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张薇 《廉政瞭望》2014,(15):68-69
“想想吧,我正在参加联邦调查局特工会议,他们在讨论如何捉拿间谍,如何辨别谁是外国特工,而我就是他们要找的人,而且就坐在他们中间。这是多么有精神上的优越感啊。”——罗伯特·汉森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8,(5):120-121
2007年,俄罗斯与英国之间因为间谍事件发生了外交争端,起因是俄罗斯方面缴获了英国特工所使用的一种做成石头形状的间谍设备,由此引起了各国军事爱好者对特工“秘密武器”的兴趣。以下是几种曾在各国间谍活动中被破解的间谍设备。  相似文献   

3.
正热门电视剧《伪装者》中的男主角之一,明楼是汪伪政府要员、军统特工代号"毒蛇",同时也是中共地下党一员,集多重身份并于一身,堪称传奇。明楼有没有历史原型?他是有历史原型的。明楼的原型就是传奇特工袁殊!在间谍圈里,双重间谍乃至三重间谍都颇为常见,但同时为五家客户做事  相似文献   

4.
间谍,这个被认为是带有浓厚冷战色彩的词汇,在冷战结束20年后的今天,再次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10名被美国逮捕的俄罗斯间谍7月8日在出庭时认罪,2天后,他们与4名在俄被捕的西方"间谍"互换。这是冷战结束后俄美之间最大规模落网特工交换,同时被媒体评价为"史上最快解决的间谍案"。  相似文献   

5.
许正 《党史纵横》2010,(4):28-31
出入豪门,穿行陋巷。他们潜伏敌营,卧薪尝胆,与狼共舞。一道电波就是一把利刃,一份情报能抵十万雄兵!他们是九死一生的红色特工!为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他们洒下一腔热血!  相似文献   

6.
正北海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紧靠大海,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侵略的步伐。东三省沦陷后,日本盯上了位于出海口的北海,总是寻找各种理由挑起事端,借机发动军事行动,妄图将九一八事变重演。当时,北海市内到处是日本的间谍,他们渗透在各个领域和各个角落,通过各种途径窃取情报。"北海事件"就是中国军人主动出击刺杀日本间谍的正义之举。因为此次事件发生于1936年  相似文献   

7.
思笃 《当代工人》2022,(2):52-54
2021年底,电影《007:无暇赴死》在国内上映,再度出山的邦德面临有史以来空前的危机,传奇特工007的故事在本片中达到高潮,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间谍这一职业的好奇和热议. 有关间谍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至《圣经》的远古年代,尽管间谍的黄金时代是在冷战期间,但这种世人曾经认为是"邪恶无疑"的神秘职业如今已被看作是国防网络中不可...  相似文献   

8.
国际视线     
《当代贵州》2011,(16):8-8
伊朗捣毁美间谍网络 5月21日,伊朗情报部宣布,伊朗侦破并摧毁了一个美国中央情报局建立的间谍网络,逮捕了30名涉嫌为美国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并在世界各地确认了42名中情局特工的身份。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2,(2):67-67
最简单的“无人机”:纸鸢 间谍能搞到情报是本事,如何将情报传递出去也是功夫。邮驿、烽火台都可以传递情报,但这并不能满足所有的间谍活动。为此,古人想了很多法子,明人何守法的《投笔肤谈》就有“封鸽代谍”的记载,利用鸽子来传递情报。但鸽子要训练,一般间谍也用不了。于是,古人用纸鸢作为传递情报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正>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工具,已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这一工具带给人们的却并非都是文明。近些年,网上陷阱、诈骗、黑幕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甚至出现网上特工窃密卖密等情况,网络事件频发多发。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悄然撕开众多伤口。近期,四川省国家安全机关针对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围绕我国国防军工领域实施情报窃取活动,开展了代号为"扫雷"的专项行动,一举破获4起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网上间谍案。4名嫌疑人均供职于同一家国防军工单位,互不相识,有的通过手机QQ寻找  相似文献   

11.
常家树 《共产党人》2005,(14):49-5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为了配合对中国的军事进攻,向中国境内派遣了大批特工间谍,秘密潜入各地,想尽一切办法刺探中国军事情报。其中,日军特工总部打人国民党中央政府核心的间谍,对中国初期战局威胁最大,造成中国军队封锁江阴要塞全歼日舰于长江水面的军事计划破产,几乎置蒋介石于死地,为此,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也付出生命代价……  相似文献   

12.
潘汉年是中国共产党内具有传奇色彩的情报特工人员。从1931年起,潘汉年转入对敌斗争的隐蔽战线,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情报生涯。在此期间,他先后在中央特科、中  相似文献   

13.
颜一  周景涛 《党员文摘》2006,(11):27-28
特工英勇 打入恐怖组织 玩命套取情报 英国挫败炸机阴谋后,有媒体披露。英国安全部门能打赢这场漂亮仗。主要仰仗一名打入恐怖组织内部的英国特工提供的情报。但实际上。这场胜仗的幕后还有一个功臣,它就是神秘的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经济的大潮中,经济间谍扮演着引人注目的角色。今天的经济间谍与昨天的“克格勃”截然不同。他们大都是以科学家、公司副总裁、商业专家、营业主任、公关经理的身份通过讲学、洽谈、参观、联谊等以及新闻媒界,获取他人的科研成果、工艺流程、科学配方、专利技术以及国家规划、企业决策。正是他们的情报使所属国快速富强,给企业带来意外的效益,使危  相似文献   

15.
王玉龙 《世纪桥》2010,(10):56-60
<正>在新中国第一个国庆日前夕,北京市公安局得到一个重要情报,说有特务、间谍可能在国庆节当天进行重大破坏活动。根据我公安人员的细致侦察,很快掌握了这个特务组织的人员和住址。这个特务组织的核心人物是个美国人,叫包瑞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24日凌晨,新华社发布消息:国家安全机关近日破获一批台湾间谍案件,共抓获24名台湾间谍和19名涉案大陆人员,摧毁了台湾间谍机关在大陆布建的秘密情报网。安全机关人士称,涉案台湾间谍对自己的犯罪活动均供认不讳,有关案件正在依法审理。在此之前,关于台湾间谍网在大陆被破获的传闻已在港台地区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在我党杰出的特工中,年仅18岁就打入军统局内部的张露萍是—位情报巾帼英雄。电视剧《风声传奇》就是根据她的事迹改编的。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06,(6):88-89
原苏联的克格勃(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分庭抗礼的庞大情报机构。克格勃的间谍们犹如一个个来无踪去无影的幽灵,无时无刻地在监视着世界的各个角落。然而现在,昔日训练有素的特工人员纷纷改换门庭,去担任诸如公司保安顾问、私人保镖等报酬丰厚的工  相似文献   

19.
环球     
《廉政瞭望》2011,(5):13-13
匈牙利 用间谍手段监察官员 据匈牙利电视台报道,该国政府今后将在反腐败斗争中使用秘密情报方法监察官员。具体是以间谍手段搜集官员是否正确履行职责的信息,不同意接受这种监察的官员将被自动解雇,而被监察者不会得到具体的监察资料,只被告知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张国庆 《廉政瞭望》2010,(17):60-61
被称为到美国偷取情报的俄罗斯人安娜·查普曼回到了俄罗斯,全球媒体都炒得沸沸扬的“间谍门”事件划上了句号。美国放走包括安娜在内的10名“间谍”,换回了4名被关押在俄罗斯的重要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