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49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任命邓小平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这一年,他与亲密战友刘伯承率领龙吟虎啸之师——刘邓大军挥师大西南,自此解放和经营西南近三年。直至1952年7月他奉调回北京。在西南局工作的这三年,是邓小平一生中最忙的三年。三年中,邓小平领导西南人民实现历史巨变;三年中,邓小平实现了个人生涯的华丽转身;三年中,邓小平从军事  相似文献   

2.
宋毅军  刘杰  冯婧 《世纪桥》2010,(14):8-13
<正>1949年7月14日,邓小平第一次来到北京(当时称为北平),他和刘伯承等人受领进军大西南的任务。1950年起,直至他1952年8月奉调北京工作,他在西南度过了三个七一党的生日。1950年七一党的生日纪念:召开纪念大会,发表关于主要讲党员作风和与党外人士合作问题的讲话1950年的七一,是邓小平在西南度过的第一个党的生日。6月13日,邓小平在重庆主持召开中共西南  相似文献   

3.
1920年秋天,邓小平乘船离开重庆,去法国勤工俭学.1949年秋天,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前委书记的邓小平和他的亲密战友刘伯承率领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挥师大西南的"重心"--四川.由西南山山水水养育出的、对西南情况较熟悉的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二野去解放、经营大西南,是众望所归,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4.
雷侃 《党的文献》2011,(3):123-124
1952年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在西南军政干部参加的一次大会上讲话时,连续12次使用了"国家可爱"这个词。这对于习惯讲短话的邓小平来说,并不常见。他说:  相似文献   

5.
正邓小平针对干部中的婚姻"改组"风,提出严厉批评:"这种现象如不纠正,不但影响工作,损害党的声誉,而且要垮掉一些同志。"1949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任命邓小平任西南局第一书记,在解放和开发西南过程中,邓小平始终重视党的建设。其中,有效纠正部分干部的错误婚姻观,这是当时西南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进城伊始,西南干部中出现婚姻"改组风"1950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公布实施。新婚姻法颁布后,西南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出现了一个离婚高峰期,离婚群体主要是原先封建买办婚姻中的受害妇女,她们要求获得婚姻自由。  相似文献   

6.
1949年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二野战军遵照中央指示,吹响了进军大西南的号角,邓小平也由此开始了两年零八个月的西南之行。这里,留下了他领导西南建设的丰功伟绩,也留下了他耐人寻味的亲情故事。1939年9月,邓小平与卓琳结为伉俪。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邓小平率领部队每解放一个地方,卓琳随后就带着孩子们也赶到那里。多年来,他们彼此信任、互相支持,从未吵过架。但进军西南的时候,邓小平考虑到行军路途遥远,地形复杂,危险性大,便打算不带家属。这天,邓小平对卓琳说:“这次进西南,你们就不要去了。”话音刚落,卓琳赶紧说:“不行。你们老是把我们丢下不管,这次我一定要跟着你去。”斩钉截铁的回答让邓小平有些始料不及,正准备答话便又被卓琳给堵了回去:“我是共产党员,你砍我的头我都得跟着你去。”看这气势,邓小平没办法,只好同意随行。但随行的路途困难重重,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国民党散兵游勇、潜伏特务、土匪、地主武装的突然袭击。为了保证首长和家属的安全,二野作了充分准备,专门组建了一个内卫班,警卫员都是从各纵队抽调出来的战斗骨干。1949年11月1日,刘邓向第二野战军发出了进军川黔的命令。刘邓指挥部紧随三兵团之后出...  相似文献   

7.
受命领军进藏 1950年1月,新中国成立才三四个月,毛泽东提出"进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主张.进军西藏的任务最后落到了西南局身上. 西南局领导人刘伯承和邓小平接到任务后,开始商量进藏人选.邓小平吸着烟,深思许久,对刘伯承说:"让十八军的张国华去吧!"刘伯承笑了:"我也正打他的主意."  相似文献   

8.
正"这个会议不拘形式、自由发言,报告也不拘任何形式,也不要呼口号,也不要鼓掌,或什么三鞠躬,有什么讲什么,主张什么讲什么,是好就说好,是坏就说坏,老老实实。我们开一个老实会议,以老实的态度作风来开这个会。"这是邓小平1951年5月29日的一个批示。当时他是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司法工作会议计划出会刊,准备登载他在会议上的讲  相似文献   

9.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为主要领导的中共中央西南局进驻重庆,带领西南人民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西南地区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重庆留下了他们领导西南建设的光辉业绩,也留下了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确定了三位首长的排名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36号的市委大院,曾是西南局所在地,属于原国民党时期的"大溪别墅"区。1949年11月,西南局在二野进军大西南至湖南常德时正式成立,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别  相似文献   

10.
写在前面     
正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这位老共产党人的赤诚胸怀和肺腑之言。他一生都在脚踏实地践行着这一誓言。作为开国元勋,邓小平革命的步伐是那么坚定铿锵,革命的足迹是那么闪亮清晰:从勤工俭学寻真理到红军时期播火种,从跃马抗战展雄风到挥师决战求解放,从西南平匪固边陲到建国初期建功业……  相似文献   

11.
正"过好胜利关,不做李自成",是当年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的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一个共同回答,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等人主政西南的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西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十分特殊,邓小平及其领导的西南局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政治上,西南曾是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巢穴,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社会情况十分复杂;国民党在溃逃时潜伏的大批残余势力,同地方封建势力勾结,组织土匪,发动暴乱,企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能否剿灭土匪、肃清匪特、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  相似文献   

12.
宋键 《世纪桥》2010,(16):42-44
<正>题词是邓小平最富个人特色的领导艺术之一。1949年底至1952年7月,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等职务,他和刘伯承、贺龙等负责领导西南地区建设。邓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刘邓大军解放并接管了西南重镇重庆。位于中山四路36号的市委大院是当年中共中央西南局所在地,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都住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红岩春秋》2014,(3):22-23
正所谓德、才、智,第一是德,看他是否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党的事业。第二是才,是指工作的能力。第三是智,看他能否联系群众。——《克服西南工作困难要掌握好三个法宝》(1949年9月20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第8页要依靠工人群众揭发贪污分子、特务。没有工人群众,我们工作是做不好的。——《在重庆市军管会第一次接管干部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1月4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第52页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2月16日,在邓小平逝世20周年之际,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与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在重庆联合举办了“人民之子——邓小平经典图片展”。展厅里,人们在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前流连驻足,仔细观看。邓小平,多么令人难忘的名字!重庆人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主政大西南时期那些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6.
正邓小平主政西南期间,正值中共进城"赶考"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当时,摆在他与西南局面前的"考题"可谓错综复杂、艰深难解,而承担重担的西南党组织不仅存在党员干部严重不足的客观困境,且存在部分干部在胜利面前滋生骄傲自满、功臣自居、贪图享受、官僚主义等主观倾向。西南公安部的一位干部,就曾向组织讨价还价:"不让我当处长、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主政大西南期间对党的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儒沛 《探索》2004,(5):23-27
新中国建立初期,邓小平同志主政大西南2年零8个月,是他辉煌人生的壮丽篇章之一。在这期间,他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大西南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对党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逐步成熟作了重要准备。认真研究和运用邓小平同志主政大西南期间抓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今天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入滇之前对云南民族团结的思考1949年6月,宋任穷受命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团长。在南京组建西南服务团时,他努力学习西南少数民族知识,并请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给大家作报告,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同时,他积极组织力量为西南服务团编写西南各省有关情况的资料和相关政策汇编,以便为服务西南,特别是搞好民族团结做好知识储备。9月3日,宋任穷在南京主持召开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  相似文献   

19.
到西南去     
正1949年6月2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第二野战军"小平入川",将领导解放大西南的重任交给邓小平。在进行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邓小平把筹建随军干部队伍的工作纳入了总体部署。经过紧张的筹建,6月12日,西南服务团第一团在上海成立。至9月,西南服务团共招收学员1.7万余  相似文献   

20.
1949年,蒋介石溃逃离开大陆之前,亲自部署在西南地区建立"反共复国"基地。他在这里共纠集了国民党残余军队和地主恶霸土匪武装10万余人。其中位于云南、贵州、四川、西康四省结合部的昭通地区匪情尤为严重。这里有一支3000多人的封建民族武装"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司令龙绳曾是云南有名的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