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孙赫东 《奋斗》2013,(11):17-1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这一阐释,体现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情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在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和幸福龙江上实现新的历史跨越,这既展示了未来五年龙江发展的奋斗愿景,也启动了五项强省富民的伟大工程,更引领了龙江科学发展的前进方向与幸福梦想。建设幸福龙江植根于中国梦之下.是对中国梦的深入解读与实践拓展,是以建设幸福龙江这一实践活动对中国梦更深刻的诠释。建设幸福龙江,打造龙江精神,实现龙江的复兴自强已成为当前龙江人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张雪嫣 《奋斗》2012,(7):27-28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不但总结了我省经济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用事实证明我省着力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这一重大战略构想的科学性,更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五年,我省要继续坚持发展经济不动摇,结合谋求龙江振兴的长远之策,在建设富强龙江上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刘臣 《奋斗》2007,(7):25-26
省十次党代会绘就了未来五年我省宏伟发展蓝图。我们贯彻落实党代会提出的“五个跨越、一个突破”的目标和“七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就要立足富锦实际,以科学统领发展,以创新实现跨越,以公正构筑和谐,大力建设“一个城市”、创建“四个中心”、打造“六大基地”,努力把富锦建设成为佳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全面振兴龙江经济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陈绍义 《奋斗》2012,(7):31-32
坚持促进和谐不动摇,在建设和谐龙江上实现新跨越,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本要求之一,是在总结过去五年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形成的新共识。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6,(2)
正耀龙江足迹,奏奋进强音。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十二五"和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今年工作的重点任务,这为新常态下的龙江跨越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清晰标注出一种起点更高远、责任更重大的角色重新定位。我们在竞进与变革中稳步前行、收获硕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相似文献   

6.
赵丹 《奋斗》2012,(7):33-34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使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和谐发展,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吉炳轩同志对在建设大美龙江上实现新跨越进行了重要部署,强调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并在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充分体现我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赵勤 《奋斗》2022,(10):49-51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用着力建设质量龙江、创新龙江、开放龙江、绿色龙江、幸福龙江、勤廉龙江这“六个龙江”擘画了未来五年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美好蓝图,发出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奋斗号角。我们要深入学习领悟“六个龙江”的发展目标,准确把握建设“六个龙江”的实践要求,奋力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江篇章。  相似文献   

8.
吉炳轩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围绕“奋力谱写全省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主旋律,提出要通过五年的努力。在建设富裕龙江、文明龙江、和谐龙江、大美龙江、幸福龙江上实现新跨越。森工林区必须要紧紧围绕吉书记报告中提出的宏伟目标,践行科学发展理念,认真实施省森工总局党委提出的“四八四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杨勇 《奋斗》2012,(9):5-6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谱写全省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的进军号角,明确提出了建设富强龙江、文明龙江、和谐龙江、大美龙江、幸福龙江的“五个龙江”的宏伟目标,这是指导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青冈县要想在全省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进程中激流勇进、晋位赶超.就必须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紧紧抓住“五个龙江”为青冈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放大区位比较优势,激发潜能,大步跨越,全力建设新兴节点城。  相似文献   

10.
李清君 《奋斗》2022,(12):38-40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六个龙江”发展目标,为黑龙江省未来五年发展擘画出可期可及的美好蓝图。着力建设质量龙江在“六个龙江”建设中居于首位。把着力建设质量龙江的目标任务落实落细、抓出成效,必须把握着力建设质量龙江是新时代黑龙江省振兴发展的新要求,要在奋力走出新的发展之路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1.
孙昭 《奋斗》2022,(12):51-52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面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用建设“六个龙江”描绘了未来五年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可期可及的美好愿景,吹响了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相似文献   

12.
华雷 《奋斗》2012,(10):12-13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总结过去五年我省发展经验、制定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的同时,特别提出以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为动力的要求。“创业、创新、创优”既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它继承了龙江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也延续了龙江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必须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  相似文献   

13.
赵敏 《奋斗》2011,(9):28-29
“十一五”期间,我省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以建设创新型龙江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推进“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和“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八大行动计划”,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孙元君 《奋斗》2012,(8):10-11
黑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的五年,是黑龙江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所谓重大战略机遇,主要指龙江的建设发展面临的有利环境和条件,这里既有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因素、中央的政策支持,同时也有龙江自身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有利环境和条件,开创龙江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擘画了我省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确立了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的奋斗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民政工作要始终围绕新时代现代化新龙江建设,积极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通过"五抓"措施推进重点任务突破,奋力谱写新时代龙江民政工作新篇章。一、要坚持问题导向,盯住短板推进"五抓"举措一要抓学习,提素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相似文献   

16.
孙永波 《奋斗》2012,(6):8-11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全省坚定不移走符合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发展举措、奋力推动龙江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十届省委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对今后五年的全省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吹响了龙江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的号角,描绘了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7.
李培 《支部生活》2010,(12):15-16
文山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州市,加快发展是文山州在新的历史时期最为紧迫的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于我们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抓住机遇,推动未来五年全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审议通过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报告,认真总结了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规划了未来的发展蓝图,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山东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一篇指导山东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9.
王庆江 《奋斗》2011,(5):3-4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省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跨越期。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张晶川 《奋斗》2011,(6):43-44
“十二五”帷幕已经拉开,龙江各地掀起又一轮竞相发展的热潮。过去五年,牡丹江实现了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四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翻两番,经济总量上升为全省第四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八年全省领跑,4个县(市)进入全省十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