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维政 《世纪桥》2009,(16):39-41
我珍藏着一张发了黄的二寸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宽宽的额头,四方脸庞,眼镜后面一双有神的眼睛正慈祥地瞅着你。 这照片上的人,就是我父亲的亲密战友——冯仲云伯父,照片是1966年9月他当面送给我的。  相似文献   

2.
一张照片的诗情画意王世春,尹世全12寸彩色照片,挂在厂长办公室,挂在职工家庭,挂在全厂人的心窝里,也挂在客户的敬意之中。这张不寻常的照片,描述着峰雌的过去,预示着辉煌的未来;是首震撼人心的创业之歌。苦的追思这幅照片,摄于渠江砂砖厂建厂10周年之际,以...  相似文献   

3.
这是悬挂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办公室墙壁上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背景是几间旧民房,毛泽东坐在一张白布躺椅上,嘴上吸着点燃的香烟,神态怡然自得,脸上露出快慰的笑容,躺椅旁边放着一双崭新的布鞋。《新湘评论》今年第4期的《红毛线,蓝毛线》一文选发了这张照片,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馆陈列大厅里,有一张周恩来巨幅照片,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摄影留念。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刚毅;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这幅照片就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照片的作者是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也感人至深。去年岁未,因去北京征集文物有机会再次接触周恩来的侄儿、原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周尔钧将军,周恩来侄媳、中央电视台高级编导邓在军女士,同时就此照片的拍摄情况采访了她们夫妇。周将军和邓导在拍摄…  相似文献   

5.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馆陈列大厅里,有一张周恩来巨幅照片,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摄影留念。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刚毅;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这幅照片就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照片的作者是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也感人至深。去年岁末,我因去北京征集文物有机会再次接触周恩来的侄儿、原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周尔钧将军,周恩来侄媳、中央电视台高级编导邓在军女士,同时就此照片的拍摄情况采访了他们夫妇。周将军和邓…  相似文献   

6.
我珍藏着一张珍贵的照片,这是一张周恩来总理巡视我厂总装现场时拍下的照片。它记下了1962年6月20日,那令人难忘的时刻。因为照片的底版和一起冲洗的其他几张照片,在十年动乱时散失了,这张照片就显得更为珍贵了。我们提前得到了工厂的通知,周总理将到总装车间伊尔二十八飞机修理总装配现场巡视。消息传开,职工们情绪激动。当时的总装车间是为应付苏联政府突然撕毁军援合同、撤走在华专家,我们面临着军备不足的困难局面,而建立的修理伊尔二十八飞机的车间。为了加快修理的步伐,车间设立了分解、铆接、零件加工和总装配四个工区,有…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馆陈列大厅里,有一张周恩来的巨幅照片,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摄影留念。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刚毅;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这幅照片就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8.
晓鸣 《党史天地》2007,(9):38-39
在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一区一幢单元楼里,装修朴补无华的房间,一张书桌的玻璃板底下,嵌着三张毛主席与身边工作人员合影的照片。在毛主席身边站着一位风华正茂的中年人,他叫庞恩元,是毛主席的厨师。当年他刚跨人“不惑之年”,而今,已是78岁高龄的老人了。我的采访就从这几张合影照片谈起。  相似文献   

9.
刚到颜炳华的家里,他就把所收藏的老照片一张张地摆出来,每张照片都附带着他自己写的说明材料。照片上都是一身戎装的飞行员,雄姿英发,目视蓝天。他们都是志愿军空军十五师四十五团的战士。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陈列大厅里,有一张周恩来巨幅照片,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摄影留念。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刚毅,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这幅照片就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照片的作者是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也感人至深。1973年1月6日,洛迪先生作为意大利《时代》周刊的记者,随同意大利外长朱塞佩·梅迪奇访华。9日下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意大利外长梅迪奇率领的访华代表团及随行记者,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  相似文献   

11.
在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档案室里,珍藏着一张特殊的题词照片,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2,(12):24-24
1973年8月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一条新闻:毛泽东主席会见应邀回国访问的美籍华人李振翩教授夫妇,并配发了一幅毛泽东与李振翩亲切交谈的照片。从照片上看,毛泽东的表情极为关切,而李振翩则轻松笑谈着。李振翩是什么人,毛泽东为什么要邀请他回国访问?这张照片后面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3.
晓鸣 《世纪风采》2007,(7):39-40
在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一区一幢装修朴实无华的房间里,一张书桌的玻璃板底下,嵌着一张毛主席与身边工作人员的合影照片。在毛主席身边站着一位风华正茂的中年人,他叫庞恩元,是当年毛主席的厨师。  相似文献   

14.
老照片     
刘利华 《河北党风》2003,(10):55-56
我随身装在上衣兜里的工作证,夹着一张照片,只有一寸,还是黑白的,就是我们办身份证常用的“大头照”,一看就知道是谁的那种。  相似文献   

15.
在江苏省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陈列着数百件文物和数千张照片。在陈列馆第三展厅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沿着伟人足迹前行”寻访团的成员正在仔细聆听讲解员热情的讲解,忽然,听见寻访团副团长乔泰阳兴奋地喊声:“这是我父亲。”大家循声望去,只见乔泰阳激动地用手指的那张照片.醒目地挂在展览墙的正中。这是一张陈毅和五个人的合影照片,可是令人费解的是谁也不知道照片里的五个人中哪一位是乔泰阳的父亲乔信明将军,  相似文献   

16.
在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档案室里,珍藏着一幅雷锋题词的照片,上面写着:亲爱的刘成德战友:您是优秀的共青团员,是我永远学习的好榜样,为了共同完成党的事业,我给您留上几句话:  相似文献   

17.
在重庆红岩村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 1945年毛泽东同三位美国士兵的合影照。关于这张照片的情况,当时重庆的各家报纸皆无登载。直到 1976年照片上的三位美国士兵来华访问,这才弄清照片的由来。 美国士兵对周恩来说: 我们想见毛泽东主席   照片上的三位美国士兵,是当年美国驻华第 14航空队总部的工作人员:霍尔德·海曼、爱德华·贝尔和埃德尔曼·杰克。他们于 1944年来华,先后到过上海、昆明,后调往重庆。在中国历时一年多,目睹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一心打内战,他们深为不满,逐渐感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希望。他们向往…  相似文献   

18.
张米扬 《党建文汇》2006,(12):42-42
这幅照片名为《攻克柏林的胜旗帜》,是苏联摄影家哈尔杰拍摄的。照片上一名红军战士高高地悬站在建筑物柱顶盘的檐口,面对燃烧着的柏林,正将一面苏联国旗插在建筑物最高处。这面旗帜的升起,标志着法西斯第三帝国的灭亡。然而在升起这面胜利旗帜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走进大港油田采油一厂二队队部,文化走廊里一张张反映员工工作生活的照片引入注目。其中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卜,一名年轻的女工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扒拉着算盘。照片上的人叫马月娣,是计量站上的采油女工。提起这张照片,不光马月娣本人,就连周围的同事也为之自豪:1982年采油厂开展了“百行百业创一流”活动,马月娣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谨认真的态度,荣获了“百万项数据无差错”行业能手荣誉称号。当时采油厂为能手们留下了珍贵的纪念——给每位能手拍了一张工作照。  相似文献   

20.
捷文 《党建文汇》2006,(9):45-45
1993年苏丹大饥荒时,一只兀鹰紧盯着一个因饥饿而伏在地上的小女孩。就是这张照片,它以最显著的方式表明了人性的倾覆。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仅用一张照片就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整个非洲大陆的绝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