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为了解重庆西部地区养鸭场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的分布及耐药谱,对送检的病死鸭进行了细菌学及病毒学分离鉴定;以参考菌株RA1和RA2制备血清,用玻片凝集试验及琼脂扩散试验鉴别疑似菌株的血清型;采取纸片法进行疑似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2株血清型为1型的鸭疫里氏杆菌,分别被命名为YM1和YM2。它们对雏鸭的致病力较强,致死率分别达60%和70%;对头孢类药物、氨基糖苷类及黏杆菌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耐药。上述结果为当地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广西部分地区9个发病鸭场的病料中分离出9株疑似鸭疫里氏杆菌,经培养特性、形态、染色特性及生化反应特性等鉴定为鸭疫里氏杆菌(RA).RA血清型分型试验结果表明,9株分离菌中有7株(GX1、GX2、GX3、GX4、GX5、GX6、GX8)属血清型Ⅰ型;另2株(GX7、GX9)与GX1株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凝集反应,GX7、GX9株制备的阳性血清也无交叉凝集反应,表明这2株菌既非Ⅰ型又不属同型的RA.经致病性试验,GX1株具很强的致病力,能使北京鸭和本地麻鸭发病死亡;GX7和GX9株仅能使北京鸭发病死亡,而不致本地麻鸭发病.结果表明,广西存在着不同血清型的RA,而且有的菌株致病性很强.  相似文献   

3.
鉴定临床症状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原并分析病原耐药性。通过采集临床样本、细菌培养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动物感染试验确定6株分离株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A),将其命名为RA-SS1~RA-SS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仅对头孢氨苄、氧氟沙星、利福平及磺胺异恶唑4种抗生素较为敏感,对其他常用的16种抗生素并不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除arm A、bla(SHV)、bla(CTXM-9G)、erm A、erm B及erm C 6种耐药基因没有扩增出来,oqx A、oqx B、erm F、aph(3′)-Ⅱa、rmt C、aac(6′)-Ⅰb、qnr B、bla(DHA)、bla(OXA)及qnr A 10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100.0%、100.0%、83.3%、83.3%、50.0%、50.0%、16.7%、16.7%及16.7%。结果表明:从贵州某养鸭场分离出6株RA;各分离株具耐12种以上抗生素高达100.0%,1株RA可同时耐17种抗生素,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首次报道在RA分离菌株上检测出16S rRNA甲基化酶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RA分离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出率关系紧密且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本研究为RA的鉴定、治疗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对江苏、安徽两省86个鸭场的发病鸭从日龄、品种、流行季节、流行菌株的血清型以及血清流行病学等方面进行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调查.结果,在57个鸭场的樱桃谷鸭、番鸭及野鸭体内分离到鸭疫里默氏杆菌92株,而从麻鸭的病料中未分离到该茵;分离到病原的鸭最小为12日龄,最大为41日龄,主要集中在12-30日龄;这些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这些地区鸭场疫里默氏杆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型至少有5个,其中1、2和10是流行株的主型.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1型和2型的比较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鸭疫里默氏杆菌(RA)血清1型和2型的菌体蛋白进行了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分析了血清1型和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菌体蛋白表达特点,研究了差异表达蛋白与血清型及细菌毒力的关系。结果显示,质谱分析鉴定出17个差异蛋白,代表11种蛋白质,其中有7个是RA的外膜蛋白,5个是酶类,3个是热休克蛋白家族,另外2个蛋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推测它们可能与RA的血清型及毒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从疑似患有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病死雏鹅分离病原菌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PCR鉴定、药敏试验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菌株为Ⅰ型鸭疫里氏杆菌;它们均对22种常用抗生素表现出耐药。这2株鹅源分离株与鸭源鸭疫里氏杆菌处于同一进化支上,与同属rRNA总科Ⅴ的伯杰氏菌属、金黄杆菌属、黄杆菌属的进化关系较近,与大肠杆菌、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进化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了鸭疫里默氏杆菌培养滤液对鸭胚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AF株的培养滤液能使鸭胚成纤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表现为细胞膜和细胞质逐渐丢失、核浓缩等;90%(27/30)的鸭疫里默氏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能液化明胶,具有致病性,培养滤液具有改变鸭胚成纤维细胞形态的生物学活性;10%(3/30)的菌株不液化明胶,无致病性,培养滤液无改变鸭胚成纤维细胞形态的生物学活性;经硫酸铵盐析、阴离子交换、疏水和凝胶过滤层析,从AF株培养滤液中分离获得分子质量约为55 ku、能水解明胶及改变细胞形态的活性蛋白质.证实,降解明胶的蛋白水解酶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培养滤液影响鸭胚成纤维细胞形态的活性物质,可能是细菌的毒力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某养殖场奶山羊细菌性感染导致死亡的具体病原种类,从送检的肺和肝组织病料中分离纯化细菌。通过生化培养特性观察、16S rRNA和毒力基因的PCR扩增、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来鉴定病原种类。结果显示,从送检的组织中分离出2株革兰阴性球杆菌;16S rRNA和毒力基因LKT测序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病原菌为溶血性曼氏杆菌,血清型鉴定均为溶血性曼氏杆菌A2型,故可确定分离株为具有致病性的溶血性曼氏杆菌2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羧苄西林、庆大霉素敏感,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等中度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具有耐药性。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接种分离株后小鼠于24 h内陆续死亡,并从剖检小鼠肺中也检测到溶血性曼氏杆菌,表明该菌有一定的致病力。结果表明,造成山羊死亡的主要病原是溶血性曼氏杆菌,这为溶血性曼氏杆菌病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2020年11月贵州毕节某猪场一头经产母猪突然发病死亡,为鉴定导致其发病死亡的致病菌,试验无菌采取病死猪病变肺组织,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RNA 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血清型鉴定、毒素基因鉴定、耐药基因检测及毒力试验。结果显示,从病变肺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分离菌的菌落形态、菌体形态、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均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相符,将其命名为APP GZBJ2020;药敏试验显示,APP GZBJ2020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青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对头孢氨苄和米诺环素中度敏感,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新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其为血清5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鉴定结果显示APP GZBJ2020株含有ApxⅠ、ApxⅡ及ApxⅣ三种毒素基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PP GZBJ2020株携带有tem、gyrB、parC和parE四种耐药基因;动物毒力试验结果显示,APP GZBJ2020株对小鼠有致病性。试验成功从病死经产母猪病变肺中分离到1株血清5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试验结果可为该猪场治疗发病猪提供一定帮助,并为了解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贵州省的流行血清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江苏省徐州市某养鸭场病死鸭的病原菌,从发病鸭的肝中分离到1株细菌并命名为JSE 4,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16S r R N A分子鉴定结果可确定该菌为大肠杆菌(E.coli)。对该分离菌进行致病型快速鉴定、动物致病试验、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可引起试验组SPF雏鸭死亡,死亡率为16.7%。分离株含有14种毒力基因中的12种,29种常用抗菌药物中,该分离株仅对链霉素、呋喃妥因、亚胺培南、呋喃唑酮、头孢他啶、氨曲南这6种药物具有敏感性。该分离株与源自比利时水源、瑞士禽肉源和中国鸭源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比利时水源、瑞士禽肉源分离株的同源性高达99.7%。研究表明,从江苏徐州周边养鸭场病死鸭中分离到1株多重耐药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疑似患有溶血性曼氏杆菌的病羊肺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反应、动物致病性试验、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阴性短杆菌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生化试验和PCR鉴定为溶血性曼氏杆菌,该分离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对红霉素和庆大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耐药。本研究为溶血性曼氏杆菌病选择合理、正确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鸭疫里默氏杆菌16 S rRNA 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A)1~19型16 S rRNA基因序列,分别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的16 S rRNA基因序列对比,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鸭疫里默氏杆菌16 SrRNA的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进行检测,只有鸭疫里默氏杆菌的DNA能扩增出680 bp的特异条带,其他细菌的DNA不能扩增出任何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相应序列完全一致;同时分别将鸭疫里默氏杆菌基因组DNA和菌液10倍稀释进行PCR扩增,对鸭疫里默氏杆菌DNA的最小检出量为1.907×10~(-5)g/L,对鸭疫里默氏杆菌菌液的最小检出量为1.5×10~4CFU/mL.证实,建立的基于鸭疫里默氏杆菌16 S rRNA的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优点,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离菌株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鸭疫里氏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关系,从浙江某鸭场病鸭体内分离到1株病原菌,经菌落形态和革兰染色特性观察、生化鉴定、PCR鉴定、动物回归试验,确定其为鸭疫里氏杆菌强毒株,血清凝集试验表明其为血清11型;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对多黏菌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四环素等耐药,对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唑林等敏感,属于多重耐药菌株;通过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分析,检测到与表型相关的多黏菌素、红霉素、四环素等相关耐药基因,同时检测到多药外排泵及多药耐药蛋白基因,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相符。结果表明,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准确获得鸭疫里氏杆菌分离株抗生素耐药的相关基因信息,对鸭疫里氏杆菌病的临床用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广东省水禽养殖较密集的肇庆地区选择4个鸭疫里氏杆菌病发病鸭场和1个未发病鸭场,采集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并用玻片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检测分离株的血清型.结果表明,该地区流行的鸭疫里氏杆菌(RA)仍以1型为主,但有1株与RA 1型抗血清无交叉反应.对RA分离株进行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显示,分离株对丁胺卡那霉素极度敏感,对头孢唑啉、新霉素、头孢氨苄高度敏感,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为确诊湖北省某鸭场自然发病的13日龄雏蛋鸭的死亡原因,对送检的7只病鸭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鉴定、病毒PCR/RT-PCR检测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病鸭临床症状为头肿大流泪,脚软,共济失调,排白色稀便。病理剖检观察到病鸭有严重的全身浆膜纤维素性渗出和脾坏死,法氏囊、胸腺萎缩;分离细菌的培养鉴定结果为革兰阴性短杆菌,16S rRNA测序结果鉴定该分离菌株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药敏试验得出该分离菌对头孢类和阿莫西林等敏感;通过病毒特异性引物扩增出鸭呼肠孤病毒条带;组织病理学观察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脾坏死,胸腺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减少。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批鸭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与鸭源呼肠孤病毒混合感染而导致大量发病死亡的。  相似文献   

16.
采集福州市北郊某番鸭场接种过 1型和 2型鸭疫里氏杆菌 (RA)双价灭活疫苗而发病死亡的雏鸭肝 ,从中分离到 1株RA ,经对分离菌培养特性、形态观察和血清型鉴定 ,属 3型RA。  相似文献   

17.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 ,从全国 2 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5~ 90日龄患典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种鸭和商品鸭中分离到 89株血清 5型鸭疫里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血清 5型鸭疫里氏杆菌病在我国鸭群感染范围极广 ;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对小白鼠无致病性 ;各地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 ;各地分离菌株耐药谱很广 ,但对头孢类药物和利福平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猪沙门菌分离株的毒力及耐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哈尔滨市猪沙门菌分离株的毒力及耐药情况,对采自健康猪群的非重复35株沙门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人工感染及毒力试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的检测与转移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的最主要血清型为猪霍乱沙门菌,共25株,占71.4%(25/35),其次为猪伤寒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被攻毒小鼠全部死亡,肝、脾、胃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病变。大部分沙门菌株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其中对氨苄青霉素、氟喹诺酮类、四环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体外活性较高。结果表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作为临床治疗沙门菌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福建省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1只3岁华南虎公虎的死亡原因,无菌采集死亡虎的肝、脾、肺等组织样本,并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分离优势细菌,利用表型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株;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和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从死亡华南虎肝组织中分离到1株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FJ/Tiger-201801;该分离菌与26株铜绿假单胞菌16SrRNA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1%~99.6%,其中与水貂源CS-20株、林麝源FMDP002株、人源Kasamber2株的同源性高达99.6%;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携带exoT、exoS、exoY这3种毒力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试验小鼠在攻毒后13 h内全部死亡,并对死亡小鼠的肝、肺、脾等组织器官造成了严重的病理组织损伤;对11类3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等其中8类18种抗菌药物均表现耐药,对多黏菌素B等6种抗菌药物表现中度敏感,仅对头孢吡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和哌拉西林这6...  相似文献   

20.
给10日龄健康鸭颈部皮下接种鸭疫里默氏杆菌(RA)及颈静脉注射明胶酶,分别建立了感染与酶作用的动物模型.以脑脊液中白蛋白含量、血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学变化等指标研究了感染及酶作用对血-脑屏障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后第24、48、72、96 h和颈静脉注射明胶酶后第3、6、9、12 h,脑脊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升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大,基底膜粗糙、部分节段的连续性中断,脑血管周围水肿、管腔面不光滑、内皮细胞肿胀、连接处开放;感染鸭血清中利用明胶酶谱法能检测到鸭疫里默氏杆菌明胶酶.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引起鸭血-脑屏障机能障碍,在此过程中明胶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