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高铜对大鼠卵巢的影响,将24只20日龄大鼠随机分成4个不同浓度CuCl2饲料饲喂组:对照组(15 mg/kg)、高铜Ⅰ组(30 mg/kg)、高铜Ⅱ组(60 mg/kg)和高铜Ⅲ组(120 mg/kg),连续饲喂6个月。观察卵巢病理变化,检测血浆和卵巢铜含量、抗氧化指标(SOD活性、MDA含量、T-AOC水平)、自噬相关基因(LC3-Ⅰ、LC3-Ⅱ、Atg-5、Beclin-1)表达和自噬蛋白LC3-Ⅱ定位表达。结果显示,随着饲料铜含量增高,卵巢中铜含量呈升高趋势,高铜组大鼠卵巢出现卵泡闭锁和颗粒细胞扩散;卵巢组织中MDA含量、T-AOC水平和SOD活力均明显升高(P0.05);卵巢中自噬相关基因LC3-Ⅰ、LC3-Ⅱ、Atg-5和Beclin-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自噬蛋白LC3-Ⅱ的组织分布也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高铜可导致雌性大鼠卵巢发生氧化损伤和自噬,自噬增加可能是氧化损伤诱导的,而过多自噬则加重铜对卵巢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高铜对肉鸡肌胃和腺胃发生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40羽1日龄AA白羽肉鸡作为试验动物,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铜11 mg/kg(对照组)、110 mg/kg(高铜Ⅰ组)、220 mg/kg(高铜Ⅱ组)和330 mg/kg(高铜Ⅲ组)的日粮,并于49日龄采集肌胃和腺胃,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和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LC3-Ⅱ/LC3-Ⅰ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高铜可引起肌胃中肌纤维稀疏,腺胃中的腺细胞发生脱落以及空泡变性。另外,高铜可显著上调肌胃和腺胃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5、LC3-Ⅰ、LC3-Ⅱ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ak1、p53、Cyt C和Caspase3的表达,LC3-Ⅱ/LC3-Ⅰ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而mTOR和Bcl2的mRNA转录水平则显著下调。此外,腺胃和肌胃中p62的mRNA转录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高铜可诱导肉鸡的肌胃和腺胃发生自噬和凋亡。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高铜对肉鸡肌胃和腺胃发生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40羽1日龄AA白羽肉鸡作为试验动物,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铜11 mg/kg(对照组)、110 mg/kg(高铜I组)、220 mg/kg(高铜II组)和330 mg/kg(高铜III组)的日粮,并于49日龄采集肌胃和腺胃,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和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LC3-II/LC3-I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高铜可引起肌胃中肌纤维稀疏,腺胃中的腺细胞发生脱落以及空泡变性。另外,高铜可显著上调肌胃和腺胃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5、LC3-I、LC3-II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ak1、p53、Cyt C和Caspase3的表达,LC3-II/LC3-I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而mTOR和Bcl2的mRNA转录水平则显著下调。此外,腺胃和肌胃中p62的mRNA转录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高铜可诱导肉鸡的肌胃和腺胃发生自噬和凋亡。  相似文献   

4.
高铜对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高铜(copper,Cu)是否能诱导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发生自噬,本研究选用48只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喂以对照日粮(11 mg/kg Cu,对照组)和高铜日粮(110mg/kg Cu,高铜I组;220 mg/kg Cu,高铜Ⅱ组;330 mg/kg Cu,高铜Ⅲ组),并于49日龄进行心脏采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肉鸡心肌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PIN K 1、Parkin、LC3-I、LC3-Ⅱ、p62和NIX的mRNA转录水平,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蛋白LC3-Ⅱ/LC3-I的表达与LC3-Ⅱ的定位。结果显示,高铜可显著上调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PINK1、Parkin、LC3-I、LC3-Ⅱ和NIX的mRNA转录水平(P0.05),但p62的mRNA转录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蛋白LC3-Ⅱ/LC3-I也显著升高(P0.05),且由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可看出肉鸡心肌细胞中LC3-Ⅱ的棕色阳性颗粒增加(P0.05)。上述结果表明,高铜可诱导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雄性生殖毒性作用机理,本试验以睾丸支持细胞TM4细胞系为对象,研究了ZEA对睾丸支持细胞自噬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分别以浓度为0、0.1、1、10、20、30 mol/L的ZEA进行染毒,24 h后,利用CCK-8、激光共聚焦,透射电镜、Western-blot等技术检测了ZEA对TM4细胞的存活率、自噬,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MAPK信号通路与自噬的相互关系。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随着ZEA浓度的升高,TM4细胞内LC3聚点数量显著升高,酸性囊泡的个数增多;Western-blot结果显示,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ATG5、ATG7表达显著升高,而P6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或P0.01);MAPK信号通路中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加入ERK磷酸化抑制剂U0126后,ZEA诱导TM4自噬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玉米赤霉烯酮可以诱导TM4细胞产生自噬,且发生自噬与ER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铜对雏鸭肝羟自由基和一氧化氮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日粮铜水平对雏鸭肝羟自由基和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360只1日龄天府肉鸭被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8 mg/kg)和高铜日粮(Cu 100 mg/kg,高铜Ⅰ组;Cu 200 mg/kg,高铜Ⅱ组;Cu 400 mg/kg,高铜Ⅲ组;Cu 600 mg/kg,高铜Ⅳ组;Cu 800 mg/kg,高铜V组)6周.与对照组比较,高铜Ⅲ组、Ⅳ组和V组肝羟自由基含量和NO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同时肝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降低(P<0.05或P<0.01).结果表明,日粮铜水平达400~800 mg/kg时肝羟自由基和N0产生增加,抗氧化功能降低,肝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高铜(Cu)对鸡肝细胞NFκB信号分子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分为体内和体外两个部分进行。体内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48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12羽,并分别饲喂对照日粮(Cu 11 mg/kg,对照组)和高铜日粮(Cu 110 mg/kg,高铜Ⅰ组;Cu 220 mg/kg,高铜Ⅱ组;Cu 330mg/kg,高铜Ⅲ组),于49日龄采集肝,制作组织切片观察肝病理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细胞因子(NFκB、TNF-α、IFN-γ、IL-1、IL-6和iNOS)的mRNA转录水平。体外试验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0、10、50、100umol/L)处理鸡胚原代肝细胞24 h,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并使用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与硫酸铜共同作用于肝细胞后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体内与体外试验结果显示,高铜可致鸡肝细胞损伤,同时诱导NFκB、TNF-α、IFN-γ、IL-1、IL-6、iNOS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与硫酸铜单独作用相比,NAC与硫酸铜联合作用可缓解肝细胞的损伤,上述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也显著下调。结果表明,高铜可激活并调节NFκB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钼致雄性小鼠的睾丸组织的氧化损伤及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周龄清洁级雄性健康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100、200、400 mg/L的钼,基础日粮相同,自由饮水,试验周期90 d。试验结束后剖杀并采集睾丸。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SOD、T-AOC、MDA、LDH活性或含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测定PI3K/AKT信号通路上PI3K、PTEN、AKT、Caspase-9、Bcl-2、Bax和Bad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Ⅱ、Ⅲ、Ⅳ组SOD和T-AOC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LDH活性显著下降(P0.05),Ⅲ、Ⅳ组LDH活性极显著上升(P0.01),Ⅱ、Ⅲ、Ⅳ组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PI3K、AKT、Bcl-2、Bad和Bax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PTEN、Caspase-9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Ⅲ组Caspase-9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Ⅳ组PI3K、AKT、Caspase-9、Bcl-2、Bad和Bax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PTEN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PI3K、AKT、P-AKT、Caspase-9、Bcl-2和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PTE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Ⅳ组PI3K、PTEN、AKT和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Bcl-2和Bad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本试验所设剂量钼均能导致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同时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相关信号因子m RNA和蛋白表达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刚地弓形虫α-微管蛋白(TgTUBA1)与神经瘤母细胞(N2a)自噬的关系,利用TgTUBA1基因的CDS序列设计引物并引入HA标签序列,提取弓形虫ME49虫株总RNA并反转录获得cDNA,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并克隆至pcDNA3.1(+)载体上。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A-TUBA1转染至N2a细胞内,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自噬小体,并通过Western-blot检测LC3Ⅰ/Ⅱ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cDNA3.1(+)-HA-TUBA1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blot试验检测到50 ku大小的特异目的条带。与空载体组相比,pcDNA3.1(+)-HA-TUBA1转染N2a细胞48 h后,N2a细胞皱缩、突触减少;观察到特征性的自噬小体;自噬相关蛋白LC3Ⅰ/Ⅱ表达上调。本研究证明了TgTUBA1蛋白可以促进N2a细胞自噬现象的发生,这为宿主细胞抗弓形虫感染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自噬和凋亡在棕榈酸(PA)诱导BRL 3A细胞脂肪变性中的作用机制,以不同浓度(0、0.2、0.4、0.6 mmol/L)PA处理BRL 3A细胞24 h,用油红O染色观察其对脂滴生成的影响,试剂盒测定TG含量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LC3Ⅱ、P62、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ting检测0.4 mmol/L PA处理细胞不同时间(0、6、12、24 h)以及0.4 mmol/L PA与5 nmol/L Baf A1共处理时LC3Ⅱ和P62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PA处理对BRL 3A细胞自噬流的影响。结果显示,0.4mmol/L PA作用BRL 3A细胞24 h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但细胞内产生脂滴较多;TG含量随PA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或P0.01);LC3Ⅱ和P62的蛋白表达水平随PA浓度增加而上升;与对照组相比,0.4 mmol/L PA处理BRL 3A细胞12 h时,LC3Ⅱ的表达水平上升(P0.05),P62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处理24 h时LC3Ⅱ和P62的表达水平均上升;与对照组相比,0.4 mmol/L PA与5 nmol/L Baf A1单独处理组LC3Ⅱ、P62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1);与Baf A1单独处理组相比,PA与Baf A1共处理组LC3Ⅱ、P62相对表达量进一步升高(P0.01);随着PA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Bax/Bcl2值逐渐增加。结果表明,0.4 mmol/L PA处理BRL 3A细胞24 h可成功诱导脂肪变性,处理12 h内可使自噬水平升高,而处理24 h可使细胞发生自噬流阻滞和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钼对雄性大鼠睾丸毒性以及对性腺轴激素的影响。3周龄清洁级Wistar雄性健康大鼠80只,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成Ⅰ、Ⅱ、Ⅲ和Ⅳ组,每组20只。基础日粮相同,正常饮水,分别在饮水中添加钼酸钠(以钼离子计)0、200、500、800 mg/L,试验周期42 d。分别于钼酸钠处理后第0、14、28、42天,每组随机挑选5只大鼠,采集血液及睾丸组织,用试剂盒法检测SOD、XOD、MDA活性或含量;用TUNEL法检测睾丸凋亡细胞数;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GnRH、FSH、LH、T、E2含量。与Ⅰ组相比,钼酸钠处理后第28、42天,Ⅲ、Ⅳ组大鼠睾丸SOD、X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TUNEL染色显示,第42天时Ⅲ、Ⅳ组睾丸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Ⅰ组相比,第14、28天时Ⅱ、Ⅲ、Ⅳ组GnRH含量升高(P0.05,P0.01);钼酸钠处理后第14、28、42天时Ⅲ、Ⅳ组大鼠血清T含量下降、E2含量上升(P0.01)。上述结果表明,饮水钼添加量≥500 mg/L可造成大鼠睾丸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凋亡细胞数增加,生殖激素分泌紊乱。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索弓形虫Rab2和H 4基因在神经细胞凋亡和自噬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其的影响。本试验以弓形虫M e49虫株c DN A为模板,扩增H4和Rab2基因,并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上,转染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2a),同时设置RAPA给药组,检测目的基因及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成功构建,弓形虫Rab2和H4基因在N2a细胞中表达,导致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下调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Ⅰ/Ⅱ上调,但在RAPA组,Bcl-2却有上调趋势。此外还发现H4基因对于Rab2表达有促进作用。结果表明,H4和Rab2的表达可以促进N2a细胞的凋亡和自噬,而RAPA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保护神经系统,这为弓形虫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将360只1日龄艾维菌肉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 10.89 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 100 mg/kg;Ⅱ组:Cu 200 mg/kg;Ⅲ组:Cu 400 mg/kg;Ⅳ组:Cu 600 mg/kg;Ⅴ组:Cu 800 mg/kg)饲喂6周,研究了高铜对雏鸡脾组织结构、抗氧化功能以及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Ⅲ、Ⅳ、Ⅴ组鸡脾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减少;电镜观察,Ⅲ、Ⅳ、Ⅴ组鸡脾淋巴细胞线粒体肿大,嵴断裂甚至消失,核染色质边聚;Ⅳ、Ⅴ组鸡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Ⅲ、Ⅳ和Ⅴ组鸡丙二醛和羟自由基含量显著升高(P<0.01);Ⅲ、Ⅳ和Ⅴ组鸡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下降(P<0.01),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表明,日粮铜含量超过400~800 mg/kg可引起雏鸡脾的组织结构损伤和抗氧化功能降低,淋巴细胞分化受阻,凋亡率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新城疫病毒(NDV)在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诱导细胞自噬的特性,用NDV感染CEF后,以电镜观察自噬体形成、GFP-LC3荧光迁移以及Western-blot检测LC3-Ⅰ/Ⅱ转化判定自噬。p62降解和GFP-LC3向溶酶体的转移判定自噬流。结果显示,在感染后第12~24小时能在细胞中发现大量双层或单层膜结构;转染的GFP-LC3质粒在病毒感染后呈现显著的点状分布,尤其在NDV感染形成的合胞体中明显;且病毒感染后期发生明显的LC3-Ⅰ向LC3-Ⅱ的转化。NDV感染能够诱导p62蛋白的降解,共聚焦结果显示,GFP-LC3在病毒感染中后期发生向溶酶体的转移,说明NDV感染能够诱导完整自噬流的产生。结果表明,NDV感染CEF后能够强烈诱导细胞自噬发生,这为进一步研究新城疫病毒和禽源细胞互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将360只1日龄天府肉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8 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100 mg/kg;Ⅱ组:Cu 200 mg/kg;Ⅲ组:Cu 400 mg/kg;Ⅳ组:Cu 600 mg/kg;Ⅴ组:Cu 800 mg/kg)6周,研究日粮铜添加水平对雏鸭肝及其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Ⅱ组、Ⅲ组、Ⅳ组、Ⅴ组雏鸭肝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肝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Ⅳ组、Ⅴ组肝铜含量和血清铜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Ⅳ组和Ⅴ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日粮铜含量达400~800 mg/kg即可引起肝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6.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 11.97 mg/kg)、铜中毒Ⅰ组日粮(Cu 650 mg/kg)和铜中毒Ⅱ组日粮(Cu 850 mg/kg)饲喂6周,以实验病理学方法系统研究了铜中毒对雏鸡组织器官和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2个铜中毒组在试验的第2、3周先后出现临床症状;铜中毒Ⅱ组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铜中毒Ⅰ组。病理形态学观察,2个铜中毒组的病变基本一致,表现为肌胃角质层增厚、龟裂,肠绒毛裸露断裂,伴有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淋巴免疫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淋巴细胞数量减少。2个铜中毒组雏鸡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升高,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表明,雏鸡在生长发育的2~6周对高剂量铜较为敏感,毒性损坏的靶器官是肝、肾、胃肠道和淋巴免疫器官,铜中毒导致雏鸡组织器官受损、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低下,最终导致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7.
在对照组(Cu 11 mg/kg,A组)基础上设高铜组3个(110 mg/kg、220 mg/kg和330 mg/kg,分别对应为试验组B、C、D),试验期为60 d,在12、24、36、48、60日龄采集肝组织,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和Ⅴ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11 mg/kg和110 mg/kg铜日粮添加组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Ⅴ的活性呈增加趋势.220 mg/kg和330 mg/kg铜日粮添加组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Ⅴ活性减弱,但主要在试验后期,尤其是48日龄之后,比对照组和各组内的试验前期下降明显(P<0.05).说明高铜日粮在一定程度上对线粒体复合物活性是有利的,但过高的铜添加到日粮中(≥220 mg/kg)可降低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的功能活性.据此可以推测,线粒体是机体铜过量状态下侵害的靶部位之一,而且能作用于线粒体各个复合物,造成线粒体呼吸功能减弱,呼吸链中电子传递发生故障,从而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8.
将360只1日龄天府肉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 8 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100 mg/kg;Ⅱ组.Cu 200 mg/kg;Ⅲ组Cu 400 mg/kg;Ⅳ组Cu 600 mg/kg;Ⅴ组Cu 800 mg/kg)饲喂6周,研究日粮铜水平对雏鸭肝氧化状态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Ⅳ组和Ⅴ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P<0.01),Ⅲ组、Ⅳ组和Ⅴ组羟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1),Ⅰ组和Ⅱ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P<0.01).高铜组肝细胞凋亡率随日粮铜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表明,日粮铜水平为400 mg/kg以上时可引起肝抗氧化功能降低和肝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19.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3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 8 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100 mg/kg,Ⅱ组:Cu 200 mg/kg,Ⅲ组:Cu 400 mg/kg,Ⅳ组:Cu 600 mg/kg,Ⅴ组:Cu 800 mg/kg)饲喂6周,对高铜引起的雏鸭脾的病理损伤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Ⅰ、Ⅱ组雏鸭的脾组织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不明显,Ⅲ、Ⅳ、Ⅴ组脾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减少,电镜下,Ⅲ、Ⅳ、Ⅴ组脾淋巴细胞线粒体肿大,嵴断裂甚至消失,核染色质积聚于核膜下呈环形或团块状;Ⅲ、Ⅳ、Ⅴ组脾的绝对重量、生长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Ⅲ、Ⅳ、Ⅴ组脾淋巴细胞的静止期延长,增殖指数明显下降(P<0.05或P<0.01);Ⅲ、Ⅳ、Ⅴ组脾淋巴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证实,日粮铜含量400~800 mg/kg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雏鸭脾的发育,导致雏鸭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0.
细胞自噬在不同病原体感染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目前尚未见鸭坦布苏病毒(DTMUV)与细胞自噬之间相互作用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标记LC3自噬荧光颗粒,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LC3-I/LC3-Ⅱ转化和P62降解,确定鸭坦布苏病毒能促进BHK21细胞自噬。自噬药物调节剂(雷帕霉素和3-甲基腺嘌呤)试验结果表明,细胞自噬有利于DTMUV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表明DTMUV感染BHK21细胞能诱导细胞发生自噬,同时细胞自噬又能促进DTMUV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