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习近平同志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正确认识中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必须抵制"左"的思潮和自由主义思潮,必须高度重视解决我们社会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必须不断完善发展我们的理论,必须努力完善优化我们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但近年来在西方外来文化的侵扰下,传统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实现我国美术现代化,是不是必须砸掉民族美术传统,融入西方现代美术的“一体化”?文中从民族精神、时代潮流、艺术规律、借鉴西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画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应对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要求、发展目标及重大原则,其中专门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意味着我们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弘扬优秀儒家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儒家文化中优秀传统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文化认同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世界民族理论中,汤姆·奈恩、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等英国新左派学者认为,民族是被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体的历史情势“发明”出来的,情势不同,“发明”的机制也有所不同。这一民族观念是西方的,也是世界的。以此视角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提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得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历史成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提出并能够超越传统苏联民族理论的世界历史根基;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当代建构是全体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解决现代化产生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经济基础;高度重视共同体成员身份认同,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前阶段的重中之重工作;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系统性的伟大国家工程。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与中华民族相生相伴的内在力量,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产物。 我们探寻统一战线工作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二者前呼后应、相辅相成的关系,旨在 强调当今统一战线启动凝聚力"世纪工程"必须首先强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任务是近代以来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提出来的,它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寻。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经验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9.
“四个自信”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植根于我们党的伟大历史成就和由此奠定的历史自信之中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科学性、真理性,必须从讲清楚它们所具有的实践伟力、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上来下功夫。要坚定“四个自信”,首先就要从我们党、我们民族、我们国家无可辩驳的辉煌历史讲起,从建立“历史自信”抓起。要坚定“四个自信”,必须从根本上清除西方势力及其追随者利用强势话语权涂抹在我们的党史、新中国史以及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的那些妖魔化的东西,打造充满历史自信的“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和“文学艺术中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开篇就提出了:“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这一关于我们党历史使命的新表述,蕴含了两层深刻的含义:一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到来前夕,我市召开理论研讨会,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此时此刻,回顾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回顾中华民族百年来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我们深深地感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顶住西方敌对势力的压力,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激发斗志、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地宣告,我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脱贫攻坚使一亿人脱离了绝对贫困,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国家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这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愿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以实现,这是永载史册的伟大功勋.小康社会的建成本身就证明了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创建了新中国,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超100万亿,位居世界第二,我们有了两弹一星,有了航空母舰,有了宇宙飞船、建立了空间站,我们的宇航员正在太空翱翔.我们探测了火星、从月球上取回了土壤.中国人民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了强起来.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能不感到骄傲和自豪吗?中华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100年的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们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始了新的征程.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我们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得以实现,这是多么伟大壮观的蓝图,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能不为之振奋吗?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我们的社会道德却未能同步前进。究其原因,是我们在努力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忽视了精神家园的建设。重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必须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支点,用民主的精神替代封建伦理和专制思想、等级观念;必须重新定位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拯救公共价值的缺位;必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仰;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仲伟通 《工会论坛》2011,(2):130-13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之中,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借鉴吸收其中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探求两者契合的途径,实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西南联大不仅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奇迹,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更为我们留下了一座把教育与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丰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必须弘扬和传承这一重要精神财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在清朝初期的中国历史上 ,曾演绎过一次统一台湾的曲折经历。这是祖国统一的一次重大事件 ,它不仅在全国人民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也引发了人们广泛、深邃的思考。重温这段历史 ,可以给我们许多昭示 ,但归结到一点 ,就是祖国的完全统一仍然是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根本问题。为了早日实现伟大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进一步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的自觉意识 ,并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收复宝岛 拄撑半壁16世纪中叶 ,西方列强争相到东方强占殖民地。 16 2 4年荷兰人入侵台湾 ,占领了南部大员一带 ,后又与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开辟的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既承继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融合了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特色;既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有着本质的区别,也不同于我国在上世纪中叶借鉴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现实情况、并且能够助推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及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前行。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提出背景不同,内涵也有差异。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必须坚持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统一,致力于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小康社会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中外哲学、文化交流历史 ,我们看到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漫长过程中 ,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民主、共和、科学等这些反映西方工业文明的政治、伦理、哲学思想 ,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两大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许多哲学观念 ,对我们的观念更新、社会变革起着催化促进作用。尤其是传入中国的一种先进的现代西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把一个贫穷落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变成了日益繁荣倡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观今鉴古 ,今日中国要发展、要富强 ,既要宏扬中华民族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 ,又要坚持改革开放 ,扩大中外哲学文化交流 ,批判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力量凝聚的源泉,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不竭的动力。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博大精深,思想内涵丰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无穷的智慧及能量。我们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完成时代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