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在历史上与儒家互动互补,两家学说都为中国人提供了安身立命之道.道家人生哲学所蕴含的自然主义精神,其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脱俗超迈的人生态度,在今天仍可为人们恰当地认识和处理精神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供参考与启示,为当代人修养心性、调整态度、健全生命提供丰富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恒道”是老子的重要思想 ,是“无名”之“道”与“有名”之“道”的对立统一 ,具有丰富的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内涵。在领导工作中 ,必须弘扬“恒道”精神 ,遵从现代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 ;恪守“恒道”根本 ,把握“无为”与“无不为”的度 ;把握“恒道”内涵 ,放大领导工作中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实践“恒道”主张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3.
廖群 《理论学刊》2005,(11):27-30
<内篇>曾作为一部<庄子>先于<外杂篇>单行于世,亦确为庄子所作.<内篇>作者庄子之所以不称引<老子>,并非没有见过<老子>书,而是他并不以老子为师.对照简本<老子>和<庄子·内篇>可知,庄子吸收了<老子>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但在许多方面都对<老子>有所超越,或迥异于<老子>.庄子是独立不倚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4.
姚希 《湘潮》2013,(8):45-46
在以宣扬"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为精髓的老子哲学体系中,老子认为社会混乱、百姓困苦的根源在于世俗的教化违背了"大道"。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广道家学说,他提出了"人性复归论"等教育理念,主张"成人受教于儿童"、"复归于朴"等。这些观点对研究当下教育领域出现的矛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解读老子的"道法自然",在以字通辞,以辞达道的原则下,回归原本.从体道而悟、行道而明、进而到循道而达.逐层渐进地体察老子关于"道"的独特意蕴,进而明其意义与时代精神,纵横联系求其精微,以期能在当前更多地理解把握<老子>.  相似文献   

6.
杨漪雪 《学习月刊》2014,(14):25-26
在解释人类的起源问题时,英国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瑞斯(Rees)教授提出:人类是从那些早已消失的星体中的残骸碎片中逐渐进化而来的。瑞斯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把握认为构成人体组织的复杂分子中的氢、氧、氮、碳、铁等原子都来源于创世大爆炸。  相似文献   

7.
甘露 《学习月刊》2012,(16):33-34
道作为老子思想的核心词,是无,是创生宇宙万物的根本,其最基本的特性在于自然。《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就用了"大音希声"这一命题来描述"道",其文本字面意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无声音",体现了道本身非感官所能把握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赵国勇 《世纪桥》2011,(23):47-48
老子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深入挖掘老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意蕴对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探索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道生万物与万物平等、道法自然、道的规律性意义几个方面,对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道"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意蕴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道”是老子思想的基础。他认为 ,“道”是世界的本体 ;“道”指规律性 ;“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无为”。“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老子强调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精辟之处在于他将有为与无为 ,成与败 ,得与失等辩证地统一起来 ,成为改造世界借鉴的方法论。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对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庄子哲学与存在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不同背景的历史时代,但它们在本体论上有许多神和之处。它们否定客观世界物质存在的第一性,而将人的主观意志——即“道”与“存在”作为客观世界存在的根据。“道”与“存在”虽然表述不同,但它们通过心里体验,“坐忘”,“虚无”而踏上共同的唯心主义的主观性道路。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思想,它们作为一种哲学体系,始终为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团体发展提供了助力。纵观国内外成功的企业,它们的企业文化中无处不体现着其中的思想精粹,且不说国内的海尔、蒙牛、华为,且不论日、韩的丰田、松下、三星,哪怕是世界知名的欧美企业,我们也不鲜见其管理思想中进发的“儒”、“道”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12.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冢,虽然人们晋遍认为老子关于道的思想论述非常深奥,不可捉摸,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而且我们发现老子在对大道生成变化的描述中,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特别强调反面因素。详细阅读老子的《道德经》,探究老子道的秘密,领悟道的辩证思想,对于当代人尤其是当代青年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它所具有的辩证思维方法论,是制定管理国家、促进社会进步战略决策的理论基础。其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是其管理思想原则的一项具体体现,对当代的社会管理、政治管理、政法管理、思想文化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最早提出来的。就老子、庄子把“无为”作为一种工具价值和目标价值相统一的人生价值取向而言,“无为”思想对现代人如何对待自然、社会和人,如何处置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非文明非理性的方面;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之外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现象;以及在  相似文献   

15.
路红梅 《理论学刊》2006,(11):51-52
从字面上看,老子所道之“道”是宇宙之本体,但是,从《老子》的中心思想、立论宗旨和重要致思方式看,“道”则是人生之本体。老子对人生发展过程特别是对人生境界的论述,充分表明了“道”的人生本体性质,彰显着“道”之人生精神家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一书中包涵有丰富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消极无为地适应自然。反映在生产上,表现为“无知”,要求“绝巧弃利”,反对任何工艺技巧,主张靠天吃饭;反映在消费上,表现为“无欲”、“知足”,主张回归人自然质朴的本性;“无知”、“无欲”的思想最完善的体现,就是构建寂静无事的“小国寡民”社会。《老子》消极无为经济思想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对地主阶级、农民阶级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与庄子在美学思想上有着各自的本体依据,分别是"理念"之美和"道"之美。二人在美学思想上有着诸多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审美对象、审美认识、审美体验、美学侧重点和对艺术态度上。二人的美学思想差异性中也蕴含着共同方面,主要表现在注重"内在的心灵之美"、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追求"至美"的最高境界等。  相似文献   

18.
老子生活于泽国之称的楚国,他对孕育楚国物质和精神的水充满了感悟和思索.水的状态、水的性质、水的运动规律,尚水情结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有着充分体现.水启发着老子的灵感,水的品格与老子的道论交融贯通、合而为一,自然之水上升为道德之水、生命之水、宇宙本体之水.  相似文献   

19.
李承贵 《求实》2002,(7):36-38
“道”即境界 ,此境界可由“道”在事象、名利、知识、自我四方面所表现的态度加以考察。“道”境界本质上是天地人万物一体之境界。“道”境界还表现为既虚且实、直观本真、批判性、功利性等四大特征。“道”的境界意蕴成为中国思想史中精神领域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在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面前."无为"这一古老的哲学观念和实践原则有其值得重视的生态价值."道法自然"表现出尊重自然、依循规律和崇尚自然道德的精神追求.有着深刻的深层生态学意义;"无所作为"突出了自然自组织演化的力量和趋势,是对自然智慧的肯定和信任;"清净无为"、"知常"、"知足"的生活态度彰现出一种朴素生态主义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