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拥抱慕课     
<正>慕课的这种针对全民的创新式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解决终身教育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借助慕课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体系,需要做出战略性的决策。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是个新事物,对它的概念和基本含义,人们还有分歧。慕课是一种突破性、战略性、颠覆性的教育变革,抑或仅是一种可用可不用的教学工具,大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随着慕课的浪潮传入我国,我国教育界迎来了慕课热。慕课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慕课的相关介绍,在人们理解的基础上,详细论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慕课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挑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有了慕课,人们的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还可根据兴趣自由选课,让学习不再枯燥,回归求知爱真的本质。慕课的涌现,将使学习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身边的现实,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再者,慕课将成为纾解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模式。至今虽仅有三年的历史,其教育思想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初。  相似文献   

4.
莫凡 《长江论坛》2016,(6):16-19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状况具有一定渗透作用,这种渗透是通过学术研究渠道和新媒体渠道进行的。现有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政课"平台在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渗透中存在若干不足。要弥补这些不足,必须实现"平台创新",将"慕课"元素与"创客"元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慕课"平台与"众创空间"平台。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在哪儿,优质教育都是稀缺资源,未来也一样,不可能人人都进清华和哈佛。所以,未来教育一定是优质资源全球共享!这是一个重要的理念,一定是开放的,走出去,引进来,优质资源全球共享,就是教育国际化。一目前慕课的发展形势是快速发展、竞相探索和逐步落地。从2010年10月一直到最近,全球慕课数量持续增加,据美国Class Cental统计,截止2015年末已经4200门,  相似文献   

6.
田莉 《传承》2015,(3):52-53
"慕课"是教育全球化、信息多元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正在迅速崛起。高校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慕课"的兴起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带来新机遇、提出新挑战。面对"慕课",应当积极思索如何抓住机遇,理性应对挑战,特别是如何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促进"慕课"与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缩写,现已成为稳定实用、广泛流行的教学基本模式。其内容覆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众多方面,引发了大学传统学习形态的根本性改变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迁,给教育技术手段、教育观念、体制机制、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过程等带来了深刻影响,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  相似文献   

8.
慕课虽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发端的,但随着云技术和互联网业的迅猛发展,其产生的“鲶鱼效应”将对我国高职教育产生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导致我国高职教育的变革。基于此,文章旨在通过慕课可能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管理、教与学、课程、师资队伍、学习与教学的考核与评估等许多方面,甚至包括高职教育的形态产生的影响和冲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提出相对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预案和对策,从而促使我国高职教育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注定会对各行各业乃至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革命性变化。2011年秋发端于美国的慕课(MOOC),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革命。MOOC的出现,凭借着博客这一传播媒介迅捷发布之后,得到加速推广与应用。博客空间里自称理论家、哲学家的新生代们赋予其"MOOC"的名号并宣告MOOC的来临。(1)美国《纽约时报》发文称2012年为"慕课元年"。(2)然而,随  相似文献   

10.
郑言 《政策瞭望》2012,(7):54-56
近期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专题论述了当今全球范围内工业领域正在经历的第三次革命,即数字化革命。一系列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让数字化革命正在我们身边发生——软件更加智能,机器人更加巧手,网络服务更加便捷。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也会对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它将改变制造商品的方式,并改变就业的格局。第三次工业革命意义何在?其对制造业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需要予以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马秀娟 《半月谈》2004,(7):66-67
父亲去世后,我跟随当民工的妈妈来到新疆上学。由于用的课本不一样,所以开始我对老师讲的课一点都不明白。再加上我有一口浓重的方言,每当开口说话时同学们便哄堂大笑,所以我  相似文献   

12.
(一) 距今一万年左右,人类迈进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由此发生第一次大突变,延续三百多万年的采集、狩猎经济被农耕、畜牧经济所代替,人类从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人类历史上这一伟大的转折,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把这个突变称之谓“新石器时代的革命”。近年来,有学者对此作了进一步发挥,认为:所谓新石器革命,即农业革命,是一次经济革命,它唯有近代的工业革命才可比拟。它的作用集中表现为通过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导致文明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是现代宽带技术和终端多样化,基于无线网络和手持终端的学校,这样的教育方法开始实践,教育可能会进入一个互利师生的时代。慕课来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程万泉 《时事报告》2013,(10):54-54
近年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不胫而走,全世界似乎都兴奋不已。然而,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进行冷静分析后,我认为在未来十年之内第三次工业革命都难成现实。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的管理教育中,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就会导致出现战士不服管的现象。通过对战士的调查了解,结合自身带兵体会,我认为最令战士反感的管理教育方式有以下10种:  相似文献   

16.
闲暇教育及其教育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能东 《理论月刊》2003,4(10):68-70
闲暇教育不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仅仅“培养人的闲暇生活技能”的教育。闲暇教育其实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它是对教育功能的新拓展,是教育实践活动视域的转换,是教育生活方式的新变革。  相似文献   

17.
谈教育心理三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晓玲 《湖湘论坛》2003,16(1):71-72
我在教育战线上已经整整工作了二十三年 ,对教育心理进行过一些探讨 ,前几年写了一篇《吸引力、渗秀力、感染力———党校教学方法谈》一文。现就课堂教育心理三效应谈谈个人的看法 ,与同行们磋商。磁力效应俄国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设》一书里介绍 ,俄国有一位长达三十多年教龄的历史课教师 ,上了一堂“使听课的学生和教师们都着了迷 ,甚至连记录也忘了记”的课。有人问他这堂课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 ,这位历史课教师答道“我准备了一辈子”。这位教师的回答发人深省。它说明了一堂具有“磁性”的课 ,必须是科学的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8.
调查表明,公安院校公选课在课程设置、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亟需改进的问题。慕课具有资源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设计多样等价值要素。在公安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引入慕课是推进现代技术运用与开放性教育的有益尝试,也是大数据条件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3,(7):F0002-F0002
2013年6月28日至29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和全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以及自治区政协主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副主任,来到革命老区东兰县,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弘扬革命精神,践行群众路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实地感受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崇高情怀和优良作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集体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课。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同志指出,思政课教师要讲好革命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部编教材选用的革命故事融“人、事、物、魂”为一体,以生动感人的英雄情节、不忘初心的使命情怀、勇于胜利的乐观精神和红色传承的思想情感,成为我们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