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雁 《长白学刊》2010,(6):104-106
产业融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区域内支柱产业融合能极大地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汽车和石化是吉林省的两大支柱产业,分别重点布局于长春市和吉林市。挖掘汽车和石化两个产业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索这两大产业融合的路径,对于加快推进长吉一体化进程,进而带动全省经济加快振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彭道宾 《江西政报》2006,(13):41-43
支柱产业是指能够支撑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支柱产业技术上的先导性、工业上的主体性、产业上的关联性,以及高质高效的裂变扩张能力,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在对江西经济发展阶段、市场需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重点培育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十五”期间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6%,不仅大大高于同期全省经济增长率,而且比居于全国前列的工业年均增长率(16.9%)还要高出9.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新兴产业是与传统产业相对而言的,是利用科技革命和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建立起来的有望成为支柱产业和对区域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当前,全球正孕育着新一轮技术突破与产业更替,浙江又已进入6000美元以上发展阶段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固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山西政报》2006,(22):3-11
近来年,我省稳步推进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经过全省各界共同努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产业层次和水平比较低,支柱产业单一,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一、二、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等问题。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理清和完善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政策和措施,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建立多元支柱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索引     
张天霖 《小康》2009,(5):11-11
纵观世界经济历史,每一次金融危机袭来,都会对各国经济结构进行重新调整,都有带动经济繁荣复苏的支柱产业出现,成为“新引擎”,引领国家走出困境。从国际历史经验来看,把经济从危机带出、走向复苏的龙头产业,往往并非是既有产业的复兴,而只有那些能够引发多数民众新需求的新兴产业,才有可能通过迅速扩张的需求、密切的上下游产业联系等方式,推动投资、就业、收入、消费的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及其特点从历史的角度看,任何经济形态都有与之相应的支柱产业。牛耕农业和手工业是传统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机器制造业、冶金业、纺织业、化学工业等是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高技术是具有先进性的技术。高技术的开发需要高投入,也具有高风险;高技术产品的知识含量高,生产过程和工艺都比较复杂。因此,高技术产业与传  相似文献   

7.
朱敏晖 《今日上海》2010,(10):24-27
“后世博”建设的号角已吹响。 上海正酝酿的“十二五”规划中,将创意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之一的构想已趋明朗。事实上,上海的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沪地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亮点,成为上海新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五大产业门类,形成了总建面268万平方米的80家创意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增长点含义及研究意义 经济增长点是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企业、地区的集合。快速增长的产业是经济增长点,快速发展的企业是经济增长点,快速发展的地点是经济增长点,快速增长的产业是因为市场需求大,快速发展的企业是因为市场竞争力强,快速发展的地区是把地区各种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因此,经济增长点又是市场优势点。 从产业角度分析,属于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是现在和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产业,即现在市场和潜在市场看好的产业,强调的是增长速度快。经济增长的产业也可能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也可能是成…  相似文献   

9.
正确选择武汉未来十年既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又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相适应的支柱产业,是关系武汉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立足于武汉现实产业基础与未来武汉城市功能的提升方向,作为“一家之言”,我们拟选择光电子通信产业、钢铁产业、交通运输产业、商贸产业、旅游产业、住宅产业等六大产业作为新时期武汉的支柱产业(以下称新的支柱产业)。需指出的是,六大产业依发育状况看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具有发展优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光电子通信产业,目前规模虽然不大,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二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传统产业,如第…  相似文献   

10.
<正>产业是经济的脊梁,一个地区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反映地区经济的竞争力。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区部分产业感受到了"三期叠加"的"寒冬"。如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支柱产业发展?当前,我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和金融扶持等措施,迈好推动支柱产业确保稳增长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06,(9):1-1
工业的发展,带动和影响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全局;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十五”期间,我省坚持把壮大工业总量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办好工业园区,着力培育支柱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已基本形成;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支柱产业迅速成长,在有色、钢铁、汽车、石化、高新技术和优势资源精深加工等方面涌现出一批优强企业;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山西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始终把调整产业结构当作兴晋富民的大事来抓,在巩固提高能源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型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特色经济优势进一步发挥,有力地...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情况下,支柱产业发展国际化问题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湖北省支柱产业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推进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和人才优势,推进支柱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钦州市第二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已从占据经济总量极少的末梢部分,逐渐成长为钦州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金融产业无疑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北京市金融产业如何在未来若干年内保持更高更稳的增速,在首都经济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以及金融产业的集聚力和影响力如何再上新台阶,是目前北京市的重要战略议题。这需要按照产业发展自身规律,给金融业更为有的放矢的扶持和引导,有效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才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6.
高国顺 《前进》2008,(1):35-37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医药产业。我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实施“晋药战略”的基本构想,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医药经济从潜力产业向支柱产业的跨越为目标,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抗生素原料药、血液制品、高仿化学制剂和传统中药现代化,推动企业集团化、产业规模化、品牌国际化,争取年内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成为山西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罗浩夫 《传承》2001,(2):12-16
环保事业作为全球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社会进步与安定 ,对经济结构重组与优化等政府关注的宏观课题 ,都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期推出环保产业话题 ,通过环保产业的市场运作现象 ,探讨广西环保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三峡文化产业,构建长江三峡文化产业体系,就是要采取多种措施,把长江三峡文化的资源优势转换成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建立起与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同步、布局结构合理、重点特色突出的文化产业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8,(5):22-24
如果没有从海峡东岸转移过来的企业,福建的支柱产业难以有今天的规模。在电子和汽车这两大福建支柱产业中,总是能看到台商活跃的身影。这些来自海峡对岸的企业扎根在福建,和福建一起成长,铸造了当地繁荣的产业经济。而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越发密切,这两个产业的发展将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20.
陈继勇 《当代广西》2006,(18):38-39
最近,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强调:县域经济是工业、农业经济的结合点,也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是带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区要发展,产业必须振兴,企业必须壮大,就业必须解决。这既是对我区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科学总结,也是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振兴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支撑,缺乏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县域经济就像失去顶梁柱的屋顶,会立即坍塌下来。培育优势产业,振兴支柱产业,关键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