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西方国家利用其信息强 势地位和网上话语霸权, 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其文化渗透与扩张战略, 使许多国家的文化安全面临日 益严峻的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必须制定相应的文化安全战略, 在不断增强文化创新力, 建 设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华新文化的同时, 充分认识和利用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优势, 扩大 中华文化的对外宣传与交流, 增强自身“软实力”, 建立科学的文化安全预警机制, 以有效维护国家 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2.
日本战略文化与现实和长远利益需求结合,催生了日本人的战略意愿,成为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基础.随着日本国家身份定位问题的解决,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变得越来越清晰.但日本战略文化的特性与一些特殊因素结合,也导致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方向存在着某些模糊性,需保持高度的关注.本文从日本战略文化和战略意愿视角,对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问题进行一些战略性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家电视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向度。对国内而言, 电视所营 造的拟态环境不仅促进了人的社会化, 也导致了各种偏见的形成, 并进而影响到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对国际来 讲, 电视是展示本国的窗口, 既塑造了国家形象, 也可能强化了刻板印象。当前媒介帝国主义更是直接威胁到国家 的文化版图和文化主权, 因此应把电视文化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4.
石斌 《国际安全研究》2013,(1):19-40,154,155
国际安全的实质是共同安全,有赖于国际社会在安全观念和安全战略上的基本共识。由于20世纪以来全球国际体系的形成及其文化多样性,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巨大变革,尤其是民族主义与大众政治的兴盛、超级强权的出现及其意识形态对立,此种共识或价值基础已相当"稀薄"。在战略文化上,存在着对抗型与合作型的差别;在安全观念上,存在着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或全球安全的不同价值偏重;在安全策略上,存在着霸权、均势与制度等模式的竞争。而避免重大战争、维护国际体系稳定与各国独立生存仍然是国际安全的首要目标;促进经济正义以避免国际经济秩序失衡所衍生的国际国内冲突、应对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正成为新的难题。在安全相互依赖的时代,国际社会必须重建共识,奉行以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为价值导向的、真正的"国际安全战略",否则将难以摆脱纯粹自助与竞争型"国家安全战略"所造成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5.
安全文化与战略选择的相关性--以冷战后的北约东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国际观察》2003,(2):27-33
在冷战后北约东扩的过程中,北约的安全文化与大国的战略选择之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安全文化中的规范与认同影响着大国的战略互动,是大国战略选择的内在根据,而大国战略互动中的矛盾与分歧也反作用于安全文化中的规范与认同.从北约东扩的情况看,北约欧洲化与全球化、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矛盾及其发展将对北约的安全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具普遍性的存在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都与生态问题有关,文化也不例外。当全球进入"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时代的时候,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性构成了关于国家文化安全认知系统的新生态特征。文化生态安全是这一现代性的表征。文化生态构成的多重二元结构是文化生态安全构成的结构方式。内部性与外部性文化关系冲突是引发文化生态危机和国家文化安全危机的原因。塑造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和内部文化环境是维护和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文化生态保障。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的存在形态与结构样式,是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机制,文化多样性安全是文化生态安全实现的前提。中国要实现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在保护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安全的同时,实现从单一时空领域里的文化安全走向系统整体范畴的文化安全,在生态文明系统整体安全观的基础上,建构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性的新认知系统。  相似文献   

7.
以《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文化政策战略》的出台为标志,俄罗斯形成了明确的国家文化战略。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俄罗斯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并从俄罗斯文化复兴的理论导向和制度重建、语言文化战略、文化外交战略三个维度对俄罗斯文化战略的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出台文化战略是俄罗斯应对苏联解体的文化冲击和西方文化挑战的重要举措,而重塑国内文化环境和扩大俄罗斯文化国际影响力是俄罗斯文化战略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任何文化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中,文化安全在时间驱动下发生变化,时间因素对文化安全产生何种影响,它是否会侵蚀、威胁文化安全,文章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了递进的分析。首先,时间通过对社会结构的改变而对文化安全产生了显性的影响。时间结构和时间维度的变革,为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后果:文化的商品化和碎片化;人文主义衰微,文化的自主性受到威胁;时间问题带来了价值秩序的重构,短期性和即刻满足受到偏爱;文化失去批判能力,成为娱乐。其次,时间自身及其围绕它的变化对文化安全产生了的隐性但却是根本性的影响。在多变且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主体对时间的感知和与之的关系都是疏离的,这种脱位意味着文化被从其扎根的环境中抽取出来,文化根基被削弱、文化空间减少,从而使文化失去发展自身的权利和能力,高度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过度磨损文化的再生产能力。最后,关于文化的能动性问题,即是否存在着文化对时间的反作用力。其结论是,文化是时间背后的"沉默的规范力量"。这样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应对文化安全议题的自觉性,从文化之中寻求文化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透过时间的视角,可以看到一定的文化的稳定性是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文化安全议题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9.
从非传统安全观的角度分析文化安全问题,是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问题的重要理论 方法。在文化安全主体方面,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主体是多元的,非传统安全观特别关注的是个体的 文化安全与人类的文化安全;在文化安全的威胁来源方面,非传统安全观不仅注重文化安全威胁 的外生因素,更注重文化安全威胁的内生因素;在文化安全的价值目标方面,非传统安全观不仅将 文化视为国家竞争的“软实力”,而且更强调合作共存,强调文化的真善美,强调文化在沟通不同文 化群体及个体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安全边界方面,非传统安全观强调以动态思维而非静态思维来 看待文化的安全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安全中的重要要素是汉字安全。汉字安全是指:汉字系统这项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处于没有危险的,即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在中国国家文化中不失去其主导地位;保持合理的纯洁性;不给人民带来不便和害处;中国人使用汉字的权利不受外部强权的威胁和侵害。目前,汉字在中国媒体以及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方面存有潜在危机,人们对汉字安全问题的认识存有误区,不重视汉字应用的合理性、纯洁性和规范性,出现了汉字系统的混乱和疾患,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和害处,汉字安全的危机由此萌生。中国大众传媒过度使用英文字母缩略词对汉字安全构成外源性的冲击。海峡两岸以及港澳地区汉字字形不统一、中国人书写汉字能力下降以及不雅汉字的滥用,形成对汉字安全的内源性冲击。正视汉字安全的潜在危机,积极应对,维护祖国汉字体系的安全、完整和稳定,对于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和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与文化安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由来、文化安全效应及其在文化安全中的普遍意义。文章认为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经历了英、法族裔之间的政治妥协、加拿大人在土著人问题上的道德反省、以及他们对种族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的超越这三个演进阶段 ;多元文化主义促进了民族认同 ,为加拿大消除其文化安全的内忧外患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它的身份危机 ;多元文化主义以民族政治认同统合族裔文化认同 ,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它跳出了传统上以文化界定政治边界的思维定式 ,引起了人们在文化安全的维护中对民族的统一性以及对民族认同至尊地位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内容提要】战略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国家安全战略形成的重要基础,其与战略意愿相结合,影响并决定着国家安全战略的形成和走向。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但中日关系是一种涵盖了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战略互信、历史认识问题等复杂难题的多层次关系体系。了解日本的战略文化传统,有利于处理好对日关系。  相似文献   

13.
编辑出版工作以传播媒体的形式表现出国家政权对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生活 的文化导向。编辑的政治意识对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至关重要。当今西方强势文化与我国传统文 化的交融和碰撞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文化安全考验。编辑增强政治意识, 具体应增强作为前瞻思 维的忧患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意识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意识, 以更好地发挥信息 传播和舆论引导作用, 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4.
文化安全是文化系统正常运行、持续发展以及文化利益不受威胁的状态。当文化安全受到由于技术和市场所推动的全球化威胁时,所造成的可见的后果是文化的标准化、同质化、娱乐化和商品化。与之相应的潜在的后果主要是文化多样性遭到破坏。这些都将无法造就完整的文化而只能导致文化的瓦解。文化安全既受到外源性因素,即不同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的威胁;也受到内生性根源,即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可能遭遇到的原因的威胁。由于传播技术对文化的控制与垄断,威胁着文化多样化,造成信息的碎片化和视觉化,对文化造成多种破坏,因而传播技术的发展是威胁文化安全的诱因和内生性的物质根源。文化认同、文化吸引力以及文化传承能力是文化安全的内生性根本要素,它们关系着文化的续存和影响力。在全球共享安全背景下,对于文化安全最好的保障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促进不同文化间有意义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印度战略文化的争论推动了学术研究、印度战略圈的反思及安全战略决策机制的形成。从构成上看,印度的战略文化形态表现为哲学性和工具性两个层面;从取向上看,则为攻防二元混合体。印度战略文化同战略选择、安全行为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战略文化通过塑造决策者所处社会文化"场"的方式大致框定战略选择范围和国际行为模式。相关性分析选取核武器化行为、谋求区域排他性战略优势行为、不结盟三个案例。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时代的当今世界,网络安全已成为严重威胁国家主权、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安全的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始终将其摆在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位置,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利益已是国际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新焦点.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对国家主权、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的影响,探讨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进程既是机遇亦是挑战,世界格局也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遇意味着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在不同文明的交融和碰撞中,国家文化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国际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但是国际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威胁世界和平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国际因素依然活跃。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跨文化翻译涉及文化间的交流,对文化安全负有责任。跨文化翻译工作者应当树立起文化安全意识,并将其与跨文化语境意识结合起来,从国家文化安全的立场出发,提升翻译的语言水平,尊重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模式。跨文化翻译事业要重点塑造和维护国家形象,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还要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打破“沉默的螺旋”。跨文化翻译要始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先进性。在推进翻译事业的过程中,维护中国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从而全面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坚定中国模式和文化产品的自信心。跨文化翻译事业将融入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通过对精品文化的内外流通严格把关,为国家的文化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现今从理论上思考和从实际上处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时,始终有三大关系纠缠在一起:一是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关系;二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关系;三是集中反映了前两种关系的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先进性的关系。与此相应,在处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时也有三种不同思维方式,一是把"本族"与"异族"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即"我-你"对立的思维方式;二是把"先进"与"落后"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好-坏"二元化的思维方式;三是"民族性"与"先进性"综合考虑的思维方式,即"我-好"综合的思维方式。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和追随文化的时代进步,始终是一种需要很好处理却又难以很好处理的重大关系。只有在把文化从整体上区分为"没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和"具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两大类的基础上,才能处理好文化安全中的民族性与先进性关系问题。对"没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大力保持特色文化或文化的民族性,是维护和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要求;对"具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文化",大力追随先进文化或文化的先进性,是维护和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在文化安全实践中需要公民个体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安全意识,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有科学、正确和恰当的文化安全政策和文化安全导向。  相似文献   

19.
略论战略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对战略文化的定义、决定战略文化的因素、战略文化的内容和类型进行了简要论述,从中可见战略文化对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安全文化是一个社群就怎样界定安全和安全威胁、怎样保障和实现安全所达成的主体间理解和共同知识。冷战之后,全球化推动了一个全球社会的初步形成,因之也催生了一种以开放安全、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为基本内容的合作型全球安全文化的雏形。但是由于全球治理失灵,不断出现且日益积累的全球性威胁得不到有效应对,民粹现实主义强势兴起,合作型全球安全文化屡遭重创,开始向以封闭安全、孤立安全、零和安全的冲突型安全文化转变,明显降低了国际安全合作的几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全球公共安全合作的失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虽然人类向共同体进化的历史大趋势不可阻挡,但在一段时间内,合作型全球安全文化与冲突型全球安全文化的激烈竞争将会是国际关系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