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4,(15):40-41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碰到一些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正所谓自古高手在民间,各路“开挂”高手的“独门”绝技,让你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2.
甘琦  尹辉 《当代贵州》2010,(8):27-27
<正>持续的高温无雨,盘县板桥镇大部分农作物枯死,山塘水井干枯,1950口小水窖成了"空壳窖"——2.9万人、1.6万头大牲畜饮水告急!决不能让一个人没有水喝灾情就是命令。"决不能让一个人没有水喝!"  相似文献   

3.
牟宜之是谁?冲锋陷阵的勇者、佳作迭出的诗人、长袖善舞的策反高手、心直口快的血性男儿;一个将诗魂与虎魄、深情与雅趣合而为一的山东大汉!我是中国人!谁抗日,我就听谁指挥1909年,牟宜之出生于山东省日照一个书香世家,受姨父丁惟汾影响,幼时便怀有"救国图存"之理想。1925年,牟宜之在李大钊等人的指引下加入共青团。二十岁  相似文献   

4.
<正>让龙袍亮起来、让建筑动起来、让瓷母时尚起来……在刚刚过去的"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活动,吸引了不少人走进传统文化、走进艺术现场。在很多网友眼里,故宫是个神奇的存在,常引来感叹:"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故宫!"它既是"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皇帝表情包,也是纪录  相似文献   

5.
热词     
《廉政瞭望》2014,(5):14-15
<正>点赞之交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不管你有任何动态,日志、状态、照片等,哪怕是你分享了一些糗事、伤心事甚至是一些灾难新闻,他都会在下面默默地点个赞,让人费解甚至愤怒。这都缘于这些人过分热衷"点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0,(18)
<正>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为了纪念先烈,激励人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3,(12):35-35
<正>1957年,刘少奇沿着京广线从北京到广州,视察了沿线很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除了和地方党委负责同志谈话外,还特意接触群众,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警卫员曲琪玉出于安全考虑,多次提建议说:"见面人员成分太复杂了,如果要与群众交谈,可以让地方组织一些人来。"刘少奇却说":你们做保卫工作的不要怕群众,你们心里有数就没必要怕,心里没数怕也没用!"1958年,中央提倡领导干部深入群  相似文献   

8.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五花八门的"奇葩辞职信"此起彼伏,竞相比"晒",什么"冬天太冷起不来""雾霾太大,我找不到公司的路",等等;也不知从谁开始,一些搏"眼球"、搏"出位"的"不雅视频",不断"抢镜",特别是一些网络直播平台上的"激情表演"丑态百出,挑战公序良俗的底线。面对这些现象,不少人或见怪不怪或麻木不仁,甚至围观叫好、争相效仿。这一现象既让人困惑更让  相似文献   

9.
<正>从事反腐败新闻报道近20年,贪官是接触最多的报道对象之一,今时今日尤甚。一天突然发现,对这个群体的媒体叙述,随着这些年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简而言之,就是从贪官不是人,到人是怎么变成贪官的。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的反腐案件总量比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反腐案件报道中,落马贪官跟我国古代民间戏剧中的贪官形象差不多,属于传统的"单细胞恶人型",套一句当时惯用的话,就是"其人其事,令人发指"。让人痛骂,这些贪官,怎么就那么坏呢!慢慢地,除了这种"简单粗暴"的贪官叙述,反腐报道开始揭落马贪官的"画  相似文献   

10.
正笔未落,泪满襟。总有这样一些人让我们感动!虽已远去,却在群众的追忆中"延续生命",在岁月深处写下崇高。他们的事迹予人力量,他们的精神催人奋进。"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一首《念奴娇》,  相似文献   

11.
汪金友 《前线》2016,(8):79-79
正北宋时期的状元宰相吕蒙正,曾经写过一篇《命运赋》。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至今读来,仍能让人如梦初醒、茅塞顿开。赋中说:"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人世间,有没有一个叫"命运"的东西,左右着人们的事业、生活和前程,不得而知。但天地不可能"周而复始",我们也不能"听由天地循环"。倒  相似文献   

12.
<正>【开篇的话】忽如一夜春风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2015最热词。在全国"两会"上,"双创"被这样定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大改革,也是历史的启示。国家的繁荣在于人民创造力的发挥,经济的活力也来自就业、创业和消费的多样性。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力、活力,以及人生价值,这正是每一个有梦想、有激情的青年人,或者中年人,  相似文献   

13.
微言大义     
《实践》2014,(4):22-23
<正>@人民日报【微议录:公务员涨工资?先别着急】一边是国考千军万马,一边是基层公务员连倒苦水。薪水低、压力大、被误解,抱怨无法改变公众对"公务员"和"贪官"的刻板联结。精简人事,高效服务,财政公开,给老百姓办好实事,到时再给你们涨工资!@常哲:办好实事再涨工资!@又见漫天飞雪:应该调整公务员的工资结构,让那些勤恳工作,认真为老百姓办事的人得到奖励,那无所事事、投机取巧的人减少收入,直至清退。这样既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热情,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服务,同时也不额外增加由于加薪给国家造成的支出。@昵称想半天:在这个全民都在提升福利待遇的大环境下,牺牲或  相似文献   

14.
抗疫,尽管艰难异常,但我们终将全胜,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也应当是全人类的共识。春暖花开时,生活仍在进行。一些工厂,复工复产启动,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生产;一些城市,必要的生活系统如餐饮业,已逐步恢复常态;不少小区,正逐步"解禁";不少学校,正准备复课……疫情平息了,我们躲过了这一"劫",重新享受生活的赐予时,千万不要忘了"铭记"。我们铭记中国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人的一生,会有一些痕迹留在心里,刻骨铭心;总有一些往事停泊在记忆里,成为永恒。1987年,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并为之做出重大贡献的革命先辈何长工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就曾用那深邃的双眼看着病床边的亲人,无限深情地说:"我多想再去看看井冈山啊,可惜我没这个气力了。江西山好水好,江西的人更好。据说在全国长长的烈士名单中,平均每六位就有一位江西籍的战士,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呀!井冈山的精神,会永存的!"  相似文献   

16.
识人于微     
近来,媒体不时披露一些地方的"好书记"、"好局长"、"好干部"落马,人们不禁大吃一惊,怎么也想不到这样的"好干部"原来却是个大贪官!究其缘由,这些所谓的"好干部"大都善于伪装,身着"迷彩服",让人真假难辨。一位有着多年反贪经验的检察官员曾经指出,"在用人问题上,一定要知人善任,识人于微"。此言可谓一语中的。  相似文献   

17.
<正>刘谦的魔术让人惊叹,然而一些贪官玩的"捞钱魔术",比起刘谦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刘有贵,曾任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副县长、六合区常务副区长,辞官下海后靠人脉资源,玩"倒地魔术",瞬间暴富。区长下海有底气  相似文献   

18.
<正>"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么哈?么哈?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曾几何时,一部小说《林海雪原》、一出京剧《智取威虎山》,使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家喻户晓。参军不到两年,却屡建奇功。杨子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他牺牲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轴,去追溯那段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如今好多人只知道"八年抗战",不知道"十四年抗战",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由于我们长期宣传的是"八年抗战",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的抗战史逐渐被历史湮没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段尘封的历史重新挖掘,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知晓抗联,了解抗联精神。抗联十四年的光辉历史,应该写进我们的大、中、小学教科书,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一无所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忘记这段历史,我们就对不起那些为抗战而献身的  相似文献   

20.
正1月20日,为应对疫情,海伦市实行城乡人员封户管控。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挨家挨户上门贴"封条"时,意外看到许多户居民门上都贴着留言纸条:"家中防疫人员已去一线工作,现家中两人,可以封门。向逆行者致敬!你们辛苦啦!""可以封门,不需要敲门,工作人员们辛苦啦!向你们致敬!海伦加油!"……一张张"理解万岁"的留言,让工作人员感动得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