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狱务公开是监狱司法属性的要求,也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深化狱务公开首先要克服监狱是保密机构的滞后观念,充分认识到这是程序参与原则的要求和体现。狱务公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塑造监狱公信力,同时也是监狱工作自信的体现和法治教育的生动形式。深化狱务公开应当进一步明确公开的责任、区分狱务公开的对象、完善狱务公开的载体与方式以及进一步扩大公开的内容与程度。  相似文献   

2.
2000年1月黑龙江省监狱管理局举行狱务公开新闻发布会,同年4月省监狱局发出《黑龙江省监狱系统狱务公开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于是全省各监狱上下积极行动起来。他们解放思想,勇于开拓,积极实践探索实施狱务公开的途径、措施和方法。监狱机关、监区、分监区相应地、分别地制定了一些实施狱务公开的制度。但从实践情况来看,这些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笔者粗浅提出强化分监区实施狱务公开制度化的一些设想。一、分监区实施狱务公开制度化的必要性分监区实施狱务公开制度化就是指分监区和干警实施狱务公开,应该共同遵守…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相较于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与社会大众的期待,监狱工作仍有许多不足和亟待改进之处,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狱务公开。狱务公开指的是监狱以适当的方式,将执行刑罚工作的主要依据、程序、结果,向罪犯及其家属和社会公开并接受广泛监督的一种措施。狱务公开是极为必要的,在我国施行具有理论及实践依据。可以说,狱务公开是我国目前监狱执行刑罚工作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执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监狱的执法环境发生了诸多新的变化:犯罪构成由相对单一向多样化转变、监狱结构由义务主体向权利主体转变、监管目标由狱内安全向狱外不再重新犯罪转变、狱务公开由封闭性向相对开放性转变。针对监狱执法环境的转型及现实之困惑,应落实完善法律体系、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能力、落实执法责任等调适之...  相似文献   

5.
狱务公开是指监狱机关将执法工作的主要依据、程序、结果,通过适当的形式,向罪犯及其家属和社会公开并接受广泛监督的一种举措,狱务公开工作的日常化、系统化、社会化是狱务公开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狱务公开工作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狱内侦查工作是我国监狱机关运用隐蔽斗争与公开管理相结合的方法,防范和打击狱内犯罪活动的一项专门工作.加强狱内侦查工作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坚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预防、制度预防和技术预防;扎实做好狱内侦查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狱侦工作职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规范减刑、假释建议书对于规范刑罚执行工作具有程序性意义,有利于提升监狱形象和执法公信力,促进刑罚执行工作与监狱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针对当前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建议书存在的证据缺少、内容过杂等问题,梳理减刑、假释建议书的概念和特征,建议制作统一的建议书模板,并结合深化狱务公开的要求,具体对建议书模板设计、内容设定等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清政府为国内外政治形势所迫,不得不实施一些“新政”措施,其中包括修订与狱政管理有关的法律。随着监狱改良思潮的兴起,以新式模范监狱建设为目标的监狱传统建筑模式改革,也提上清政府的议事日程,全国各地模范监狱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模范监狱具有自身许多好的优点,受经济财力影响,各地向清政府呈报的已建或正在施工的模范监狱并不多,许多省份仍在观望。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清末模范监狱也随着清王朝灭亡而寿终正寝。但清末模范监狱建筑推动了中国传统监狱模式的转型,顺应了近代狱制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监狱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一个国家刑罚发展与变化、治狱思想和制度变化的轨迹。监狱行刑思想、监狱管理制度、监狱形态等各个方面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飞跃都反映了监狱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都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以往的监狱文化。中国监狱文化的产生始自奴隶制时期。到了封建制时期,中国监狱形态及其管理制度进一步发展变化,监狱文化也进一步发展。新中国监狱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立了全新的监狱,树立了科学的行刑理念,创造了更加文明的中国监狱文化。中国监狱文化吸收和借鉴国际社会监狱文化的优秀成果,从封闭走向开放,形成了大融合局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务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很关键的一项工作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监狱党组织建设是监狱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强化监狱职能、推动监狱工作发展,以及贯彻“首要标准”等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此试从强化党员意识、优化班子结构、改进思想工作、注重内在培养等四个方面,阐述新形势下加强监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监狱面临的暴恐行为主要表现为:狱外暴恐人员劫狱、暴恐人员狱内闹事、暴恐头目狱内指挥犯罪等形式。就目前来看,监狱在反暴恐的机制、队伍、理念、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监狱应注重联合、科学布点、强化激励来完善反暴恐机制;监狱应组建机构、分类培训来建强反暴恐队伍;监狱应树立"反暴恐重在预防"的理念,警察在反暴恐行动中要坚守"21英尺法则",注重现代科技智能反恐。  相似文献   

12.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队伍稳定及监管安全等问题,当前监狱民警由于监狱、社会的压力和自身素质的影响面临着情绪状态不稳、职业倦怠明显,价值观念偏离,人际关系敏感、交往技能欠缺等心理健康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构建心理和环境、狱内和狱外防线,将最大限度地降低监狱民警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外接连发生暴狱事件。随着形势的变化,罪犯袭警、劫持人质、暴力冲监等成为我国监狱目前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暴狱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原因,具有极强的危害性,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暴狱状况,寻求应对暴狱问题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监狱巡回检察是检察机关主动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而推行的一项创新性监督制度,其在破除"人员同化、监督弱化、独立性缺失"等问题上效果显著。但从改革试点情况看,由于监狱巡回检察工作仍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运行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提高巡回检察监督的质效,有必要主动转变监督观念,通过加强巡回检察队伍建设、加强机关协作配合、加强信息智能运用等举措完善监狱巡回检察制度,确保监狱巡回检察工作能够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5.
清末监狱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又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改革奠定了封建狱制向资本主义狱制转型的基、础,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监狱法典,采用了西方监狱管理制度,培养了新式监狱管理人才,修建了新式监狱。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改革最终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但其经验和教训仍不失为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6.
监狱罪犯非正常死亡问题作为一项难题。应当从监狱管理制度、防控硬件机制、基层狱警观念、罪犯心理危机四个方面总结监狱非正常死亡现象存在的原因。加强监狱自身建设、创新监管方法加大投入、完善监狱管理立法力保稳定等防范监狱罪犯非正常死亡的有效措施,进而构建监狱目标管理制度、罪犯非正常死亡调查制度、罪犯非正常死亡国家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行政单位分为联邦、州、地方三级,所以美国的狱政单位也分为三级。联邦监狱由联邦司法部狱政局主管,州立监狱由各州的司法部或州狱政局主管,看守所由各郡的警长署兼管。被判处刑期在一年以上的囚犯,包括待执行死刑的囚犯,原则上送联邦或州立监狱,其他被判处一年以下刑期的轻罪的囚犯是送到看守所收押。美国的监狱有高度安全监狱和低度、中度安全监狱。高度安全监狱的建筑和设备都比较好,监狱周围有双重高墙加上通电铁丝网,四角设有了望塔,牢房内设三层囚室,每间面积约6×9尺,内有单人床,还有抽水马桶和洗脸盆。除了牢房外,还有接见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押犯结构、狱情和犯情的变化,监狱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安全防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我国监狱安全的严峻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对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挖掘,有助于构建新时期我国监狱安全的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创建现代文明监狱必须具备诸如环境、设施、监管人员素质、管理方法等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要求。当前 ,我国监狱的情况是投入少、任务重、社会期望高、干警素质较差、行刑效率低 ,原因在于监狱的结构不合理。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不改变的前提下 ,我们只能做一些外围性的工作 ,如减少在狱罪犯 ,进行社区矫正 ,促进行刑人道化 ,提高干警素质。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 ,开创监狱工作新局面 ,就必须不断加强监狱民警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队伍素质 ;为实现司法部确立的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总体奋斗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努力把监狱民警队伍建设成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法如山的合格队伍。这是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