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核心理念是其文化价值观,其基本观点是:人类文化的价值集中体现在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区分为形而下文化与形而上文化,形而上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想。现代新儒家标举和阐扬"儒家式的人文主义",抨击"科学主义"思潮,主张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谋求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结合,批评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重科学技术、轻人文理想,重"形而下"、轻"形而上",片面地发展了人类文化中属于"工具理性"的科学技术。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可以从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价值观中获取借鉴。不过,现代新儒家站在泛道德主义的文化立场,最终将文化的"形而上"领域归结为道德领域,将人文价值归结为道德价值。我们则应该避免滑向泛道德主义,避免出现另一种不能正确处理文化的"形而下"层面与"形而上"层面之间关系的偏弊。  相似文献   

2.
郭彩霞 《世纪桥》2010,(5):93-94
中国儒家伦理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思想资源。在德育目标上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在德育方法上肯定主体自觉,强调道德践履,这些儒家德育思想的智慧,对今天德育工作仍有重要借鉴意义。转型期社会主义德育体系的构建应继承传统德育思想的精华,在德育目标上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在德育过程中坚持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家文化,而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文化最大的功用就是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素质教育。近百年来,在社会变革中,曾经的打倒“孔家店”,对儒家文化的戕害很大,儒家文化甚至一度成为迂腐、保守、不思进取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本文拟从价值观、生态观、发展观三个方面就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作一现代解读。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既不是西方文化的整体移植与嫁接,也不是向儒学传统的"复归",而是中国文化在积极地进行自我批判以及吸收、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向现代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以义利观为主要内容的儒家价值观,经过长期的异化而走向迷失。重新认识儒家价值观,复归其本来面目,从而利用其合理部分,对当代中国经济文化的更好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基于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深切关注,阐发了以人的现实人性考察、理想人格设定及其成就为基本内容的人学思想.其中虽难免因社会历史发展的局限所导致的缺憾,但其从个体历史的微观视角对现实人生的深入探究,对实践精神的凸显高扬,在今天的人学理论研究中仍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儒家法文化作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对维护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自鸦片战争以后,它却遭到了一系列冲击,从而丧失了其统治地位。针对目前法治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反思之后,我们发现儒家法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所以,我们需要理性地来重新审视儒家法文化。  相似文献   

9.
儒家法文化作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对维护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自鸦片战争以后,它却遭到了一系列冲击,从而丧失了其统治地位.针对目前法治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反思之后,我们发现儒家法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所以,我们需要理性地来重新审视儒家法文化.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绍云 《理论学刊》2003,(6):129-132
在战国末期学术融合尤其是儒法融合的影响下 ,儒家伦理思想于秦汉之际历经了一次深刻的历史变化。新的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由于社会道德受到特别的强调 ,其约束性逐渐超越舆论的层面而走向了法律化 ,这造成了传统法律在审美意识、制度建设、司法实践等方面伦理道德化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暴拯群 《学习论坛》2007,23(2):61-62
《荀子.天论》主张“明于天人之分”,目的是要求人们“不与天争职”,即不干预自然。人应做的是“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脩道而不贰”,因为人来源于自然界,要依靠自然界的资源生存,所以要“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即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造福,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归根结底,“人之命在天”。  相似文献   

12.
和谐理念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正确理解和谐理念的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和谐理念应该是一种现代的辩证的和谐理念,这种和谐理念是一种谋求发展、以人为本、尊重差异、重视合作、崇尚自由、倡导宽容和追求公正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上善若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以及“我无为,而民自化”是老子守柔思想的基本主张。老子的守柔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要符合客观规律、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提高人的素质等基本特点。老子的守柔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就是要制定和实施良法,充分重视软法的作用以及要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4.
论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形成 ,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 ;传统文化的人生态度以乐观主义人生哲学为基础 ,提倡自主精神 ,有利于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在道德修养上 ,肯定主体自觉 ,强调道德践履 ,值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没有全面准确地体现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和党在分配问题上的指导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尽管促进了社会财富增长,但也导致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倡导"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理念,加强正确的政策引导,坚持高尚的价值导向,强化对非正常因素的调控,才能真正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左亚文 《学习论坛》2008,24(9):57-60
中国人的祖宗观念与其独特的宗教观、伦理观乃至政治观存在着内在的关联,长久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鉴于过去对它的简单和粗暴的做法,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对之进行重新清理和反思,意在延续精神血脉,光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在充分肯定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古代爱国主义理念的历史局限性;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培育和形成现代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观念是至关重要的;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与变化证明,现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水乳交融的,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爱国主义精神无疑将构成我们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周全德 《学习论坛》2006,22(12):57-59
今天,建构新的中原伦理道德体系依然离不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清理改造及合理吸纳;我们要以“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为指导,去深度发掘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和生活方式的恒久精神资源的中原传统伦理道德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施人文关怀、培育道德人格、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不同场合对家风、家教作了系列重要论述,由此形成了习近平浓厚的"家国情怀"理念。从唯物基础看,丰富的个人实践经历、崇高的人生理想抱负及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继承,是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得以形成的内外动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既是唯物论,也是辩证法;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既是群众观,也是价值论。坚持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的根本遵循,就是要提升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就是要恪守为民造福的本质初心,就是要凝聚社会核心价值共识,就是要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相结合,不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养分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仍然具有强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价值由核心价值、社会政治主体价值、社会理想价值三部分构成.在中国近代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关于社会主艾的理解和诠释有很大差异.当务之急,是要从20世纪60-70年代的激进思维中走出来,实现从斗争到宽容的政治价值理念转换.宽容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应然前提,宽容社会是人类文明的理想状态,以宽容为标的的社会主义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