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卖淫嫖娼活动污染社会环境,败坏社会风气,被称为新时期的“麻醉剂”。近几年来,公安机关针对卖淫嫖娼活动,多次进行查禁、打击,为净化社会风气,遏制卖淫嫖娼发展蔓延势头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据调查,目前卖淫嫖娼活动仍屡禁不止,以河南省某市为例,全市1996年查处案件157起431人;1997年查处案件213起494人,1998年1至3月查处42起99人,比去年同期21起47人均上升1倍。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继续贻害社会,群众反映强烈,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卖淫嫖娼活动的特点《一)卖淫嫖娼呈团伙化趋势目前,许多卖淫者由原来的单一形式…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卖淫业被揶揄为“不知萧条的成熟产业”,每年产值高达10万亿日元。可是,日本的法律却明文规定禁止卖淫,日本警方也采取种种对策来取缔卖淫。这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取缔卖淫问题的虚伪,也说明日本打击卖淫嫖娼的策略存在明显的漏洞。排除政治腐败和荫庇的因素外,认真研究日本取缔卖淫具体过程的失误,对我国更好地打击卖淫嫖娼活动是有益的。 一、立法不能互相抵触,法律、法规条文  相似文献   

3.
打击卖淫嫖娼活动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的精神和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郑州火车站地区公安分局,充分发动群众,对省会“窗口”地区的社会丑恶活、动,特别是卖淫嫖娼活动进行了不间断的打击,有效地遏制了卖淫嫖娼活动蔓延的势头,促进了社会风气和治安秩序的好转。但是,卖淫嫖娼活动作为一大社会公害,虽经严厉打击,其活动仍较突出。必须继续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给予彻底打击取缔。一、火车站地区卖淫嫖娼活动突出的原因火车站地区卖淫嫖娼活动突出的原因,除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外,主要有三占.1.特殊…  相似文献   

4.
卖淫嫖娼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不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使之沦为社会渣滓,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破坏国家安定,又是传播性病的重要途径,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西方国家风糜一时的“性解放”,“性白由”助长卖淫嫖娼的泛滥,导致艾滋病泛滥成灾。据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全球计划负责人梅尔尚说:“目前全球有九百万至一千万人已经染上艾滋病毒”。“今后八年内,这个数字将会增加二倍。到本世纪末,至少有一百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有一半是非洲人,25%为亚洲人。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青壮年及他们的后代将有多达1/5的人死去,这将会在很多国家导致社会混乱,经济遭到破坏和政治不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坚决果断措施,根除了娼妓制度,并在短期内,基本上消灭了性病,但是,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卖淫嫖娼又沉渣泛起,不断蔓延,梅毒、淋病等性病随之扩展,被人们视为第二癌症的艾滋病例已在我国不少地方发现且呈上升趋势。公安机关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卖淫嫖娼活动坚决查禁取缔,开展了扫除卖淫嫖娟等“六害"的统一行动和专项斗争,虽收到一定成效,但卖淫嫖娟屡禁不止,根据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卖淫嫖娼问题的存在及其蔓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风气,破坏家庭幸福,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批评。本文拟对广东近几年来女青少年卖淫的情况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遏止卖淫嫖娼这一社会丑恶现象的继续蔓延。一当前广东卖淫嫖娼的情况近几年来,广东卖淫嫖娼情况日趋严重。据统计,1983年全省查获卖淫嫖娼人员比1981年增加3.8倍;1987年查获卖淫嫖娼人员比1983年上升1.8倍。1989一至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中后期,卖淫嫖娼现象,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本调查结果认为:1、经济和情感是本次调查对象实施卖淫行为的主要动力与获得.2、在社会发展和流动的背景下,婚姻和家庭的约束机制已明显弱化.某些调查对象甚至把卖淫行为作为其承担婚姻家庭责任的手段.3、卖淫亚文化迅速成长,成为支撑女性卖淫行为的价值观.4、以打击和惩处为目的收容教养,基本上不能承担“教育”的职能,也使得卖淫行为得以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7.
试析当前卖淫嫖娼活动的新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卖淫嫖娼活动的新特点表现为 :时间、地点、场所出现新的变化 ;活动手段越来越诡秘、隐蔽 ;卖淫收入有增无减 ;包娼现象有所发展。卖淫嫖娼增多的原因是部分地区和单位领导认识上存在错误性和默认性 ,“一手硬 ,一手软”的做法导致伦理道德滑坡等五个方面。应从提高思想认识 ,坚定严厉禁娼的决心。各级党委、政府加大领导力度 ,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等四个方面治理  相似文献   

8.
卖淫嫖娼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根除了这种丑恶现象。但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卖淫嫖娼活动在一些沿海地区港口城市开始出现,后逐步向内地蔓延。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加强日常治安管理和侦查破案,积极开展查禁卖淫嫖婚的斗争。其中全国范周内的集中统一行动有3次。已建立卖淫嫖娟人员收容教育所103个,累计收容教育五、六万人。当前卖淫嫖娼活动出现一些应引起注意的新情况。首先是卖淫嫖娼活动在城市居高不下,并且出现了从城市向城乡结合部和交通沿线的乡镇,农村发展的趋势。去年1到7月,全国城市查处卖淫嫖娼案件26751起,乡镇、农村查处卖淫嫖娼案件23865起,分别比1990年同期上升75.2%和40.2%。其次,卖淫嫖娼团伙增多。1990年全国共查处卖摇嫖娟团伙2214个,成员12358人,分别比1989年上升了3.3%和12.4%。去年1至7月,查获卖淫嫖娼团伙3334个、14902人,摧毁卖淫窝点3713个,比前年查获的总数还多。值得注意的是,在查获的卖淫嫖娼团伙中有一些已带有黑社会组织性质,其中有帮主,定有帮号,制定了森严的帮规。他们用骗,哄、控、逼等各种手段引诱,强迫妇女卖淫,使他们成为团伙头子赚钱的机器。另  相似文献   

9.
卖淫嫖娼这一社会丑恶现象的死灰复燃,严重腐蚀毒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损害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形象,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相径庭。近年来,对卖淫嫖娼活动,虽经连年治理,依法从严打击,但仍未得到有效  相似文献   

10.
当前,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犯罪的严重性和猖狂性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类犯罪不是直接通过自己的性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而是通过引诱妇女卖淫、为他人卖淫提供场所的行为来腐蚀人们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助长性违法犯罪活动,造成了已绝迹多年的性病的出现和蔓延。为了有效地打击、预防、矫正此类犯罪,笔者试运用犯罪动力论对此类犯罪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就如何管理、改造此类犯罪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卖淫嫖娼动机和态度调查说明,这种现象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在我国存在着一个庞大的买方市场推动着卖淫嫖娼活动蔓延发展,它是社会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主观上卖淫缥娼者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低下,客观上法律控制松动,矫治这种现象应当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开展查禁卖淫、嫖娼,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的专项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如何正确适用法律、依法处理违法犯罪人员,是当前摆在公安干警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对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我国法律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总体规定和确定的几个罪名。 我国法律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总体规定是,严禁卖淫、嫖娼行为,严惩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犯罪分子。因此对卖淫、嫖娼人员,除明知性病而卖淫嫖娼的实行刑罚外,都是实行行政处罚和行政  相似文献   

13.
目前,卖淫嫖娼已呈蔓延之趋,情况复杂,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卖淫嫖娼主要体现为动机多样,具有公开化、组织化、异地化、多元化等特点,并且卖淫嫖娼人员反侦查能力较强。治理卖淫嫖娼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引导活动,同时既要加强监管力度,也在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4.
卖淫是社会病态的一面,它与赌博、吸毒现象成为三大社会公害,并且严重困绕着政府对社会有效的综合治理。旧中国,卖淫行为之所以能够产生、存在和延续是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的,但主要原因应归罪于旧制度对卖淫行为的放任或认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破旧立新、除恶务尽,将那些寄生于旧制度的卖淫、赌博、吸毒等行为予以坚决的。摒弃和有力打击,使这些遗毒千百年的社会病态得到根本的治理。。然而,近些年来卖淫现象又死灰复燃,遍及各地,并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它严重地污染了社会环境,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蚀了…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组织卖淫罪的概念和立法沿革 组织卖淫罪,是指以招募、雇佣、强迫、引诱、容留等手段,纠集、控制多人从事卖淫的行为。这是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一个新罪名。 我国1979年刑法典并未规定该罪,这是由当时的客观情况和立法背景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大陆基本消灭了卖淫嫖娼、吸食毒品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基本根绝了娼妓制度和卖淫嫖娼活动。  相似文献   

16.
收容教育是我国处理卖淫嫖娼行为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在建国初期对于查禁卖淫嫖娼行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收容教育制度却相当薄弱。面对卖淫嫖娼行为屡禁不止的现状,完善并强化收容教育措施,控制卖淫行为中最紧迫的衍生问题——性病、艾滋病的蔓延将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卖淫嫖娼伤风败俗,污染社会风气,严重破坏社会公德;卖淫嫖娼作为性病传播的媒介,导致性病的迅速蔓延。卖淫嫖娼的危害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卖淫嫖娼这种社会丑恶现象,光有感性的憎恶和道义的谴责已无能为力,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组织犯罪具有以下特点:政黑勾结是其生长土壤:以合法机构为掩护从事经济活动;有组织犯罪呈产业化发展。与此相对应的司法对策应采用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与打击保护伞相结合的整体策略,加大对“黄赌毒”非法行为及非法经济的打击力度,同时积极建立侦查信息网络,且要做好“两劳”人员的帮教工作。在制度层面则要增加法定强制措施。尝试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人的思想观念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和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卖淫嫖娼行为逐年增多,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丑恶现象,严重影响到当前社会治安秩序的和谐稳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危害性不可低估。政府和公安机关要加大对卖淫嫖娼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研究如何才能减少滋生卖淫嫖娼的各种因素,加强预防和正面宣传,有针对性的开展治理,净化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卖淫嫖娼问题是一个带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联合国曾在1949年12月2日通过《禁止人口买卖及剥削他人卖淫之公约》,明确提出禁止卖淫等问题。条约提出:“签约国须针对任何有关卖淫者及被怀疑为卖淫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废止。”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国家或签约国都遵循这一重要的国际禁娼公约。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