侦查模式。实施便衣侦查,应以情报信息研判为前提。  相似文献   

13.
"高发低破"是当前多发性侵财案件案发形势和打击现状的基本样态。在当前多发性侵财犯罪手段不断升级及司法环境对讯问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讯问作为传统的侦查取证措施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多发性侵财案件犯罪嫌疑人个人基本情况、涉案情况及其在讯问中心理与行为规律等方面进行实证调研发现,当前多发性侵财案件的讯问难题主要包括:前期侦查工作不足导致讯问难度大,讯问过程中容易遇到诸多难题,讯问工作后期存在较难避免的风险。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优化侦查打击机制,为讯问工作建立良好基础;强化激励机制,采用针对性的讯问策略;综合运用侦查取证措施,健全证据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多发性侵财犯罪始终呈现高发态势,团伙性、地缘性犯罪、职业性特征突出,智能化程度高,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跨区域流窜、系列犯罪特征明显。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存在的困难及问题主要包括规模化打击缺乏,传统侦查手段弱化,协作配合不够,基础信息支撑薄弱等。公安机关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基础信息采集、规模化侦查打击、合成作战、协作办案、深挖犯罪、视频侦查等打击机制,做好大数据分析、宣传教育、技术防范等犯罪预防工作,加强重点人控制、高危车辆控制、阵地控制、寄递渠道控制。  相似文献   

15.
数据驱动的侵财犯罪治理策略是以汇集侵财犯罪数据建立数据库为起点,通过数据统计、数据挖掘和犯罪制图等技术开展数据分析,提取侵财犯罪的标签特征,也就是提炼出侵财犯罪的时间、空间、被害目标、作案手法等犯罪模式,并建立犯罪预测数据模型,开展犯罪高风险人员、犯罪热点、易害群体等犯罪预测,具体发现哪类人群或目标在哪种时空环境中最容易遭受何种犯罪侵害,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犯罪情境预防。具体实现途径是,以大数据思维方式确立侵财犯罪治理的新理念,以系统思维方式推行侵财犯罪的"全链条治理",以数据化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推进侵财犯罪数据的融合,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侵财犯罪预测,以多机构协作模式推进侵财犯罪的情境预防。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方式不断变革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盗窃、抢劫、抢夺和诈骗等这样古老的侵财类犯罪形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发态势。侵财犯罪的多发性对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公安机关面临的新的难题。而在"科技强警"和"天网"工程的不断推进下,视频侦查成为继刑事侦查、技术侦查、网络侦查的第四大技术支撑,在应对这种小型的多发性犯罪中,视频侦查逐渐地走入侦查机关的视野,成为侦破多发性侵财案件的常用、首用的手段,公安民警也不断熟练地掌握这门技术,"视频导侦"的观念也已深扎于多数民警内心。在这种形势下公安机关应进一步加强视频侦查在查明案件事实、抓获犯罪嫌疑人、收集固定证据方面的深度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多发性侵财犯罪的发案率居高不下,且衍生出了时空跨度大、作案地缘化、手段更新快的新特点,传统的侦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对此类犯罪的打防需求。在大数据广泛应用的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性和预测性使得其在侦查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大数据的驱动下,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应该建立"情指一体化"的作战框架,并利用大数据识别犯罪模式以实现精准打击。在防控方面,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人员、车辆、赃物的控制,并构建大数据犯罪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形势严峻的侵财犯罪,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应该认真反思,转变传统观念,拓展侵财犯罪侦查模式,充实和创新侵财犯罪的侦查机制、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林立  杨剑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0,20(3):61-64,70
以多发性侵财犯罪为主要表现的流窜犯罪,一直是当前公安机关打击破案的"软肋"和"难题"。准确掌握其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侦查机制,是提高打击流窜犯罪效能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0.
街面犯罪是一种对人民群众人身及财产安全影响较大的多发性犯罪,也是一个城市社会治安状况的风向标、晴雨表。侵财犯罪是最主要的街面犯罪形式。从宁波市北仑区的情况来看,街面侵财犯罪发案率较高,街面盗窃"三车"案件多发,公共场所侵财犯罪较为集中。预防控制街面侵财犯罪,需要不断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并通过机构改革和勤务机制改革切实推进警力下沉,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提高街面见警率和对街面侵财犯罪的震慑力;同时要实现公共安全防范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