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综述了弓形虫棒状体蛋白在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和对宿主细胞毒力方面的研究进展,对部分棒状体蛋白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棒状体蛋白在疫苗研制方面的潜力进行了展望.表明,弓形虫棒状体蛋白对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起重要作用,是研制弓形虫病疫苗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微线体-棒状体蛋白在环形泰勒虫裂殖体及其在感染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的淋巴细胞中表达情况及亚细胞定位,应用Western-blot验证了该蛋白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通过条件摸索找出最佳比例的固定剂和最佳一抗、二抗的工作浓度;利用优化好的条件对微线体-棒状体蛋白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确定该蛋白在环形泰勒虫裂殖体和其在感染的淋巴细胞中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微线体-棒状体蛋白主要定位于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的表面,而在宿主淋巴细胞细胞质中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3.
为扩增环形泰勒虫微线体-棒状体蛋白基因的侧翼序列,从感染环形泰勒虫的淋巴细胞系中提取RNA,反转录合成第1链cDNA。以该cDNA为模板,利用高效热不对称交互PCR法(hiTAIL-PCR)进行扩增,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并进行测序。结果显示,获得了环形泰勒虫微线体-棒状体蛋白基因的5′端侧翼序列,该序列编码89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具有信号肽,信号肽剪切部位位于第19~2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很可能是一种分泌蛋白;经TMHMM2.0预测,该蛋白在第875~892位氨基酸残基部位具有典型的跨膜结构;Motifscan预测的结果显示,环形泰勒虫微线体-棒状体蛋白存在2处N-糖基化位点(153NLSF、333NESM)和15处CK2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在该蛋白第500~650位氨基酸残基部分具有较高的抗原性,推测可能是该蛋白与其他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环形泰勒虫微线体-棒状体蛋白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环形泰勒虫微线体-棒状体蛋白特异性和抗原性最高的一段开放阅读框进行RT-PCR扩增,将所获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表达,将表达产物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该基因的原核表达情况和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第470~650位氨基酸残基的特异性和抗原性最高。对诱导条件的摸索发现,在37℃、1.0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6h表达量最高,表达产物大小为43ku。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蛋白能被环形泰勒虫阳性的牛血清所识别,具有很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后期研究微线体-棒状体蛋白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采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Bc)为载体,构建含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糖基化蛋白抗原表位的HBc-GP5病毒样颗粒(VLPs)疫苗,对HBc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将其克隆至pET-28a(+)载体中,获得质粒pEO-NEW。在HBc刺突顶端的免疫显性区插入优化后的GP5序列,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O-LEORF5,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 22℃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验证融合蛋白pEO-LEORF5的表达。超声破碎后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最后用透射电镜观察VLPs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EO-LEORF5构建正确。表达的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为32ku,以包涵体和可溶性两种形式表达。经浓缩纯化后融合蛋白纯度可达67%,且能自主装配为VLPs。本试验成功构建出新型HBc-GP5VLPs候选疫苗,为研发新型PRRS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T细胞疫苗的分子基础及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重组嵌合病毒疫苗、化学偶联蛋白疫苗、DNA疫苗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长角血蜱疫苗候选抗原为例,从长角血蜱蛋白水解酶、蜱生殖和发育相关分子及RNA干扰技术、IgG结合蛋白技术几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蜱疫苗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蜱疫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基于Ⅱ内体靶向性的PCV2多表位疫苗,并进行免疫活性鉴定。选取7个PCV2中和表位,组成表位串联体,采用DNA Star Protean优化组合方式及密码子优化,合成ep c DNA,定向插入p EG X-4T-1;通过三轮PCR重叠延伸构建ep置换CLIP区的ep+Ⅱ重组体,经X hoⅠ、X baⅠ位点定向克隆至pCI-neo多克隆位点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I-neo-ep+Ⅱ;转染CO S-7细胞,免疫荧光、W estern-blot鉴定Ⅱ内体靶向功能与ep表达蛋白免疫活性;提取pCI-neo-ep+Ⅱ免疫BALB/c小鼠,ELISA方法测定血清抗体,评价其免疫效力。结果显示,优化确定PCV2 ep串联体c DNA大小为300 bp,编码100位氨基酸残基,并成功构建了p EGX-4T-1-ep重组体;三轮PCR置换构建了ep完整替换CLIP区ep+Ⅱ重组体,大小为873 bp,无Ⅱ、ep基因缺失和突变。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显示,Ⅱ内体靶向功能不受置换ep影响;Western-blot鉴定表明,ep+Ⅱ重组蛋白获得有效表达,目的蛋白大小约32.1 ku,其与PCV2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小鼠免疫试验显示,pCI-neo-ep+Ⅱ免疫ELISA抗体效价可达1∶1 600,明显优于非靶向性pCI-neo-ep的1∶1 200。结果表明,构建了具有内体靶向性PCV2多表位疫苗,明显提高表位疫苗免疫抗体效价,为PCV2新型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拟通过对双芽巴贝斯虫棒状体相关蛋白1(rhoptry-associated protein-1,RAP-1)羧基端进行研究,以期了解该蛋白的一些免疫学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RAP-1进行抗原表位预测,并与其他重要的巴贝斯虫和泰勒虫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比对,以筛选出抗原性和特异性均良好的基因片段;针对筛选出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最后利用Western-blot对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融合目的蛋白含His标签,分子质量为26ku左右,该蛋白只与双芽巴贝斯虫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与其他主要巴贝斯虫、泰勒虫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结果表明,表达的PAP-1蛋白可作为ELISA诊断方法的候选抗原,为建立一种双芽巴贝斯虫病特异性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 pBAD/TOPO中 ,经鉴定后得到了重组质粒 pBAD VP1。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TOP10中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诱导剂L 阿拉伯醛糖进行诱导 ,并在不同诱导时间进行采样 ,经处理后做SDS 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 ,以终浓度为 0 .0 2 g/L的L 阿拉伯醛糖进行诱导 ,4h后表达可达到高峰 ,表达产物大小约为 4 0ku。软件扫描结果显示 ,VP1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 2 6 .3% ,能与抗FMD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和可溶形式存在。抽提融合蛋白的包涵体 ,经过洗涤后制成油乳剂疫苗 ,经皮下注射免疫豚鼠 ,用乳鼠中和试验测定豚鼠血清中和指数 ,并用口蹄疫病毒对豚鼠进行攻毒。结果表明 ,用此融合蛋白的包涵体免疫豚鼠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 ,并对病毒的攻击提供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在沙门氏菌invH基因重组表达的基础上,研究invH基因表达蛋白的免疫保护功能。采用PCR技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DT104株的入侵基因H进行扩增,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中,将重组克隆进行融合蛋白表达、纯化和Western-blot检测,用油乳剂制备融合蛋白疫苗,将该疫苗通过3种不同剂量(40μg/只、60μg/只、80μg/只)免疫注射小鼠进行免疫保护效果测定,同时设油乳剂灭活疫苗组和PBS空白对照组,采用黏附与黏附抑制试验对抗血清的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克隆成功表达了44ku的融合蛋白GST-invH,且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3种剂量重组蛋白疫苗间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均能提高小鼠体内IL-4和IFN-γ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油乳剂灭活疫苗组的保护率为90%,3种剂量重组蛋白疫苗组的保护率均在60%以上,虽然重组蛋白疫苗的保护效果不及油乳剂灭活疫苗,但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体外黏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抗融合蛋白GST-invH的抗体能抑制沙门氏菌对靶细胞的黏附。表明,GST-invH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12.
泰勒焦虫裂殖体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泰勒焦虫病人工免疫研究的早期工作中,一些作者对含有泰勒焦虫配子体(Gamedocyte)的血液疫苗,曾做了不少的研究。许多人把寄生在红细胞内的配子体,通过甲醛溶液或牛体传代的方法进行致弱,试图制作一种弱毒疫苗,结果证明这种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性均不可靠。后期则认为,保护性抗体的产生与裂殖体(Schizont)有关,配子体不能产生抗体。兰州兽医研究所实验了Co~(60)致弱的血液疫苗和裂殖体脏器疫苗,也  相似文献   

13.
将融合表达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外膜蛋白H(OmpmH)的重组菌pGEX-ompmH/BL21大量培养,在最佳诱导条件下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蛋白酶剪切及亲和层析纯化,得到OmpmH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将其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制成油乳剂亚单位疫苗,用该疫苗肌肉注射接种5周龄鸡,首免后每周采血检测抗体,二免后第2周用10 LD50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菌株C48-1进行攻击.结果显示,OmpmH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鸡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可抵抗强毒菌株C48-1的致死性攻击,免疫效果优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4.
用构建好的活栽体疫苗X4550(pYA3341-TSOL18)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IgG、IgM和肠液中IgA抗体的产生及各免疫组织重组疫苗株的分布情况,分析小鼠脾细胞亚型的分化,探讨了重组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在免疫后第7 d,小鼠血清中有抗TSOL18 IgM产生,在二免后第28 d,gG的D492nm值达到0.645,在二免后第42 d,肠液中有抗TSOL18分泌性IgA抗体产生,表明重组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抗体水平和激发多种方式的免疫应答;小鼠免疫后第21 d在脾中仍能检测到大量的重组疫苗株,表明TSOL18重组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重组疫苗X4550(pYA3341-TSOL18)的定居能力;免疫小鼠的CD4 、CD8 T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D4 /CD8 T细胞比值也显著增高(P<0.01),提示重组疫苗可能通过提高CD4 /CD8 T细胞比值来发挥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口服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活载体疫苗株,亚克隆猪瘟病毒E2基因,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YA3341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YA3341-E2。将该重组质粒电转入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X4550(缺失asd、cya、crp基因),获得重组疫苗菌株X4550(pYA3341-E2),并对重组菌表达的E2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测定其在体内外的稳定性、生长曲线、安全性及动物免疫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菌能表达E2蛋白且表达的蛋白能与猪瘟病毒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在体外营养选择压力下,重组菌株在体外可稳定地携带重组质粒传代繁殖,在体内可稳定地定居于肠系膜淋巴结和脾。小鼠口服试验证实重组菌无毒性,安全可靠。动物免疫试验表明,口服重组菌免疫猪产生了抗E2蛋白抗体。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重组菌能诱导机体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为研究猪瘟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RT-PCR方法从接种了猪瘟疫苗的家兔脾组织中扩增出了P7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SMK中,测序验证后转化入表达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显示,重组菌可以表达出分子质量约为19ku的重组融合蛋白,经终浓度为1mmol/L的IPTG诱导2h的表达效果较好。表达产物经Ni柱纯化,可得到纯度较好的目的蛋白。纯化的蛋白置于4℃2d后进行Western-blot检测,发现有多聚体形成;戊二醛交联结果表明,P7蛋白可形成同源寡聚体。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瘟病毒P7基因表达蛋白的性质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的免疫保护效果,将纯化的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重组外膜蛋白H(rOmpH)制备成疫苗,用该重组疫苗和全菌灭活疫苗皮下免疫小鼠。首免后每周采血1次,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动态变化,并于三免后第9天用2LD50的分离株进行攻毒,比较两者的保护力。结果显示,全菌灭活疫苗组小鼠30h后死亡率为20%,重组疫苗组小鼠30h后100%死亡,PBS对照组小鼠24h后100%死亡。结果表明,全菌灭活疫苗具有保护力,而重组蛋白疫苗保护性微弱。  相似文献   

18.
将融合表达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外膜蛋白H(OmpmH)的重组菌pGEX-ompmH/ BL21大量培养,在最佳诱导条件下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蛋白酶剪切及亲和层析纯化,得到Ompm H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将其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制成油乳剂亚单位疫苗,用该疫苗肌肉注射接种5周龄鸡,首免后每周采血检测抗体,二免后第2周用10 LD50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菌株C48-1 进行攻击。结果显示,OmpmH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鸡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可抵抗强毒菌株C48-1的致死性攻击,免疫效果优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J581株和无乳链球菌A20株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对制备的3批荚膜多糖进行了多糖、蛋白质及核酸含量检测,同时分别用纯化的J581和A20株荚膜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偶联制备了质量浓度分别为5、10、15μg/m L的6种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及质量浓度各为10μg/m L的J581和A20株荚膜多糖蛋白结合混合疫苗,用这几种疫苗对小鼠进行免疫,采用间接ELISA方法及Ig G试剂盒对免疫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小鼠血清进行抗J581和A20株荚膜多糖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及Ig G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3批纯化荚膜多糖中,J581多糖平均质量浓度为49.78 mg/L,A20多糖平均质量浓度为55.76 g/L,2种多糖中蛋白和核酸含量均低于1%,符合疫苗生产要求;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6种不同多糖含量的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和荚膜多糖混合疫苗均能刺激机体产生一定水平的特异性抗体效价及Ig G抗体,且在第28天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其中荚膜多糖蛋白混合疫苗组中J581和A20抗体效价及特异性Ig G水平均显著高于6种单疫苗组(P<0.05)。本研究为研制金黄色...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分离株HA9801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猪链球菌2型(SS2)胞外因子ef基因的1423~2203 bp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至表达栽体pGEX-4T-1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4T-1-ef.将鉴定阳性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0.5 mmol/L IPTG诱导8 h,表达的融合蛋白rGST-sEF大小为56 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ting显示,rGST-sEF能与全菌兔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用自制rGST-sEF亚单位疫苗免疫新西兰兔.以最小致死量HA9801攻击,保护率为60%.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rGST-sEF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