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表达9000万家乡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表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四川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也是他一生奋斗的起点。面对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他秉承四川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表达9000万家乡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表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四川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也是他一生奋斗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5岁进私塾发蒙.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中学.1919年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从此接受马克思主义而走上革命道路,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对自己的家乡四川这片美丽的沃土也十分热爱和关心.建国后,连同主政西南地区一起计算,他十次回四川,满腔热情地关心、支持四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一生都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并用最具体的行动来实践。在邓小平故居前,有一雌一雄两株铁树,据记载,这两株铁树极有灵气。1978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时,它们便开出鲜艳的花。而且10多年来年年如此,无数中外游客一饱眼福。邓小平离家到法国勤工俭学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家里人知道他的秉性,家乡人和他是心心相印的,在他的故乡把环保工作做得特棒。1997年国务院公布邓小平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5.
<正>1986年2月,邓小平同志结束最后一次四川之行。四川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1952年7月,他到中央工作后,先后9次回四川视察。对于家乡美丽的沃土,邓小平同志十分热爱和关心,满腔热情地支持四川的改革与发展。本文讲述了邓小平同志关心四川农业、农村、农民的故事。"这个样子搞农业是大失败"1958年9月,四川绵阳和遂宁两个地区合并为绵阳地区,人口达到1000多万。这时,"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正搞得轰轰烈烈,绵阳地区全年有10万吨钢铁的生产任务。当时绵阳从农村抽调了110多万从来  相似文献   

6.
龙在宇 《廉政瞭望》2014,(17):25-27
上世纪70年代末复出之后,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曾四次踏上天府之国的土地。巴山蜀水间,留下了伟人的一段段佳话。邓小平与四川之间,注定有太多的故事。一口浓浓的川音,伴随了伟人的一生。邓小平爱吃四川豆瓣、川味回锅肉,直到晚年,既对家乡生产的布鞋情有独钟,又调侃“家乡人给小鞋穿”……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70年代末复出之后,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曾四次踏上天府之国的土地。巴山蜀水间,留下了伟人的一段段佳话。邓小平与四川之间,注定有太多的故事。一口浓浓的川音,伴随了伟人的一生。邓小平爱吃四川豆瓣、川味回锅肉,直到晚年,既对家乡生产的布鞋情有独钟,又调侃"家乡人给小鞋穿"……  相似文献   

8.
《党建》2008,(3)
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还是在轰轰烈烈的和平建设时期,一辈子生活朴素的邓小平始终对家乡四川的圆口布鞋情有独钟。他的妹夫张仲仁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也是富有革命传奇色彩的一生。在艰难的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曾先后4次来到宁夏,在宁夏各族人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并将永远鼓舞我们沿着他所开创的伟大事业奋勇前进。 风华正茂塞上行 1926年初,邓小平离法赴苏,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学习。岁末,邓小平同志接到党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既是他一生行动准则和心声倾诉,也是他一生的实践总结和价值趋向。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可以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大历史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当中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并做出卓越贡献的惟有邓小平。“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①在邓小平百年诞辰到来的时候,让我…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在改革开放之初成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四川这些出色表现和辉煌成就与邓小平同志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1975年,邓小平对家乡农业的关心为四川农村改革做了重要的准备;在改革起步阶段,邓小平的精心指导并促成四川省委迅速制定出《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规定》(简称《十二条》),使四川农村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改革遭遇重重阻力之时,邓小平旗帜鲜明的大力支持,坚定了四川人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四川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今天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追忆小平同志的卓越贡献,我们更加怀念亲人邓小平同志。回顾四川20年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展望跨世纪的宏伟前景,必将激励全省人民以更大的热情去夺取改革和建设的新胜利。 改革开放20年,四川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川是我国改革起步最早的省份之一,20年来,我  相似文献   

13.
正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邓小平是著名的体育爱好者。他一生酷爱体育活动,提倡并积极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健身运动。散步、洗冷水浴、登山、游泳、桥牌、足球等体育运动,都是他十分喜爱的项目。在漫长的革命实践活动中,他始终倡导体育运动,且身体力行,参与体育锻炼,铸就了坚实的身体和钢铁般的意志。同时,邓小平也喜欢观看各种体育赛事,对体育有着深刻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强盛,为世界的和平与进步而奋斗的一生。他朴实的语言、坚定的意志、硬朗的性格、务实的作风、果敢的决策、敏锐的洞察力,给国人和世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所锤炼出的崇高人格,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综观邓小平一生的理论和实践,笔者认为,邓小平的伟大人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张曙 《党史文汇》2014,(7):11-17
正"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毛泽东1951年的这番评价,包含了此前10多年他对邓小平卓越才干的所有肯定1951年9月3日,民主人士梁漱溟与毛泽东共进晚餐。席间,他向毛泽东汇报了他几个月来在四川考察土改运动的收获,谈到他对四川工作和对邓小平的印象时说:"解放不过两年,四川能出现这样安定的情势,不容易。解放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是四川广安县人,故他对成都有着特殊的感情,把成都当作自己的家。他曾对人说:“回到成都就等于回到了家乡。”他爱吃成都的小吃,什么炒豌豆尖、拌折耳根、炒回锅肉等,都吃得有滋有味。他喜欢喝成都的盖碗茶,爱看老工人师傅用长嘴的铜壶吆喝着掺茶滴水不漏的精湛技艺。 除此之外,邓小平同志对成都的文化艺术和名胜古迹,也非常欣赏,几乎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他曾三次考察全国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五次参观了杜甫草堂;五次浏览了武候祠,还到过望江公园、新都宝光寺等地,给成都人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一贯提倡创新精神,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开拓,就是革新,就是走前人所没有走过的路。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他把创新作为行动的动力,把创新精神贯彻到革命行动和建设事业中,并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升华着自己的创新思想。一、邓小平创新思想产生的基础1.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创新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4,(17):20-24
无论如何,在纪念邓小平的各类文章中,四川郡是少不了的一部分。不回到那个年代,或许无法充分理解那份情感。我们并非要浓墨重彩去展开邓小平往历史舞台上的大时代。而是尽可能找齐一切符号,还原邓小平和家乡之间的点点滴滴,并把这些韵味,沉淀在时间的河床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几十年时间里,发现、培养和使用了大批领导干部,也保护和重用了许多科学技术人才,并且在党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组织路线基础上,形成了他正确的用人观。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以及此后大批德才兼备的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涌现,科技人才辈出,都与邓小平实行正确的用人观分不开。可以说,知人善任是邓小平一生工作重大特点之一,也是他的重大功绩。  相似文献   

20.
正邓小平在战场上是叱咤风云的将帅,在牌桌上则是精通牌艺的高手。1981年,世界桥牌记者协会给邓小平颁发了桥牌荣誉奖。1989年,世界桥牌联合会又向邓小平颁发该会最高荣誉奖——金奖。这些都是奖励他对世界桥牌事业的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对邓小平来说,打桥牌既是一项脑力劳动,也是一种特殊的休息方式。他说:"惟独打桥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能充分休息。"他打桥牌是20世纪50年代初在四川学会的,后来桥牌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