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性 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低,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拉大.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有80个,其中在民族自治地方有56个,占全省的70%,民族地区贫困面大、发展滞后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据统计,在2008年全省贫困人口550万人中,民族自治地方贫困人口312.9万人,占全省的56.89%.2008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GDP 9 534元,比全省低3 053元.17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委会农民人均纯收入1 629元,比全省少1473元,景颇、佤、拉祜、傈僳等4个特因民族基本上处于整体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2.
河源市经济基础较差,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少。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为68.6亿元,人均占有量为2219.2元,仅为全省平均9513元的对.3%;1996年地方财政收入为1552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26%,在全省属经济次发达地区类型。在经济力量相当薄弱的条件下,如何做好财政工作,振兴地方财政,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经济次发达地区的财政能不能有较大的发展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河源市地方财政收入(分税制新口径)的完成实绩(按可比因素)为13055万元,比1993年增收4506万元,…  相似文献   

3.
郭绍建 《今日民族》2007,(11):57-59
施甸县位于保山市南部,是个多民族县,辖区内有2个民族乡、12个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在全县占当地居民人口总数1/3以上的自然村有122个,居住着彝族、布朗族、回族、傣族、佤族等22种少数民族。2006年底,全县少数民族人口2.5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7%。2006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人均纯收入780元,为全县人均纯收入1846元的42%;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为全县人均占有粮食387公斤的78%。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人口93O多万,全省86个县(市、特区、市辖区)都有比例不等的少数民族分布,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贵州的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然而经济的发展却不能令人满意,富饶的资源与落后的经济间存在鲜明的反差,那么是否能通过开发矿产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从而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呢?  相似文献   

5.
从1990年起,贵州省民委每年安排20万元民族卫生经费,用于全省9个地、州、市的民族乡(镇)卫生院建设。7年中,共安排经费140万元,补助帮建了70所民族乡(镇)卫生院,其中,黔东南自治州14所、黔南自治州14所、黔西南自治州14所、毕节地区7所、铜仁地区7所、安顺地区7所、六盘水市3所、遵义地区2所、贵阳市2所。从面上基本覆盖了全省民族地区。为了深入贯彻1996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具体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总结我省民族地区乡(镇)医疗卫生的发展成就和经验教训,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  相似文献   

6.
萧山区是浙江省经济强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全省区(县、市)领先地位。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12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4835万美元,财政总收入18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8.17亿元。在发展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分析 1.“八五”以来,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98年,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GDP)264.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2.05亿元,第二产业79.91亿元,第三产业62.1亿元,分别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6.2%、30.3%、23.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440元增加到1998年的1259元;人均产粮由1990年的247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328公斤,增长…  相似文献   

8.
姚安县少数民族居住分散,没有民族乡镇。目前,在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39个村公所(办事处),有27个农村医疗卫生所(室)。为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在民族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县民委每年拿出2万元作为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补助经费,专项拨到各村医疗卫生所(室)。同时,配合卫生部门每年选送部分乡村医生到省、州进行培训,提高医疗水平。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所(室)危房多、设备差等困扰农村卫生建设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为民族地区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  相似文献   

9.
位于贵州省东部,铜仁地区西部边缘的思南县。全县国土面积2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3万亩,总人口56.1万人,农业产值和提供的财政税收占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县。有土家、苗、他佬、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26.2万人,占总人口的46.7%,有14个少数民族乡,占全县乡级建制的52%.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发展投入诸因素的制约,我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现象突出,1995年人均财政收入仅62.55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95元(含价格上涨因素)贫困人口达27万人,这就是思南县贫…  相似文献   

10.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政策。在这个基本政策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尽力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速度,国家在财政上特地设立了各种扶持专项资金。我们贵州省在这些专项资金中,享受有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少数民族聚居建设费、少数民族机动金以及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等,每年扶持的总金额八千多万元。这些扶持资金,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公路建设、农村电话建设、文教事业建设、医疗卫生建设、水利建设、水电建设、农林牧业和轻手工业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4个。1988年全省少数民族人口938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1.4%。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55.%。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形势怎样,直接左右着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为了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逐步推行民主改革,并在各方面给予关怀和大力扶助。良族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张百如 《创造》2003,(10):4-5
边沿少数民族特困地方如何通过扶贫思路创新,我认为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困地区迪庆州而论,地处滇川藏三省结合部,是地州离省城较远的地方,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差,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到2000年底,全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45美元,只占全国人均GDP的43%,占全省人均GDP的65%,农民人均纯收入700余元,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财政自给率仅9%,工业化水平只有20%多一点,城镇化水平只达14%,贫困人口占总人口45%多。像这样的地区如何跟上全国全省同步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出路只有…  相似文献   

13.
贵州位于祖国大西南的东南部,是一个拥有12个民族的贫困山区省份。全省人口3000多万,少数民族占31.4%;全省土地为175000多平方公里,民族自治地方占50%,可耕土地只占总面积的10.6%,平均每个农民只有耕地不足一亩。据1985年统计,每个农民平均收入为303.57元。每年全省尚需国家回销粮食十多亿斤,补贴经费六亿元。据此,研究贵州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把研究贵州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课题。而农村实际大多数系民族地区。 本文通过对贵州农村文化长与短的分析,粗浅地提出一些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扬长补短的见解,仅供群文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科技兴国”思想为指导,坚持实施“科技兴滇”、“技术跨越”发展战略,把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开发推广作为“九五”云南十三项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一,依靠科技帮助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运用科技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加快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全省35个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推广县中,有32个民族自治县(其中有31个是贫困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推广应用主要面向民族贫困地区。1998年全省有250个乡镇、2412个行政村、594737户农户参加了…  相似文献   

15.
宋兴举 《创造》2004,(8):14-16
县级政府是中国政权组织构架中十分重要的一级组织,县级财政是维持县级政府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县级财政的实力和规模影响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反映。按不可比口径,1998年,云南126个县中,财政不平衡县最多时达106个,占总县数的83%,赤字金额为11.7亿元。2000年,全省128个县,收支不平衡的县达126个。县级财政的实力不足,削弱了全省经济的实力,制约了县级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几年,云南财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勇彪 《观察与思考》2005,(14):60-61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自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实行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推动下,丽水市全面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工业经济,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37.18亿元增至2004年的264.57亿元,年平均增幅13.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人均GDP2004年首次超过全国和25个欠发达县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2000年至200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6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04%.……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1993年岁末的钟声,素以“京津走廊上的明珠”闻名的河北省廊坊市,又传出令人振奋的喜讯:全市农村人均在全省率先突破双千大关,310万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达53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41元;国民生产总值达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工农业总产值达202.1亿元,比上年增长32.7%;财政收入达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全市社会安定,群情振奋 ,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05,(10):1-1
本刊讯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云南省委决定:从明年起,省级财政每年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00万元。同时,省委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省委要求: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民族自治地方高等级公路到州;二级或三级公路到县;硬化路面到乡;实现县乡公路通畅,乡村公路通达和村村通路。此外,提高村村通电话率,并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还有,加快水利和农村能源建设,要使边境县(市)和民族乡90%以上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得到解决,有条件的自然村农户基本用上沼气等洁净能源。“十一五…  相似文献   

19.
医疗卫生是重大民生问题。近几年来,全市把缓解群众"看病难"作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卫生发展建设投入持续增加,三年来全市财政安排卫生支出477亿元,年均增长27.8%,其中安排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到近4亿元。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但与实现"看病难"三年明显改观、五年基本缓解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统一战线》2010,(2):64-64
河南省叶县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支持帮助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一是县财政每年拨付当年度民族工业经费50万元和清真食品发展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解决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的特殊需要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